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天的思考:活在一个注定失败的创业公司里

时间:2022-10-05 07:12:43

400天的思考:活在一个注定失败的创业公司里

当去年年中,我满腹澎湃创建泛崎科技的时候,怎样也预想不到如今会坐在电脑前码下这段文字。和大多数创业企业一样,从慷慨激昂地开山起航,到怅然若失地闭门歇业,这其中的经历不乏变成了一种宝贵的财富。有不少人说:失败比成功来得要好,因为他引导你反思。我很庆幸我今天写下这篇文章是在我 26 岁,而不是 36 岁或者46 岁的时候。

在这篇文字里你可能会看到争吵、嫉恨、愤怒、茫然等,但这却真实地反映了我认为存在于中国广大创业企业背后的溃烂面目。我本意只希望最完整地还原我的创业历程和遇到的问题,无意指责其中的任何人,仅用此文警人、警己。

天时弄人

对于失败的思考,我更多地从天时、地利、人和这三个层面来阐释。所谓天时,就是我们目前市场的金融大环境;所谓地利,便是你项目所处的领域与题材;所谓人和,是指你的核心团队与投资人。

在我们决定做 “全民优点” 这个项目时,其实是互联网投资最鼎盛的状态。和大部分中国股民的心态一样,我们杀入了这样一片危险的红海市场,随着2015年7月股灾的来临,跟风入市无异于顶上加码,高位的成本让我们付出了极大的代价。二级市场的崩塌导致大量投资人与机构变现受阻,资本寒冬在一夜之间吹遍了整个投资市场。我们是在9月上旬开始筹措融资的事务,但却明显发现,当下不及过往时,所有的投资人都表现出谨慎的态度,对于项目的要求水涨船高。我们接触的至少一半的机构,都非常担心项目是否能够尽快盈利的问题,其中更不乏有机构坦言:“现在好多项目,如果在天使轮结束不产生一定量的流水,那A轮肯定是融不到的。” 在这种大环境的压迫下,资本资源的紧缩我认为是导致项目无法存活下去的一大主要原因。

地利作伥

“全民优点”是一个媒体项目,可在我们与资本市场接触的这段时间里发现,TMT行业对于 “MEDIA”的关注相对来说是比较少的。诸多投资人本就金融或者财务出身,在看待项目的时候,更多关注的是“差价逻辑”,即如何通过资源的有效配置与整合降低总体成本,并在市场上形成较高的溢价是这些投资人关注的核心价值。

而就中国目前的媒体行业现状来看,除了已经被摸索出来的广告导流、会员服务以外,尚无其他更具吸引力的盈利模型。即便是坐拥上亿用户的“今日头条”,也无法有效地开辟出一条商业捷径为资本服务。而像“罗辑思维”这样具备高标识度的媒体产品,由于受众的特异化肖像,虽然能够通过独有的 IP进行其他形式的变现,比如书籍与周边,但受限于自身用户的有限性与重度垂直,边际效应明显,规模化存在很大问题。一级市场的资本对于媒体则更多的是观望,加之资本寒冬的降温,让早期投资更从了“现金流”的谄媚。

另一方面,“全民优点”做的是对于新闻资讯结构化的再梳理,其中需要达成“结构化”目的必要的细分点多且零散。我们希望解决市场信息爆炸与资讯服务同质化的痛点就必须先达成信息的 “结构化”重塑,提供资讯的“有限完整性”,这需要对现存所有资讯的形态进行再组合与调整,其中的难度较大。而我们作为一个毫无经验的互联网创业团队,选择如此难度大的项目进行操作,也是导致失败的一大重要原因。

资本数目

刚创办泛崎科技的早期,我们只面见了惟一一位投资人,他简单评估了我们的项目,并决定投资给我们20万元作为启动资金。当时我们没有太多的考虑,认为有了钱可以快速让项目运转起来,之后他便成为了我们的种子轮投资人。

在项目正式运转的10个月里,我们三位合伙人没有拿过一分钱工资,仅凭自己的积蓄花销生活与垫付工作上的费用。我们的短租办公室在9月租期告急,由于资金吃紧的关系,我把团队带回了自家的客厅办公,但这一切正在发生的无形之中每日蚕食着团队的士气。

我们的APP是由外包商完成,外包费用在10万元左右;还有一位设计师是我从之前公司挖来一起创业,工资每月是11000元,加上4―9月办公室房租,在公司最后清算的时候,我们每人还背负了不少债务。我们的产品11月11日上线,12月9日公司宣布清算,上线时间还未满一个月所有人的经济状况已经亮了红灯。这时同时有4家机构在正式跟进我们的项目,希望可以看到我们上线两个月的用户行为数据,可我们的资本根本无法支撑两个月的时间。即便有机构立马注入资本,正常的投资到账流程最快也需要1个月。我们似乎站在了黎明前的黑暗里,却无力走出这片黑暗。

虽然是种子轮融资,但是金额过小只会对团队和项目造成不可逆的伤害。投资资本过少对于项目的损伤还会体现在项目进展的方方面面,包括项目自身的调整、市场策略的推广、人力资源的运用等。项目的资本纵深决定了时间纵深和发展纵深,对于创业者来说,不是有了钱立马开干,更应该在项目发展前,对于整体项目的财务有一个详细的规划。资金链对于任何企业都是至关重要的。

谨防支票型投资人

从接受投资到公司清算,我和我们的种子轮投资人仅仅沟通过三次。我作为产品负责人,在每一代产品原型制作完成或现有产品有所修改后,都会给种子轮投资人发去,寻求他的建议,也真诚地希望他可以给一些意见。但是几番联系,最后都是杳无音讯。

创业者本身是非常孤独也是非常迷茫的,特别对于早期团队来说,可能更希望能够听到前辈们的一些声音,来保证自己在黑暗里不会迷失方向。我仍然非常清楚地记得最后一次与种子轮投资人的会面是在11月底,当时,由于团队技术能力匮乏导致产品迭代停滞,市场方案无法配合等问题已经暴露无遗,我们在会面时明确提出需求技术援助,可就在一顿训斥之后依然没有得到任何帮助。在寻求资金方面,种子轮投资人曾委派一名FA与我们对接下一轮融资事宜,在简单的两通电话交流后,便再无音信。

早期创业公司就像一名呱呱落地的婴儿,他可能在经过良好的教育与培养后成为一名可塑之才。从创业与投资的角度来看,投后就好像父母后天对于子女的教育与培养,可不喂、不教、不育、望子女天然成龙凤之事,难能亿万里挑一也。所以作为创业者,请谨慎接受“支票型投资人”的投资。

缺乏技术

我们当时认为,目前APP开发的技术尚已成熟,可以利用外包的方式完成技术迭代方面的工作。可是,在项目开展后不久,我们便发现了自身缺乏技术而导致的大量问题:

产品的工期无法控制。项目原定与外包方签订的最后期限是8月20号交付所有的产品内容,包括服务器部署等运维工作,可最后由于各种原因,项目在11月11日才得以上线。

产品的质量无法控制。在后期进行产品验收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大量BUG,部分BUG造成的原因是由于底层技术逻辑架构设置不合理造成的,而改动这些BUG又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去修改底层架构,这也是产品工期拖延的一部分原因。

市场配合无力。由于自身没有技术能力,我们曾经策划过多次以事件为中心的H5页面营销方案被搁置,传统非技术层面的人力宣传效率低下,导致市场局面难以打开。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特别在互联网创业公司里,技术、产品、运营必须三足鼎立,缺一不可。

上一篇: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创新教育的思考 下一篇:时尚设计师还用PC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