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芩汤中芍药品种辨析

时间:2022-10-05 04:19:51

黄芩汤中芍药品种辨析

[摘要]笔者通过对芍药品种的本草考证和对黄芩汤配伍组方的分析,探寻白芍与赤芍在品种、产地加工、炮制方法、临床疗效等方面的异同;并从功能主治等方面加以比较,探讨《伤寒论》“黄芩汤”中的芍药究竟是赤芍还是白芍。在进行考证时,笔者从芍药本草记载的本原,即最早收录该品种的本草古籍,按照主流本草发展的脉络,理清该品种在历史各个时期的发展与变迁,并以功能主治为主线,搞清赤白芍之间的关系。众所周知,现代白芍的应用大约起始于宋代,它与赤芍的区别主要是加工方式不同,而其原植物品种是相同的。笔者从历史源流、植物基原、产地加工、炮制方法的角度搞清了芍药品种的来龙去脉,探讨和分析了赤白芍从不分用到分开使用的发展变化,以及黄芩汤中芍药的品种。最终,笔者通过考证历代本草书籍,证实在2000多年前《伤寒论》成书时白芍尚未出现,而根据《名医别录》所载“二月八月采根,”的产地加工方法推断,“黄芩汤”中使用赤芍更符合当时的历史事实。

[关键词]黄芩汤;芍药;品种;辨析

黄芩汤是医圣张仲景《伤寒论》[1]中的名方,由黄芩、芍药、大枣、甘草4味药物组成。方中的芍药在现代中医教科书中大都记述为“白芍”,临床中医师对此方中的芍药大多以“白芍”处方,中药师也依照调剂规程将“芍药”给付为“白芍”。而《伤寒论》成书约在东汉,成书之时并无白芍之名。约在同一时期成书的《神农本草经》中也只收载了芍药,并没有将赤白芍分开使用。黄芩汤中的“芍药”究竟是白芍是赤芍,这是多年来为中医临床医生们所忽略的问题,值得梳理澄清。

现代应用或研究《伤寒论》古方黄芩汤时,常依据方义及配伍原则,大多将其中的芍药认定为“白芍”,但是却没有系统、明确地提出伤寒论中黄芩汤乃至诸经方中的芍药到底应该给付什么,故对黄芩汤中的芍药入药的品种值得加以考证辨析。笔者通过对芍药从汉代至今历代大量本草、方书文献的考证,和对黄芩汤的理法方药研究,探寻白芍与赤芍品种、产地加工、临床疗效等方面的异同;并从功能主治等方面加以分析探讨“黄芩汤”中的芍药究竟应该是赤芍还是白芍。

1从历史源流考证“芍药”、“白芍药”、“赤芍药”的名称

汉代以前,赤白芍未分别记载与使用。

“芍药”一词,最早见载于《诗经・郑风・溱洧》:“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后人作注:芍药,香草也。伊,因也。士女往观,因相与戏谑,行夫妇之事,其别则送与芍药,结恩情也。)而最早记载芍药入药的文献是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名为“勺药”,载用于治“疽”的病方中,取一份黄芪、桂、姜、椒、茱萸、白蔹等温阳益气、收涩敛疮的同时,复用二份芍药活血祛瘀以增强其功。

在东汉时期,《伤寒论》书中所用88味中药中,芍药运用的频率很高,仅次于甘草、桂枝、大枣和生姜,排在第5位,共计30方(次),且运用芍药非常灵活广泛,很难全面阐述。可见芍药在秦汉时期已是临床常用药物,但无赤白之分。与此同时期成书的《神农本草经》[2]中记载芍药:“味苦,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生川谷及邱陵。”这是现有文献对芍药最早的记载,包括了药物的性味、功效及出产,但没有对芍药的用药品种进行说明。《名医别录》[3]中记载芍药:“酸平,微寒,有小毒。主通顺血脉,缓中,散恶血,逐贼血,去水气,利膀胱、大小肠,消痈肿、时行寒热、中恶、腹痛、腰痛。一名白木,一名余容,一名犁实,一名解仓,一名铤。生中岳及丘陵。二月、八月采根,。”“须丸为之使,恶石斛、芒硝,畏硝石、鳖甲、小蓟,反藜芦。”

从以上的文献记载不难看出,在张仲景的时代,芍药并无赤芍或白芍2个品种,那么在中药品种的发展过程中,是什么时候才开始出现白芍和赤芍2个品种的呢?

从文字上出现芍药的赤白之说,始自南北朝梁代陶弘景的《本草经集注》[4],书中云:“今出白山、蒋山,茅山最好,白而长大,余处亦有而多赤,赤者小利。俗方为止痛,乃不减当归。”文中承袭了《本经》的观点,并注解、增加了许多内容,为后世医家广泛沿用。但对二者的形态特征和炮制方法,并未加以区分或说明。

至唐代苏敬主持编纂的《新修本草》[5]对芍药的论述仍沿袭前代旧说而无新解。虽然《新修本草》对陶注批评甚多,但却尽量保持其原貌,绝不擅加改动,只是将不同意见附记于后,以示尊重传统,为后世所推崇。同时代的另一部本草著作《药性论》[6]也依然称“芍药”,而未将赤芍、白芍分开使用。五代・日华子《日华子本草》[7]曰:“治风,补劳,主女人一切病,通脉,退热,除烦,益气。”这是芍药较早治疗内外风的记载,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此功效应是指白芍。而“补劳:芍药在补劳方中用作配药,如四物汤、八珍汤、十全大补汤均用白芍。治疗痢疾腹痛、泄泻腹痛均用白芍。”这已经明确提出补虚和治泄泻痢疾均用“白芍”,和现代白芍的应用相吻合,只是仍未将赤白芍分别记述。可见陶弘景的芍药赤白之说经过几百年仍未得到广泛的响应。

真正在临床应用中明确将芍药划分“赤芍”与“白芍”,并明确其功效偏向的,是在宋金元时期。

宋代以后,众医家开始逐渐明确赤白芍的区别,并将赤白芍分别使用。宋初开宝年间成书的《开宝本草》[8]在芍药条出现了“此有两种,赤者利小便下气,白者止痛散血。其花亦有红白二色。”宋・苏颂《本草图经》[9]记载:“芍药二种:一者金芍药,二者木芍药。救病用金芍药,色白,多脂肉。木芍药色紫瘦,多脉。”从简单的性状可以很清晰地将二者分开:金芍药所指为白芍,木芍药有认为是赤芍。“张仲景治伤寒汤,多用芍药,以其主寒热,利小便故也。古人亦有单服食者。”这也是大多数古今医家的观点。

公元1078年成书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10]中配用芍药的方剂达105首,其中用芍药(未分赤、白)方21首,用赤芍方40首,用白芍方43首,赤、白同用于一方者1首。从所载方剂主治病证分析其功效,用赤芍的40首方中,以“泻”(清热凉血、活血止痛)为主,亦有“补”(养血平肝、柔肝止痛)者,如油煎散(绍兴续添方:赤芍药一两),神仙太一膏(赤芍药一两),人参鳖甲丸(赤芍药一斤),人参养血丸(赤芍药)等方;用白芍的43方中,以“补”为主,亦有“泻”者,如升麻葛根汤(白芍药十两)等。

从金代开始,诸医家在本草文献中正式将赤白芍分开记载。金・成无己《注解伤寒论》[11]中写到:“芍药白补而赤泻,白收而赤散也,酸以收之,甘以缓之,酸甘相合用补阴血。”此后,历代医家开始正式将赤白芍分开记述。

元・王好古《汤液本草》[12]中曰:“白芍药泻脾火。”“气微寒,味酸而苦,有小毒。理中气,治脾虚中满,心下痞,胁下痛,善噫,肺急胀,逆喘咳,太阳鼻衄,目涩,肝血不足……”皆是白芍的功能主治,其中治疗“太阳鼻衄”的黄芩芍药汤为黄芩汤减大枣而得,也可间接的说明当时医家认为黄芩汤中“芍药”是“白芍”。

明清时期,诸医家对《神农本草经》进行了发挥,中医药理论与实践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明・兰茂《滇南本草》[13]中记载:“白芍……主泻脾热,止腹痛,止水泄,收肝气逆痛,调养心肝脾经血,舒肝降气,止肝气痛。”“赤芍……泄脾火,降气行血,破瘀血,散血块,止腹痛,散血热,攻痈疽,治疥癞疮。”对赤白芍的性味、功效分别进行了说明。它是一部古代地方性本草书籍,在云南地区尚有赤白芍,可见随着地理的变迁与气候的变化,芍药的分布很广泛。

明・陈嘉谟《本草蒙筌》[14]曰:“赤白因异,制治亦殊。赤芍药色应南方,能泻能散,生用正宜,白芍药色应西方,能补能收,酒炒K妙(若补阴,酒浸,三日曝,勿见火)。”前代医家对赤白芍功效区别已有所阐述,但陈氏从五行的角度进一步阐述赤白芍功效、炮制的异同,并记载了赤白芍的炮制方法,更丰富了人们对赤白芍的认知。

明・倪朱谟《本草汇言》[15]曰:“白芍药……故仲景治伤寒,多用白芍药,以其退寒热、利小便也。”“赤芍药……泻肝火、消积血,或云能行血中之滞,止痛不减当归。”对白芍做了大量的阐述,指出自己的观点――《伤寒论》中多用白芍。同时也将赤芍与白芍在功效上做以比较,阐明二者功效“稍有不同耳”。

清・叶桂对《本经》之文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对赤白芍不同的功效进行了剖析。前代医家多承袭“白补赤泻”的原则进行辨证用药,只是在方书中多为“芍药”,没有明确写出使用哪一个,而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16]中明确指出黄芩汤中使用白芍,这也是绝大多数医家的看法。清・黄元御《玉楸药解》[17]曰:“芍药,入肝家而清风,入胆府而泻热,善调心中烦悸,最消腹里痛满,散胸胁之痞热,伸腿足之挛急。”对芍药功效的阐述与现在白芍治疗肝阳上亢,即西医的高血压症状相吻合。

近代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18]中记载:“芍药原有赤白二种,以白者为良,故方中多用白芍。至于化瘀血,赤者较优,故治疮痈者多用之,为其能化毒热之瘀血不使溃脓也。”从功能主治上区分赤白芍,并强调赤芍的功效“活血化瘀”,与现今功效相吻合。

2讨论

古今区分赤白芍标准的异同:从以上的文字记载来看,芍药有赤白之分,始自梁代,“根色白而多脂肉者”为白芍,“根之色紫瘦多脉者”为赤芍。而且根之赤白与花的颜色有关。换句话说,开白花者为白芍,开红花者为赤芍。《本草品汇精要》[19](明抄本)彩图之白芍药确实画的是白花,赤芍药则画的是红花。这说明明代以前古人确实有用这样的标准来分辨白芍和赤芍的。殊不知同种植物,其花即有赤有白,花之赤白有时影响根皮的色泽,但不一定是分种的标准,芍药就是明显的一例。

现时商品白芍、赤芍不是依据花的颜色作为区别的标准,换言之,同为一种,开白花的芍药,其根可能作白芍用,也可能作赤芍用,开红花的芍药,其根也同样可以作白芍或赤芍用。商品白芍、赤芍的主要区别点为家种与野生和是否经过去皮、水煮等加工过程。一般将家种,其根肥大平直,经过刮皮、煮烫后修整并晒干的称白芍;野生的芍药属芍药组的品种,其根多较家种品为瘦小而多筋,带皮晒干后则统称为赤芍。但野生芍药中比较粗壮的直条过去也有加工做白芍用的。所以药用的白芍和赤芍很难从原植物方面加以严格的区别。

现代白芍的这种加工方式,在《雷公炮炙论》[20]中即可见到端倪:“凡采得后,于日中晒干,以竹刀刮上粗皮并头土,了,锉之,将蜜水拌,蒸,从巳止未,晒干用之。”很显然,现代白芍的炮制加工方法是从此法演化、发展而来的。但人们对于《雷公炮炙论》的成书年代颇有争议,一说(最早者)是成书于南北朝的刘宋朝(公元420―429),也有说(最晚者)成书于北宋(公元960―1127)。笔者的意见则倾向于后者,即认为《雷公炮炙论》大约成书于宋代,这也与公元1078年成书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10]众多方剂中分别应用白芍、赤芍的史实相吻合。

那么,后世的医家为什么在使用“黄芩汤”这一古方时经常应用白芍呢?

黄芩汤是《伤寒论》中的名方,“太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利者,与黄芩汤;……方三十四。黄芩汤方:黄芩(三两)芍药(二两)甘草(炙,二两)大枣(擘,十二枚)上四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夜一服。”[1]盖太阳与少阳合病,病位在半表半里,非汗下所宜,故用黄芩汤以和解半表半里之邪。方中黄芩散热,芍药敛阴,甘草、大枣和中。虚而不实者苦以胜之,酸以收之,方中用黄芩、芍药之苦酸,以坚敛肠胃之气;弱而不足者甘以补之,方中用甘草、大枣之甘,以补固肠胃之弱。酸以收之,甘以缓之,酸甘相合共凑补阴血之效。由此可见,无论黄芩汤治疗太阳少阳合病还是《伤寒论》中其他经方配伍使用芍药,后世医家都习惯使用白芍,乃取“芍药白补而赤泻,白收而赤散”之意。

3结论

白芍和赤芍都是中医临床常用中药,虽然基原相同,但现代的加工炮制方法不同,功用主治差别较大(白芍为补血药,赤芍为清热凉血药)。现代应用或研究《伤寒论》古方黄芩汤时,常依据方义及配伍原则,大多将其中的芍药认证为白芍,但在东汉末年《伤寒论》成书时,书中只记载芍药,而不分赤芍或白芍。与《伤寒论》同时代成书的《神农本草经》也只有芍药,而未见赤白之分。故这种以现代用药习惯去套用古方用药品种的做法,显然是不够严谨的。著名本草学家谢宗万先生认为:“古代医方,因时代不同,品种变迁,应按当时的品种入药。”

白芍是宋代以后,甚至晚至明代之后才逐渐形成的药材品种,是由临床医生根据不同病症对药性的不同需要而提出并形成的炮制加工品种,例如生地黄与熟地黄,其加工方法不同,性味功效也有所差别。所以,在东汉时期成书的《伤寒论》中黄芩汤不可能用到白芍。而从赤芍野生、直接干燥的简单加工方法来看,与早期本草《名医别录》[3]中所载“二月八月采根,”基本相同,故可认为当时的芍药仅仅是指赤芍,而不可能用到白芍。

[参考文献]

[1]张仲景.伤寒论[M].王叔和撰次.钱超尘,郝万山整理.北京:中国医药出版社,2011:51.

[2]吴普等.神农本草经[M].孙星衍,孙冯翼辑.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社,1955:65.

[3]陶弘景.名医别录(辑校本)[M].尚志钧辑校.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118.

[4]陶弘景.本草经集注[M].尚志钧,尚元胜辑校.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267.

[5]苏敬等.新修本草(辑复本)[M].尚志钧辑校.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205.

[6]甄权.药性论[M].尚志钧辑释.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35.

[7]日华子.日华子本草(辑释本)[M].尚志钧辑释.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58.

[8]卢多逊.开宝本草(辑复本)[M].尚志钧辑校.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258.

[9]苏颂.本草图经[M].尚志钧辑校.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154.

[10]太平惠民和剂局.太平惠民和剂局方[M].刘景源整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42.

[11]张仲景.注解伤寒论[M].成无己注.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6:43.

[12]王好古.汤液本草(影印本)[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6:4.

[13]兰茂.滇南本草[M].滇南本草整理组整理.昆明:云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63.

[14]陈嘉谟.本草蒙筌[M].王淑民,陈湘萍,周超凡点校.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79.

[15]倪朱谟.本草汇言[M].郑金生,甄雪燕,杨梅香校注.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5:83.

[16]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M].苏礼,焦振廉,张琳叶等整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37.

[17]黄元御.长沙药解[M].麻瑞亭,孙洽熙,徐淑凤等点校.玉楸药解.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386.

[18]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M].柳西河,李朝晖,董印君等整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88.

[19]刘文泰.本草品汇精要[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302.

[20]雷公炮炙论[M].尚志钧辑校.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42.

上一篇: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湿疹皮炎的临床观察 下一篇:“南海仲裁案”仲裁庭在挑战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