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发生及中药治疗

时间:2022-10-05 04:45:56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发生及中药治疗

摘要 介绍了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提出了中药治疗方法,并对治疗案例进行了分析,以期为该病的诊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中药治疗

中图分类号 S858.2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17-0269-01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是一种急性、热性、高致死性传染病,该病由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变异病毒引起。猪只感染发病后,临床表现为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食欲下降;咳嗽、气喘等呼吸性疾病,妊娠母猪会流产、死胎、木乃伊胎。该病具有传播快、流行广、死亡率高等特点。传统的西医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多使用抗菌药,对猪蓝耳病情只能起到抑制和延缓的效果,并不能根治,且治疗成本过高。而中药对猪蓝耳病治疗可以根据猪的发病原因,从发病因素对其治疗,合理用药,副作用较小,成本较低,还可提高和改善肉的质量。

1 流行病学

猪蓝耳病可以感染不同品种、年龄、用途的猪只,呈地方流行性,其中1月龄以内的仔猪和妊娠母猪最容易感染该病。带毒或者患病的猪只成为传染源,通过空气、接触、、胎盘等多种途径进行传播。其中猪感染病毒后2~14周,可以通过接触,使其他易感猪只感染该病。

2 临床症状

(1)哺乳仔猪。仔猪发病感染率可达100%,死亡率超过50%。主要特征是呼吸道症状。仔猪感染该病,厌食、腹泻;呼吸困难,有时呈腹式呼吸,体温可达41 ℃以上;被毛粗乱,眼结膜炎,耳朵发红;共济失调,容易继发引起其他疾病。

(2)母猪。母猪主要表现为繁殖障碍特征。感染该病后,出现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体温暂时性偏高,食欲不振,精神沉郁、咳嗽;出现不孕或不正常,已怀孕的母猪容易产下病弱仔猪、木乃伊胎、死胎,或者早产,流产率超过30%,产后母猪出现胎衣滞留、无乳等症状。部分母猪外阴皮肤、腹侧、双耳呈现蓝紫色、青紫色斑块。

(3)公猪。公猪发病率占2%~10%,较低,主要表现消瘦、呼吸困难、厌食;能繁公猪繁殖性能降低,质量下降;少数公猪双耳皮肤变色。

(4)育肥肉猪。表现消瘦、呼吸困难、暂时性的厌食,呈轻度类流感症状;部分猪只尾部皮肤表面及双耳边缘、背面有深青紫色斑块,出现咳嗽症状。

3 病理变化

主要表现肺与胸膜发生粘连,肺肿胀,肺有弥漫性出血,呈间质性肺炎。腹股沟浅淋巴结显著肿胀、切面湿润外翻,充血、出血严重,肠系膜淋巴结、肺门淋巴结明显肿胀,呈土黄色或暗红色。少数病例胃肠道黏膜有溃疡或糜烂,脾脏肿大,边缘出血。

4 中药治疗

4.1 治疗原理

从中兽医学的角度分析,“虚邪共济”是猪蓝耳病的发病诱因,该病夏季多发,多因外感湿热化火,导致升降失常、肺气不宣、阴阳失调。哺乳仔猪发病死亡严重,也就是中医所讲的五脏处于“虚”时病毒乘虚而入,导致邪盛正衰、抗病无力所致。猪蓝耳病属温热病,治疗宜注重清肺止咳、清热解毒、抗菌消炎、扶正祛邪。

4.2 治疗方法

按猪体重50 kg计,处方如下:鸭跖草、蒲公英、野、地丁草、芦根、鱼腥草、生石膏、海金沙、凤尾草、板蓝根、牛筋草各25 g,黄芪20 g,金银花15 g,甘草5 g,加水10 kg,浸泡30 min,煎沸10 min后,自然放凉。大猪100 mL/次,3~6次/d,小猪20~50 mL/次,3次/d,灌服。处方中,鸭跖草、野、海金沙、鱼腥草利尿通淋、清热解毒;黄芪具有益卫固表、补气升阳、利水消肿、托毒生肌等功效;凤尾草解毒上痢、清热利湿、凉血止血;金银花、板蓝根凉血,清热解毒,抗病毒、抗菌;地丁草、蒲公英消肿散结、清热解毒;牛筋草散瘀止血、祛风利湿;芦根除烦止呕、清热生津、缓解肺热和咳嗽;甘草润肺解毒、和中缓急、调和诸药。上述中药合用,能够标本兼治、调和阴阳,使机体在免疫、体质上阴阳平衡、表里如一,从而达到“有病少发、发病少亡”的理想养殖状态。

5 治疗案例

江源区湾沟镇某猪场曾有用中药治疗猪蓝耳病的效果资料。该猪场场主介绍,2007年该猪场发生了一次大规模的猪蓝耳病,起初用西药治疗,主要的治疗方法是注射猪血清,口服阿莫西林粉,注射干扰素,但是效果并不理想。后来有人建议用中药治疗,将上述药方按照煎汁饮水的投药方式,对不习惯饮水的猪进行灌服,对其中的47头育肥猪进行治疗,结果经过10 d以上的治疗,治愈43头,成功率达91%。而前期用西医治疗的85头,仅治愈19头,治愈率达22%。治疗成本上,用西医治疗的成本约为200元/头,而中药治疗每头猪仅30元/头。

6 参考文献

[1] 郭晓秋,曲哲会.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毒、猪圆环病毒2型和副猪嗜血杆菌混合感染的诊治[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1(6):119-120.

[2] 郑文成.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防治[J].湖南农业,2012(6):22.

[3] 江大春,程新民.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诊断与防控[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0(8):186-187.

[4] 刘兵,赵福全,刘保群,等.一例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诊断及防制[J].湖北畜牧兽医,2012(5):40-41.

上一篇:舒城地区中稻高产栽培技术 下一篇:新农村建筑周界报警系统受雷击的原因及防雷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