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站在学生的角度

时间:2022-10-05 04:18:47

总站在学生的角度

在教学中,笔者深深体会到,只要我们能以学生为本,始终站在学生的角度想问题,就能创造和谐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快乐主动的学习。

一、出现问题时教师先自责――课堂和谐了

我们好多的教师常犯这样的毛病,当学生在课堂上出现问题时,总是不由自主地指责学生,不会想到自己在这方面也曾犯过错误。比如,在课堂上看见睡觉的学生,总是先想到自己辛辛苦苦的准备,先想到自己的劳动没有受到尊重,因而很不高兴,一般都要严肃地批评。这样不但被批评的学生情绪不好,其他学生的情绪也会受到影响。其实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想这个问题,当学生瞌睡时,首先反省自己是不是讲得没有趣味,如果自己是学生,坐在下面他能够把自己的课能听进去吗?一定是自己的课讲得不好,不能让学生感兴趣,也有可能是这个学生因为什么原因真的没有休息好。所以,再遇到这种情况,在暗示不起作用的情况下,你可以对学生说:“看到有学生睡觉,老师首先是感到不安,肯定是老师准备的内容不能很好的吸引大家。”我想这样以后就很少有学生在课堂上睡觉,那么课堂也就和谐了。

二、学生课堂上回答错了得表扬――学生踊跃了

一堂课是不是上得好,一个很重要的标准看学生是不是积极地思维,看学生是不是积极地提出问题,积极地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所以,我们一般的老师也都很重视在课堂上激发学生提问的积极性。可好多的老师却又在无意中打击着学生的积极性。比如,当有学生回答问题后,老师总要有个客观的评价,而这完全客观的评价往往就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尤其对于回答完全错误的学生。可如果孩子的回答是明显的完全错误,老师还说很好,那也是一种不负责任,不但起不到激发积极性的作用,还有可能误导学生。这个时候就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想,首先学生能够站起来提问,那是一种勇气,并且能提问的学生肯定在这个问题上做了思考。在课堂上安慰和鼓励那些说错了的孩子,坚持下去,学生在课堂上肯定会比较踊跃。

三、学生考试成绩不好也要鼓励――学生自信了

如今我们的素质教育喊得震天响,我们的新课程改革搞得轰轰烈烈,可是有不少地方却在挂羊头卖狗肉,片面追求升学率愈演愈烈,只看考试成绩的各种排队压得老师和学生喘不过气来。每次考试结束,应该时常鼓励学生,尤其鼓励那些平时很努力,却考得很差的孩子。学习是一个过程,考试只是一种了解我们某一个阶段学习情况的检测手段,要永远保持对学习的兴趣,努力学习,不要把考试的结果看得过重。最重要的是要在考试中去发现问题,纠正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查缺补漏,不能被考试打倒,不要沉浸在考不好的阴影中,关键是我们现在该怎么做。在这样鼓励下,学生很快就会从考试的阴影中走出来了,认真总结,也就会自信起来。

我们语文老师只有充分利用自身的人本资源,始终站在人本的高度,始终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教语文,我们才能构建和谐的课堂,让学生快乐的学习,健康的发展。

(作者单位 山西省吉县)

上一篇:谈教学活动中的师幼互动 下一篇:可信平台模块在云计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