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胆囊的“老情人”

时间:2022-10-05 07:49:02

不做胆囊的“老情人”

胆囊结石是一种常见病,在中国的发病率高达10%,也就是说每10个人中就有1人患有胆囊结石。胆囊结石却也不是个随便的主,不是每个人都会随随便便就被胆结石瞧上。看对了眼,也就成为了胆囊的“老情人”。

情人类型1――胖子:肥胖是结石病的一个重要因素,尤其是胆固醇结石,单听这名字就很油腻。肥胖人体内的胆固醇合成量和肥胖程度呈正相关。全身,包括肝脏胆固醇合成增加,导致胆固醇分泌过多,使胆固醇饱和度明显大于正常人,诱发结石形成。

情人类型2――偏食者:喜爱食高脂肪食物(蛋黄、肝、肾等动物内脏),摄入过量使胆汁中胆固醇呈超饱和状态,高胆固醇易形成结石。喜甜食者也不要存在侥幸心理,因为过量的糖类物质加速糖原和脂肪的合成,同样可以造成胆汁中胆固醇增加,形成结石。此时甜食虽非油腻,但危害却胜似油腻。

情人类型3――“脱早”者:经常不吃早餐,长期脱离早饭的人,由于晚餐以后空腹时间长,胆汁长期储存在胆囊内形成淤积。导致胆汁中的胆固醇在胆囊里沉积,而形成各色各样的结石。

情人类型4――女性:女性胆囊收缩滞缓,以致于胆汁在胆囊里长期淤积引起。而女性也是接受内分泌药物治疗的主要人群,常常要受到雌激素的影响,如处在妊娠期,或者是服用雌激素替代治疗,这都可增加胆囊结石的发病率。

情人类型5――患有其他疾病者:胆囊本身并无大碍,但是因为患上了某些后天获得性疾病如肝硬化、糖尿病或胆道感染、胃切除等,致使胆囊出现结石等疾患。

情人类型6――“老”人:年龄40~69岁人群的发病率是低年龄人群的4倍,高发年龄与低发年龄的分界线是40岁,而不是60岁。在高龄人群中,胆囊结石的发病率高达20%。老年人的胆囊收缩功能减退,但手术耐受性又比较差,自身抵抗力也很弱,需要重视。

胆囊结石虽不是什么要命的疾病,可一旦“摊”上也会让人很不舒服。如果达到需要排石的程度,排石的疼痛也非常人能忍受。那么如何预防胆结石的发生呢?

一、规律的饮食节奏

一日进食三餐是预防胆结石的有效方法。在禁食状态下,胆囊中充满了胆汁,黏膜吸收水分使胆汁浓缩,变得黏稠,可以形成胆囊泥沙样结石。而一旦开始进食,食物的刺激会令肌体分泌胆囊收缩素,使胆囊收缩,把之前存储在胆囊的大量“浓缩”胆汁排入到肠道,犹如黄河泄洪,水与泥沙俱下。没想到吧,吃饭竟是预防胆结石的最好方式。

二、合理膳食搭配

饮食中要避免高蛋白、高脂肪、高热量的饮食,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增加维生素的摄入,有助于预防结石形成。健康的膳食习惯还可畅通大便,避免胃肠胀气,有利于胆囊的收缩和胆汁的排出。橙子是比较理想的食材,它果汁丰富,酸甜适度,富含糖分、维生素、膳食纤维,还有一定量的柠檬酸和矿物质,每天喝三杯鲜榨橙汁能明显降低体内胆固醇的含量,对预防胆囊结石形成起到明显作用。

三、尽量坚持锻炼

锻炼的好处大家都知道,但是却知易行难。其实,一旦树立了健康意识,时间总会挤出来的。从今天开始,饱食后不要马上坐着看电视,站一会儿,走两步;久坐上网之余,或无聊时可适当散步和饮茶,少吃瓜子和各类甜食。全身运动能增强内脏机能,大环境好了,小环境也不容易出问题。同时还能减肥,也能避免与胆结石的“狭路相逢”。

四、定期进行体检

定期的体检能在早期发现疾病的苗头,如果超声发现胆囊收缩功能异常、胆囊壁层次异常、胆汁透声差,就需要主动治疗。污浊的河流不会乖乖地变清,而病变的胆囊也需要通过药物和膳食相结合,改变胆汁成分,将胆泥或淤积胆汁排出,恢复胆囊的良好环境,从而避免胆囊内泥沙结石的堆积。

上一篇:卓越语文,请调出“语文味” 下一篇:冲涌审美道德精神的古典文学教育浅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