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素质教育实施探析

时间:2022-10-05 07:28:37

小学语文素质教育实施探析

摘要:教育教学与素质教育是紧密相连和相辅相成的,素质教育的实施,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怎样有效地在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是需要认真探究的一个问题。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务必将素质教育的内涵与意义进行准确的把握,转变教学观念,实施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创设良好的学习气氛,并且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方能取得良好的实施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素质教育;实施

小学语文教学标准明确指出,小学语文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课程。从课程的性质和功能来看,进行素质教育有一定的必要性。并且,通过素质教育能够促进学生的素质建设,例如心理素质、道德素质等,也是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发挥语文课程价值的重要方式。语文素质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它包含思想品德、语文情趣、语文交际应用能力(听、说、读、写能力)以及语言交际中所涉及的文化知识等多个方面。具体地讲,语文素质内涵至少应包括这样几方面的内容:语文基础知识素质;语文智能素质如观察力、思维力、想象力、记忆力;语文技能素质,即听、说、读、写能力;语文审美素质,如语感能力和鉴赏能力等。语文素质教育的实质和中心任务,就是要训练语文基本功训练。我将从以下方面探究。

一、转变思想,提高意识

首先要求语文教师转变教学思想。教师应当从应试教育的思想转变为素质教育的思想,进一步体会到应试教育的不足和危害,摆脱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不再单纯性地以学生的高分数作为评价依据。这是由于应试教育的后果是:将教育的成功归结于考试的成功,在成就一少部分尖子生的同时,放弃或者是否定了大部分的学生;注重智育,忽视了其他一些方面,甚至是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了巨大的伤害。素质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是教育本质特点的一个重要体现。换言之,素质教育的实施目的,并非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升学和深造,而是能够使所有的学生将来都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教师通过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因此,教师应当以教育工作的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为己任,彻底转变教学思想,不再单纯性地注重学生的高分数,提高素质教育意识,并且贯彻实施。

二、要有和谐师生关系

教师这种职业是非常高尚的,教师教学质量的高低跟教师怎样处理师生关系有着非常大的关联性,倘若教师能够真正地爱学生,跟学生和谐、平等地相处,那么就能够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由于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因此犯错误也是不可避免的,教师不应当冷冷地批评学生,而应当激励学生,这样,学生也能够更好地改造自己的错误、弥补自身的缺陷,从而增强学习的自信心。此外,教师还应当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指导学生怎样学习和掌握知识以及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技能,并非死记硬背,不然就脱离了素质教育的轨道。

三、语文教学是开放的

Z文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语文要素构成了文化环境,以人的发展和进步作为视角,语文教学是第一位的,它不仅仅能够应用于交际,还是提高人的文化素质的前提和基础。为此,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实施开放性的语文教学。教师务必不断地更新教学思想,拓展语文教学的空间,将生活实际和语文知识有效地统一起来。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有效地统一实践应用、时展的信息,教材上的基础知识,以使完善的教学知识系统形成,并且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具体而言,一方面,教师需要规范化作业批改的书面语言、跟学生沟通的生活语言、教师的教学语言,并且注重文采,不可以随心所欲,教师更需要进行规范化的书写。另一方面,教师需要创设良好的语文教学环境,从而使学生能够在良好的环境中沟通、阅读和学习,进而切实实施开放性的语文教学。比如,在讲解《卖火柴的小女孩》这一篇文章的时候,可要求学生对小女孩当时所处的情况进行想象,再要求学生通过戏剧的形式来表演这个故事,其中,一名学生扮演小女孩的亲人,一名学生扮演小女孩幻想当中的奶奶,一名学生扮演这个小女孩,并且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进来,以激发学生的想象思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实现素质教育的目的只有做好以上两个方面,才能够切实进行开放性的语文教学。

四、重视课外活动教学

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当以课堂教学作为主导,但也要注重课外活动的教学,这是小学语文新课改的要求。在课外活动中,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得以提高,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地体现了学生的长处,发展了学生的个性,陶冶了学生的性情,学生获得了思想教育,增长了学生的知识,拓展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生活。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有规划、有针对性和适当地组织语文课外活动教学,从而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小学语文课外活动具有多姿多彩和多样化的形式,像是游戏、参观、作文展览、书法、建立黑板报、讲故事,朗诵比赛等等。教师应当使得课外活动具备独立自主性、创新性、实践性、及时性、趣味性的特点。教师在组织课文活动教学中,应当注重示范和引导,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此同时,应当为学生讲解学习的技巧和方法,激励学生大胆一些,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总之,小学语文教师务必领悟素质教育的内涵,彻底地转变教学理念,并且真正地贯彻实施素质教育,不断地创新教学手段,从而创设良好的教学气氛,以使学生得以健康的发展和进步,最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梅仕文.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实施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3.

[2]李玉彩.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教师角色转变[J].考试周刊,2009(11).

上一篇:农村小学语文主题阅读的实践与思考 下一篇:电磁场原理的实验平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