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弱得当,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时间:2022-10-05 06:47:34

强弱得当,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摘要:我国现有的各种探究教学实验无不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这一教学论思想作为指导。因此,开展科学探究教学必须坚持教师的主导作用,只有充分发挥教师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强弱得当地体现出教师的主导作用,才能切实地提高探究的有效性。

关键词:主导;教师;指导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3-012-1随着《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和科学教学改革的深入,“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以学生发展为本”、“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等先进教学思想已深入人心,致使以前那种“满堂灌”、“教师一言堂”等不良课堂教学现象有了很大的改观。但部分教师对这些先进教学思想认识不充分,而导致科学教学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过分地强化学生的主体性,而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探究教学中,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更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但这并不等于学生就一定能开展探究式学习,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还会遇到一些问题和困难,如果缺乏教师的指导,仍不会有好的教学效果。我国现有的各种探究教学实验无不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这一教学论思想作为指导。因此,开展科学探究教学必须坚持教师的主导作用,只有充分发挥教师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强弱得当地体现出教师的主导作用,才能切实地提高探究的有效性。强弱得当,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就要力求避免以下两种情况。

一、不经意地强指导

现在的科学教师都知道课堂上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要给学生提供有结构的材料,提供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师道尊严”往往会让教师在不经意间就处于权威的地位,下意识地会让自己强势起来,出于“我是为了学生好”或者“如果不详细指导,学生哪能研究”等想法,教师就会对学生的探究活动十分认真地指导。但是这种情况下,教师的指导往往就是过多过细,甚至是重复。对于这种情况,教师的主导作用无疑是被放大、被增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当然是得不到保障的。例如,在研究定滑轮的作用时,教材提供的方法是让学生在定滑轮的左右两边用挂钩码的方式来发现定滑轮是不省力的。这个方法沿袭自前一课对于轮轴作用的研究,固然十分简单,也便于学生理解。但是实际上课时,还有学生提出,定滑轮的一边挂钩码,另一边用测力计来测量的方法。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有的时候就会下意识地引导学生用教材上提供的方法来进行探究活动。但其实,这个方法比前一个方法更为科学,因为钩码也不可能真的就一模一样重,只是这个方法在研究时肯定比前一种方法更费时,因为还要对测力计进行校零,然后在读数的时候还要注意尽量减少误差。于是,教师在费时与尊重学生之间需要做出选择,有的教师就要求学生按照教材的方法研究,美其名曰提高效率。但是我们试想一下,如果真是做到“学生是探究的主体”的话,选择的结果又应该是哪一个呢?且不论学生提出的实验方法也是真实可行的,即便有的时候学生的方法在教师看来不一定是正确的,但是让学生经历一下错误的过程,未必就一定是坏事。教师一味地想为学生铺就一条通向成功的阳光大道,为学生挡走了一路的风风雨雨,但是孰不知,“不经历风雨,哪能见彩虹”。所以,强弱得当地发挥教师主导作用首先就不能有教师本位主义思想,不能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刻意或者不经意地强指导,不能让学生智慧的种子刚萌发,就被教师掐断在摇篮里了。

二、刻意地弱指导

新的科学课程标准倡导以学生为主体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强调学生的自主性,所以有些教师在学生探究活动中就怕自己走了与课程标准相反的路,于是对于自己的主导地位就主动放弃了,不敢去指导,也不清楚什么时候该进行指导,什么时候该放手让学生自主进行探究,在课堂上甚至感到无所适从,其结果常常是使课堂教学成了一种“放羊”,学生在这样的科学课堂上没有探究的方向,找不到探究的方法,毫无收获。特级教师章鼎儿曾经在评一节课时指出:弱化了教师的指导的课犹如设了一个“迷宫”,有些同学“门”找不着,无法进入;有些同学进入了,却出不来了……曾经听过一节三年级的《磁铁》,可能是由于公开课的原因,老师把教材的内容整合了一下。上课时,教师就问“关于磁铁,同学们都知道些什么呀?”“那你还想研究些什么呢?”这个问题一抛出,学生的答案就千奇百怪,磁铁的磁性,两极,以及指南针的发明等等相关问题都出来了。结果老师就叫了几个学生说说怎么研究,学生把自己的研究方法说完后,教师就喊学生上台领材料,研究自己想研究的问题。最后有些小组完成了研究,得到了结论,还有大概一半的小组,都没有研究完。毫无疑问,这节课,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但是对于学生而言,尤其是对于所有的学生来说,这节课到底有何收获呢?我们教师需要明确的是,以学生为主体是指尊重学生的个性,发挥学生在学习上的主体能动性和创造性。但是以学生为主体并非排斥教师的指导,在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教师完全可以给予必要的帮助,但是我们一定要注意把握好指导的时机和程度。像磁铁这个内容,是三年级的教学内容,对于这个年级的学生来说,上科学课的时间不到一年,他们自主探究的能力相对来说较弱,教师指导的作用应该多一些,对一些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教师有必要给予指导,但在学生提出猜测,分析实验现象以及得出结论的时候,教师的指导应该少一些。

强弱得当,正确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让科学课堂上师生的关系更和谐,让学生的探究活动更有效吧!

上一篇:满足学生情感需要,缩小英语两极分化 下一篇:激活学生的联想,优化数学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