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治疗后循环系统缺血性眩晕疗效分析

时间:2022-10-05 07:52:42

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治疗后循环系统缺血性眩晕疗效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治疗后循环系统缺血性眩晕的疗效。方法入选患者78例,均经TCD及颈部血管彩超证实为后循环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42例予马来酸桂哌齐特240 mg加入生理盐水 250 mL中静脉输注,每日1次。对照组36例予盐酸川芎嗪注射液160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输注,每日1次。两组疗程均为2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0%,显效69.44%,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马来酸桂哌齐特 后循环缺血 眩晕

中图分类号:R743R25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349(2011)05-0549-02

后循环系统缺血性眩晕是中老年人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病之一,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其发病基础常见于动脉硬化、脑血管痉挛、血流缓慢和血小板聚集等原因,进而使后循环的椎-基底动脉系统血液供应出现障碍,导致脑干、小脑或部分大脑供血不足而出现的可逆障碍,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平衡障碍、眩晕、耳鸣及眼球震颤等症状,因此改善后循环系统的供血状况为治疗的首要目的[1]。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作为新一代哌嗪类钙离子拮抗剂,具有扩张血管、促进脑细胞营养代谢、降低血液黏滞度、改善微循环灌注的多重作用机制[2]。现将2010年2月―2010年6月诊治的78例应用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治疗的后循环系统缺血性眩晕患者疗效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入选标准年龄 40岁~75岁;突发眩晕,表现为在静止状态睁眼或闭眼时有动的感觉(或觉外物围绕自己在转,或觉自身在空间转),或头部变动可诱发眩晕发作或使症状加重,伴或不伴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伴有椎-基底动脉缺血的其他临床表现,如肢体麻木、无力、晕厥等;神经系统未见脑的局部定位体征;伴或不伴有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者;经TCD及颈部血管彩超证实均为后循环的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表现;头颅CT或MRI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并排除其他疾病(如心源性、耳源性、眼源性、外伤性等)所致眩晕发作者。

1.2一般资料2010年2月―2010年6月收集符合上述纳入标准患者78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男18例,女24例,年龄40岁~75岁(54.3岁±2.5岁);对照组36例,男14例,女22例,年龄42岁~74岁(57.6岁±3.1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基础疾病等具有可比性。

1.3治疗方案治疗组予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240 mg加入生理盐水 250 mL中静脉输注,每日1次,连用14 d。对照组予盐酸川芎嗪注射液160 mg加入5%葡萄糖250 mL静脉输注,每日1次,连用14 d。联合用药:根据病情需要,可同时用降血压药(心痛定除外),降血糖药及其他对症药(如抗感染药)。禁用药:尼莫地平、西比灵、低分子右旋糖酐及其他脑血管扩张剂。

1.4疗效评定标准显效:眩晕等主要症状消失,头位改变及转颈试验均无眩晕发作,TCD显示椎-基底动脉血流基本正常。有效:眩晕等主要症状明显改善,头微有昏沉,或头晕目眩轻微但不伴有自身及景物的旋转、晃动感;TCD 显示椎-基底动脉供血有明显改善。无效:眩晕等主要症状无改善,TCD 与治疗前相同。

1.5统计学处理应用 SPSS 1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2结果

2.1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治疗后平衡障碍、眩晕、耳鸣、眼球震颤症状全部消失37例,起效时间(5.16±2.32) d;治疗 14 d内上述症状无明显改善5例。对照组治疗后症状全部消失者为 25例,起效时间(6.62±2.51) d;治疗 14 d内症状未改善者为 11例。治疗组有效病例起效时间较对照组更短(P

2.2TCD变化观察治疗后两组均复查TCD,治疗组中有38例(90.48%)出现椎-基底动脉系统血供的不同程度改善,血流速度加快、血管痉挛缓解。对照组有12例(33.33%)椎-基底动脉系统血供改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2.3不良反应全部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与观察,治疗前后检测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未见异常改变。

3讨论

后循环的椎-基底动脉系统由于动脉硬化造成管腔狭窄,加上骨质增生,压迫通过椎动脉孔的椎动脉,使管腔狭窄加重,甚至阻塞或增生的骨赘刺激椎动脉外壁的交感神经丛,或刺激颈椎旁的交感神经节,释放去甲肾上腺素、交感胺等血管活性物质,使椎-基底动脉痉挛而产生眩晕。特别是供血周围前庭的内听动脉,从基底动脉呈直角走向内耳。该动脉纤细,又是终末动脉,缺少侧支循环。每当血压偏低或扭转颈位时,内听动脉缺血尤其突出。后循环系统缺血性眩晕是中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其特点为突然发作,反复发作,缠绵难愈,易导致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反复发作的眩晕亦会限制患者的劳动能力,导致患者产生焦虑和恐惧,从而严重影响其生存质量。因此,准确鉴别和干预后循环系统缺血性眩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国外经过双盲、随机、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证实,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和高度的应用安全性[3],具有内源性腺苷增效和弱钙离子拮抗的双重改善循环作用。通过内源性腺苷作用于α1受体抑制相邻细胞的代谢,达到自稳态调节的作用。通过内源性腺苷的增效作用作用于α2受体,加强脑血管扩张作用,增加椎-基底动脉血流量,改善脑供血;该药能提高红细胞的柔韧性和变形能力,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度,改善微循环,从而增加缺血区血流量,且无盗血现象的发生。具有弱钙离子拮抗作用,使平滑肌松弛,脑血管及外周血管轻度扩张,血管阻力下降,血管痉挛缓解,组织器官流量增加[4-6]。该药的弱钙离子拮抗作用使得其在发挥药理作用的同时不影响血压和脉搏,较传统的钙离子拮抗剂更加安全、可靠。

本研究表明,马来酸桂哌齐特临床总有效率、总显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

参考文献:

[1]齐学军,刘金敏.穴位注射天麻毒注射液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0,8(8):931-938.

[2]张丽,黄道飞,刘胜.心脑血管病新药马来酸桂哌齐特药理与临床综述[J].中国临床医药研究杂志,2002,7(6):7002-7003.

[3]Atarashi,Jonosuke,Araki G,Clinical evaluation of cinepazide in the treatment of cerebrovascular disorders-multicenter doubleblind study in comparison with placebo[J].Thera Pie,2002,7:125.

[4]张晓霞,韩培红.马来酸桂哌齐特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J].中国药房,2007,18(26):2060-20611.

[5]刘艳,罗祖明,高励,等.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三磷酸腺苷含量和细胞凋亡的变化及药物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6,9(4):1-3.

[6]许东梅,张燕柳,王矿山.马来酸桂哌齐特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J].临床医药实践,2009,18(9):2049-2050.

作者简介:谢宝明(1979―),男,医师,硕士研究生,现工作于山东省威海市立医院(邮编:264200);鞠晓华,工作于山东省威海市立医院;潘蓓,工作于北京怀柔93617部队医院。

(收稿日期:2011-01-11)

上一篇:速效心痛滴丸治疗PCI /CABG术后不稳定型心绞痛... 下一篇:2型糖尿病合并血管疾病的风险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