浅议高中物理教学中的课堂提问

时间:2022-10-05 08:00:06

浅议高中物理教学中的课堂提问

摘 要:课堂教学是实施学校教育的主阵地,在课堂教学中课堂提问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适时、恰当的课堂提问能有效地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课堂提问不仅可以使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教师还能在互动中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教学,促进学习效果。本文结合我的教学实践,介绍了有关课堂提问的一些认识和体会,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课堂提问

课堂教学是新课程改革的主阵地,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渠道。在课堂教学中课堂提问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手段,教师应充分的利用好课堂提问这一教学环节。恰当的课堂提问可激发起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积极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来。通过课堂提问还有利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课上知识的学习情况,有效地改进教学、调整教学,从而使课堂教学顺利进行,提高教学效果。下面就结合我的教学实践,介绍一下我在课堂提问这一教学环节中的一些做法。

一、传统的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

课堂提问是促进教学的有效手段。在现实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课堂提问还存在着一些的问题。如,教师对课堂提问的认识不太深刻、设置课堂问题的难度不太适当、课堂提问的分布不太广泛、对学生的反馈不够具体、对学生的提问不够重视等等。久而久之,举手回答问题的学生越来越少,课堂变得越来越安静,学生对教师提出问题,不是积极的回答,而是躲闪老师的眼神,怕被老师叫起来回答问题,于是,教师自说自话的现象频频出现。因此,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我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对课堂提问的原则、方法和策略进行了研究,期望能够为教学一线的教师们提供实践指导。

二、课堂提问应遵循的原则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课堂提问要适时、适度。

(1)科学性: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课堂提问首先应当注重科学性。对重要的物理概念或规律进行阐述时,教师要用物理学科的术语,注意语言的正确性、准确性。例如,在讲比热容时,应当说“物质的比热容”,而不应当说“物体的比热容”;在讲电场时,应当说“带电体周围的空间存在电场”,而不应当说“带电体周围的空间叫电场”。当然,在科学性的前提下,课堂提问的语言还要尽可能通俗易懂。

(2)启发性: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课堂提问还要注意启发性,尽量避免低效或无效的问题,如“是不是”、“对不对”等,这些问题缺少对学生思维的启发,不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要尽量避免这种无意识的口头语,提问时注重问题的启发性,这样才能够提高课堂提问的效率。

(3)难易适度性: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课堂提问还要注意难易适度,既不能过于容易,又不能过于困难。提问的问题要有一定的难度,要让学生经过认真思考才能够得出答案。如果问题过于简单,学生会对其不屑一顾,失去参与课堂提问的兴趣。问题过难,又会打击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百思不得其解,而放弃思考。因此,课堂提问的问题要注意难易适度,避免课堂提问效率低下。

三、课堂提问的方式方法

课堂提问的方式有很多种,教师应根据教学实际灵活运用。

(1)直接提问与间接提问:直接提问就是要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地提出问题。如,“什么叫加速度”、“什么是电场强度”等。直接提问有助于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间接提问是欲问A,先从B开始。例如,“如何使小磁针的南极变为北极?”、“如何使己经退磁的小磁针重新磁化?”等都是间接提问。间接提问有助于学生疏通思路,进一步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

(2)正面提问与逆向提问:正面提问就是让学生在探索问题答案的过程中理解物理知识,逆向提问就是从相反的方面提出假设,让学生通过对照比较,自己得出正确结论。这两种提问交替进行,可以促进学生从问题的两个对立面进行思考,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如在“磁场”一课中,教师首先正面提问:“磁场线有何特点?”学生做出正确回答后,再逆向提问:“两条磁场线是否可能相交,为什么?”通过这两种提问交替进行,使学生加深了对物理知识的理解,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广泛提问与特定提问:广泛提问是针对全体同学,特定提问是针对某一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要根据不同的目的进行选择,有时在同一个问题中会用到两种方法。例如在“自由落体运动”的复习课中,先广泛提问:“同学们思考一下匀加速直线运动有什么特点?”然后再分别请不同层次的同学回答,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进行归纳总结,为新课教学做好铺垫。

四、课堂提问的有效策略

针对课堂提问这一教学环节,教师要充分的做好准备。

(1)设计问题的策略:问题的设计是课堂提问过程的第一步也是重要的一步,没有精心设计的问题,就没有好的提问效果。设计课堂提问的问题,首先要选择提问点,要在重、难点处提问、在蕴含物理原理处提问、在与生活相关处提问。其次要设计问题的难度与梯度,既要有一定的难度,又不能完全超越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即设计的问题要落在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内。最后要设计问题的角度,从不同的角度引导学生思考问题,以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

(2)发问的策略:教师要把握好发问的时机,用和善的语态与学生交流,并还要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这样才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提问的效果。

(3)导答的策略: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引导学生回答问题。当学生的回答离题较远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一步步靠近问题的实质;在问题较难时,教师要分解问题、降低问题的难度;最后,在学生回答不完整时,可以转叫他人把问题补充完整。

(4)反馈的策略:教师要对学生的回答,做出及时适当的反馈。这样既能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又能够鼓励学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总之,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利用好课堂提问这一教学环节。要注重科学性、启发性和难易适度性,课堂提问的方法要采用直接提问与间接提问、正面提问与逆向提问、广泛提问与特定提问的方法,课堂提问的策略要采取设计问题的策略、发问的策略、导答的策略和反馈的策略,期望这些对课堂提问的研究,能够为教学一线的教师们提供一些实践指导。

上一篇:浅谈高职院校建筑装饰手绘表现技法教学模式改... 下一篇:浅析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