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与人文素质的培养

时间:2022-10-05 07:38:36

浅议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与人文素质的培养

摘 要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人文培养在大学语文教学工作中的重要地位越来越突出,这就需要相关的教育人员对新形势下我国大学生群体的学习需求以及人文素质培养的有关要求有一个全面且深入的了解。重点加强学生创新能力、身心素质、审美素质以及思想道德等方面的培养。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培养出全方位、高素质的人才。

关键词 人文素质 语文教学 大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G353 文献标识码:A

提高素质、培养技能、传授知识是当前我国院校教育的核心任务。人的基本素质包含身心、业务、文化以及思想四个方面,根本身心素质是本钱、业务素质是保障、文化素质是基础、思想素质是根本,这四个方面的素质是社会个立安身立命的根本。在人文素质方面,这方面的素质主要是由意志、道德、思想、能力以及知识等因素结合而成的。其中内在品质通常为可以表现为一个人的涵养、情感、精神以及价格等几个方面,简单来说则是体现在人文精神与人文知识两个方面,提升学生这两方面的素质对于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与作用。当前我国在部分高职院校为学生所提供的教学内容往往以职业技能培训为主,一定程度上放松了为对学生道德素质的关注,造成学生人文素质方面长期存在不足。这就需要高职院校的有关教育人员从多个角度、多个层次对语文教学模式与教学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良与调整,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水平。

1语文教学是实施人文教育的重要的渠道

开展人文素质教育需要综合考虑学生当前的教育环境因素,比如社会实践体验、传统文化熏染、科学知识学习以及文化氛围领悟等。然而,从以往的教育工作实践情况方面来看,由于高职院校在各方面的条件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限制,文化氛围建设方面的工作存在一定程度的困难。这就需要从学校内涵建设的角度出发,重视文化积沉、历史传承等方面的文化资源,为学生文化素质方面的建设提供充足的精神养分。

由于当前我国许多高职院校成立的时间不长,一定程度上存在文化底蕴不足的问题,这就需要对语文教学课程进行有专门的制定。由于语文科目自身就是一个思想性、知识性、情感性以及人文性比较强的科目,本身就十分注重审美性与文人性。文学的人文性主要体现在生命力与原创力激发的过程中,能够帮助学生养成思索文化的价值、理解人文的意蕴,同时也有且于帮助学生审视各种文化现象,将观念、意识、诚信、知识、修养与价格融为一体;文学的审美性即是以文学为载体,使学生学会欣赏评判与阅读理解,学会实践、学会创新、学会思索,从而形成更高完美、更加高尚的人格。另外,大学语文教学还能够养成学生传递正能量、陶冶情操、发挥个性以及传承文化的意识。从根本上说,开设语文教学科目的目的在于将学生自身的人文性特点充分发挥出来,使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相互融合,为社会以及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这就需要大学教育机构根据学生实际的学习需求对各方面的教育资源进行整合,对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素质培养体现出高度的重视,充分实现大学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以上内容对我国大学教育语文科目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了明确的阐述,介绍了语文教学的宗旨与目标,即规范民族语文、热爱民族语文,能够利用各种方法与句式对自己所需要表达的内容表达出来,进而提升个体的人文性与审美性,以情育人、以怀感人,使学生们的思想道德与心理素质提升最大程度的提升。

2语文教学对人文素质养成的作用

对于院校来说,其自身的专业性优势比较突出,学生的工作技术需求有着比较充分的保障,加强语文科目教育能够使学生对社会发展的大形式有所了解。然而,需要注意的是,高职教育也是大学教育中一项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我国社会先进文化的传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方面要使学生充分掌握各项工作技能,另一方面也要最大程度上提升学生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素质,具体的教育工作目标在于充实学生的精神世界,提高思想,陶冶情操。若一味地只重视职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对于学生来说,很可能会使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受到限制,不利于学生人文关怀观念的养成。这就需要对当前我国高职教育的有关内容与基本模式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则需要在日常工作中以质量回报社会、以教育聚集社会、以诚信厚待社会。一方面要落实职业教育工作,另一方面也要为学生人文素质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使学生的精神世界与思想世界更加丰富,使学生的素质与内涵得到全面的提升。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为学生提升的语文教学在内容上十分丰富,能够充分体现出人文教育的基本内涵。高职院校需要将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作用进行融合,将戏剧、影视、美术以及音乐等艺术形式有机结合起来,一方面要让学生对各种文学形式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另一方面也要使学生深入了解基本所体现出来的文化内涵。通过对世界各国文学艺术的了解,对国内文学艺术的具体内涵有所启发。

3人文与语文教育的几点思考

高职院校需要对自身的人文教育体系进行合理的设置,当前我国语文教育无论在模式上还是在内容上都有了许多方面的创新经验,在对语文课程进行设计时,尽量将专业课教育与语文课程教育结合起来,使二者之间形成互动关系,所开设的人文课程以总课时上也要得到充分的保证。其次,语文科目中的人文素质教学工作要侧重学生观念与情感的树立,形成自主、主动的合作精神,使学生养成感恩、宽容、积极的人生态度,使学生的人格得到全面的发展。随着我国社会市场竞争的不断激烈,教育人员也需要真正了解人才竞争的主要内容,一方面是知识技能的竞争,另一方面也是道德素质水平的竞争。

高职语文科目教育担负着人文素质教育工作的主要内容,高职教育机构需要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科目内容进行创新与改良,提升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水平。

参考文献

[1] 宋凤龄.浅议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渗透[J].宜春学院学报,2010,02:71-73.

[2] 洪山,罱鹾.论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与学生人文素质培养[J].皖西学院学报,2010,03:136-140.

上一篇:大学生班级文化建设实践与探索 下一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整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