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篮球教学中制定训练目标与学习兴趣培养的策略

时间:2022-10-05 07:13:45

小学篮球教学中制定训练目标与学习兴趣培养的策略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03-000-01

摘 要 小学生处于生理和心理的发展阶段,对体育的观念尚处于形成阶段,在小学篮球教学中,如何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和从小学生心理出发进行兴趣教学,是当前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本文结合实际的教学经验,对小学篮球教学训练目标的制定和兴趣的培养策略进行了分析,以期推动小学篮球教学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 小学篮球教学 训练目标 兴趣培养

小学篮球教学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如何准确的把握小学生在生理和心理上的特点进行有效的教学,提高小学篮球教学的有效性和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当前小学篮球教学需要探讨的问题,对此进行讨论,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一、小学篮球教学现状概述

小学是我国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接受国民教育的开始。小学阶段的篮球教学,是促进素质教育发展,提高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培养起体育素质和精神的重要教育。由于小学篮球的教学的特殊性,与中学等教学对象存在一定的差异,如何根据当代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条件,制定合理的篮球教学训练目标和运用兴趣教学培养小学生的篮球体育意识,是当前小学篮球教育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近年来,我国的体育教育工作者对小学篮球的教学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教学成果。但是随着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变化,小学生的生活环境、身体素质和教学条件等产生了很大的变化,素质教育不断推进,在当前形势下对小学篮球的训练目标制定和兴趣培养问题进行探讨显得尤为重要。

二、小学篮球教学训练目标制定

(一) 教学目标设计要结合小学生实际

小学篮球教学注重对小学生情感目标、技能目标、认知目标和社会交往等多项目标的实现,以体育作为突破口全面的促进学生的素质发展。在小学篮球教学中全部实现这些目标,是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性的,因此,教师需要根据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目标进行划分,细化到每堂课的教学目标来实现。在实际的教学中,一些体育老师忽略小学生的实际情况,过度追求技能、情感和生理目标的全部实现,最终导致学生难以承担,教学效果较差。教学目标的设计,应该注意与小学生实际情况的结合,如对对篮球运动兴趣不大的学生进行篮球健身和基本知识的传授,对于具有一定的篮球兴趣和基础的学生注重对篮球技能方面的传授,做好有效的结合。

(二) 教学目标设计层次化,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小学生由于身体素质和体育运动参与热情等因素的不同,在篮球课程的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也不同,且这种差异在当前的小学篮球教学中的表现越来越明显。重视小学生篮球学习的差异性,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的体质和心理需求,制定层次化的教学目标,是提高小学篮球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一般情况下,可以在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学习兴趣等条件的全面了解下,将学生分为高中低三个个层次,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如在进行原地运球课程的教学时,对低层次的学生,要求其掌握基本的原地运球要领,能够对球的弹跳方向进行基本的控制;对于中层次的学生,要求其在掌握基本的原地运球要领之外,基本掌握几种不同的运球方法;对于高层次的学生,要求其在掌握前两个层次学生需要掌握的原地运球基本动作要领之外,还要求能体会按、吸等较高的运球感觉,能够进行熟练的原地不同方式的运球,完成运球动作学习的提升。在进行行进间运球的教学时,要求三个层次的学生依次掌握慢跑运球、人球速度一致;直线和曲线运球,多种速度运球和多种角度和速度运球以及急停、变速、转向和左右手变换运球等。

三、小学篮球教学学习兴趣的培养策略

(一) 教学设计科学化

兴趣是学生进行学习的重要动力,特别是对于小学生来说,在篮球体育运动中获得娱乐和师生之间的交流等需求是其参加篮球运动积极性的有效保证。在实际的小学篮球教学中,出现了两极分化的现象,一些学生表现出篮球运动的好奇和好动型,一些学生却感到乏味和枯燥,小学篮球教育方法和教学设计落后,是导致当前问题的主要原因。在小学篮球教学中多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技术和方法,发挥篮球运动的游戏性和小学生好动的天性,将篮球教学的过程设计为以学生的娱乐和游戏为主,让学生在游戏的环境中掌握篮球运动的基本知识,为更高的篮球技能等的联系奠定基本的兴趣基础。

(二) 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教学环境的营造,包括师生之间和同学之间的关系和谐,是促进每一个学生参加到篮球运动中的关键。在实际的教学中,一些老师容易对不太参加篮球运动的学生造成忽视,从而导致其对篮球运动的厌恶。有的学生由于身体素质和篮球技能等方面的影响,容易感到自卑,不愿意参与班级集体的运动,学习效果较低。这些都需要老师加强对篮球教学环境的营造,加强师生和同学之间的交流,让学生在和谐的教学环境中完成对篮球知识和技能的学习。

(三) 加强游戏化在教学中的运用

小学生处于身体和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对新鲜的事物表现出较大的好奇心和参与热情,小学篮球教学要加强游戏化教学在篮球教学课堂的运用,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中安排一对一对打、二对二对打、小组篮球竞赛、运球比赛和投篮比赛等游戏化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

四、总结

小学篮球是小学生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增强小学生体质健康,培养其健身意识和掌握篮球基本知识和技能的重要学习。本文对小学篮球教学目标和兴趣培养的方法进行分析和总结,以期促进小学篮球教学在素质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实现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高宏达.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篮球教学的有效性[J].体育世界(学术).2009(12).

[2] 万芙蓉.小学篮球教学中运用研究性学习的探索与实践[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1).

上一篇:成年孤独症患者家长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下一篇:正确看待幼儿体育活动中的“挑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