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问题研究

时间:2022-10-05 07:01:10

关于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问题研究

[摘 要]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是建立公共财政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强化预算执行,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解决财政资金使用中的治本之策,治理腐败的重大措施,也是市场经济下实现公共财政的必然选择。文章从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中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对的措施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阐明了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重大意义,从而实现公共财政的职能。

[关键词]关于 国库 集中支付 改革 研究

国库集中支付是指建立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资金缴拨以国库集中支付为主要形式的财政国库管理制度。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是我国建立公共财政体系的重要内容,是我国现阶段建立现代财政国库制度的核心内容。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是强化预算执行,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是解决财政资金使用中诸多问题的治本之策,是从源头上治理腐败的重大措施,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实行公共财政的必然选择。

一、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取得的成效

1.规范了财政资金拨付渠道,强化了预算执行力度

现代的国库支付管理,把财政资金由传统的层层划拨改为国库单一账户的公共财政管理体系,对财政资金从预算分配、预算拨付及收款人账户实行财政直接全过程监督、控制,规范了资金拨付渠道,强化了预算执行力度,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2.财政监督环节提前到支付环节,提高了预算的约束力

现代的国库支付管理,各单位根据预算批复,按预算级次层层上报用款计划,再由财政下达预算指标到基层预算单位,基层单位再根据有关规定及业务需要,经国库集中支付机构审核后,将资金直接从集中支付专户支付给收款人,每笔支出都处应在预算指标控制之下,财政可随时掌握各项预算的实际支出进度。致使财政监督环节提前,提高了预算的约束力,为制定更加合理的部门预算提供准确资料。

3.减轻了财政负担,提高了财政支付能力

现代的国库支付管理,实现了单位用款计划与资金拨付相分离,使单位形成的结余体现为用款计划指标结余,而实际资金结余却在国库或国库集中支付专户。财政总预算支出和单位支出实际上是同时形成的,财政总预算支出能真实反映财政资金的实际支出数,有利于财政部门对财经形势做出及时、准确的判断。

4.推进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的要求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改革,要求财政支出的去向及支付方式必须建立在法制的基础上。只有财政资金的分配行为、管理权限及操作程序的每个环节有了严格的法定制度,才能促使财政管理行为更具有透明度、公开性和约束力,才能使行政事业单位的财政监督与预算约束贯穿于财政收支活动的全过程,真正体现了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要求。

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1.由于改革触动了某些利益集团的既得利益,再加上对改革的认识不足,使改革遇到了重重阻力

在分散支付条件下,各部门和单位使用资金时,不受预算硬约束,自主性强,资金存入银行既可生息,又可作为争取项目贷款的条件。改革后,这些好处将不复存在,因此,地方和部门自然会有抵触和阻挠。 认识上的不足主要是对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的财政资金所有权、使用权和财务自存在误解。许多人认为国库集中支付使得财政资金使用权和财务自都归属财政部门,预算单位将不再拥有这些权力,而事实上国库集中支付的目的是在不改变单位的资金使用权和财务自的前提下,建立单一账户体系,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和加强会计监督。

2.预算单位和银行在资金支付清算中存在以下违规或不规范操作问题

一是违规将财政预算内资金转拨到原有的实拨资金账户;二是违规改变财政预算内资金的用途或使用性质;三是使用预算内资金违规发放政策补贴;四是违规提取现金,并以虚假发票大量提取财政资金;五是银行违规划转财政预算内资金。这些问题的发生,反映出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政策还存在薄弱环节。

3.相关的配套改革尚未跟上,成为进一步推进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改革的瓶颈

建立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后,国库核算信息将成为政府财政信息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对国库核算电算化的要求也提升了一个档次。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独立的国库会计核算和资金清算系统,财、税、库、行之间尚未实现横向联网,部门预算的无纸化操作难以实现,这将严重影响工作效率和信息传递速率的提高。

三、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应对措施

1.强化宣传,提高认识

要加强对上、中、下的宣传沟通。对“上”要通过积极主动向领导、上级财政的汇报,打通上层沟通渠道。对“中”要抓好与人民银行、各银行和各预算单位的密切配合,有效调动各方面参与改革的积极性。对“下”要积极主动搞好培训和业务帮扶,确保支付改革工作得到广大基层人员的支持。

2.强化监管,预防风险

一是建立内控制度,规范操作程序。加快制定出符合实际的资金支付操作程序,以防范资金风险,确保资金安全。二是监督关口前移,防患于未然。财政资金拨付前,政府采购要配合科室对预算单位的资金申请、供应商或劳务提供者的资质及收款账户的真伪,进行全面鉴定,确保支付安全。三是完善财政直接支付与授权支付的后续监管机制。及时向收款人查问资金到位情况,通过网络系统对银行当日的清算票据及时监控,防止出现失误,并对预算单位的财务进行事后监控。

3.强化支付,规范运行

一是要形成以财政直接支付为主,授权支付为辅的支付格局。明晰直接支付与授权支付范围划分细则,严禁将应该实行直接支付或转账支付的项目改为提取现金或变相实行授权支付。二是要做好与电信部门的衔接,提高支付网络运行速度。加强银行之间的合作,确保资金安全。

4.强化审核,搞好预算

各单位要细化预算编制的内容,把所有项目资金都编入部门预算,详尽地反映财政支出的金额、方向和用途,强化预算。同时,要加大业务科室审核职能,做到申报计划与审核内容完全相符,否则一律退回。在审核完毕后,还要提出合理的财政直接支付和财政授权支付的款项和额度的建议数。

上一篇:将平衡记分卡纳入会计师事务所绩效管理的可行... 下一篇:网络品牌的政府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