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述小学低年级应用题教学法解读

时间:2022-10-05 07:16:05

略述小学低年级应用题教学法解读

摘要:小学应用题教学从低年级入门开始,重视学生对应用题数量关系进行分析能力培养,提高学生应用题的解答能力。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应用题;教学法;解读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738(2012)06-0214-01

应用题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点,也是难点。根据自己多年以来的数学教学实践。小学应用题教学从低年级入门开始,就要重视学生对应用题数量关系进行分析的能力培养。现将我个人多年教学简单应用题的方法和体会介绍如下,与广大同仁共同探究:

一、读题

“读题”是应用题教学中的最重要的环节。是学生感知数学最基本的过程。读题看似非常简单,但不能忽视。如果读题时不认真,走马观花,一目十行,就有可能把题目的意思弄错。所以,读题要分步骤,要求学生把题目读通、读懂、读透。就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读题习惯。如:一读:初读。二读: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三读:抓住关键字、词、句,认真领会题目中的有关数学信息及问题。例:“汪阿姨家养了12只鸡,24只鸭,鸭比鸡多几只?”要让学生从读中了解条件是:12只鸡,24只鸭。问题是:鸭比鸡多几只?

二、分析

当学生读题后获取了已知条件和问题,接下来让学生学会分析数量关系,这就要让学生明白怎样在题目中找数量关系。提醒学生分析数量关系时要注意根据题中包含两个数量的关系句(重点句、关键句)。找出两个数量的关系。例:“李妈妈买了一个书包46元,一个文具盒7元,一共要用多少元?这道题要我们解决:一个书包和一个文具盒要用多少钱?”首先要知道的是:一个书包的价钱和一个文具盒的价钱,求两个量一共是多少?用加法计算。数量关系式:“书包的价钱+文具盒的价钱=一共用的钱”

三、说思考过程

当我让学生经过读题,思考,分析后,还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目的是要起到巩固所学知识的作用。所以我在应用题教学中,更重视“说”的训练,通过学生说“数量关系”,“说解题思路”来为获取新的知识做准备,因为在学生说的过程中,再现了他们的分析或理解的过程,这样不会解题的学生经过听来帮助自己理解题目意思。久而久之,自己也就慢慢的会解一些题了。会做题的学生不仅提高了自己的分析能力,也帮助了别人。

四、解答

“解答”有些学生认为就是列式解答,最简单不过,其实不然,解答是要让学生把思考过程用数字和符号表示出来,列式时要让别人明白自己的思路,一定要根据题意而解答的,最后的答句也要完整。所以,要把应用题解答步骤完整的写下来,同样要经过训练。

例:“学校食堂运来大米18吨,面粉6吨,运来的大米是面粉的多少倍?”

大米÷面粉=大米是面粉的几倍

18÷6=3(倍)

答:运来的大米是面粉的3倍。

低年级应用题虽然看起来简单,但如果掌握不好,会直接影响以后较难的多步应用题的学习和掌握。所以,教学低年级应用题时,要一步一个脚印,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分析问题的步骤和方法,防止他们见“多”就加。见“少”就减,见“倍”就乘,见“平均”就除,乱猜算法的不良习惯。为学生以后学习多步应用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上一篇:数学教学要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下一篇:美国太阳能补贴何以落入华尔街腰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