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过程控制对建筑工程造价的影响研究

时间:2022-10-05 04:14:30

施工过程控制对建筑工程造价的影响研究

摘要:建筑工程的整体造价取决于投资决策阶段,受控于方案设计阶段,落实于施工阶段,体现于竣工结算阶段,各阶段对工程造价的影响比重区间分别为75%~90%、35%~75%、5%~30%和0~5%,但就建筑工程而言,施工阶段不仅是绝大多数工程造价中的关键环节,它还直接反映了投资决策的科学性、方案设计的合理性和竣工结算的公正性。因此,施工过程在工程整体的造价控制、质量控制等方面起着决定性作用。本文分析了施工过程控制对造价的影响。

关键词:施工过程控制;造价;影响

中图分类号:TU723文献标识码: A

1、科学的施工方案

科学的施工方案是施工过程控制的源头,应包括施工方法、组织设置、进度安排、节点衔接、成本控制、环境预估等内容。

1.1施工方法

施工方法是提高工程建设效率的前提,施工方法的滞后会带来窝工、设备闲置、材料浪费等一系列问题,最终影响到工程造价。施工方案应根据工程建设的具体情况确定科学、适当的施工方法,要全面把握工程设计要求,结合工程建设的具体环境等实际情况来确定的精确合理的施工方法。

1.2组织设置

要明确施工组织的责权配置和奖惩要求,使工程建设始终处于一个受控的状态之中,高效地协调推动各项工程建设资源的融合,避免施工意外因素对工程造价的影响。

1.3进度安排

应按工程进度制定有效的计划,使工程建设的各个节点之间实现有效衔接,避免工期过松或过紧对工程造价产生影响。同时,必须提出的是,施工方案还有效应针对工程施工当地的气候条件、环境条件,比如雨雪、风电等自然因素对工程建设的影响,从控制工程造价出发,充分预估这些影响带来了设备、材料等损坏风险,从而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

1.4节点衔接

在工程建设中,常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有的工种忙得团团转,而有的工种则有很多时间休息。即使在同一工种、同一薪酬谢的岗位,也有这种现象发生,说明各工种、各岗位的配合与衔接存在问题。发生这种现象的根源在于没有把握好科学的节点衔接,对各个工种之间的配合从整体安排上缺乏科学的设计和调度。具体岗位、具体人员之间也存着在细致的绩效考核。因此,通过科学、严密的节点衔接控制,能够有效提高工程建设效率,挖掘工程成本控制的潜力。

1.5环境预估

虽然,各个工程在方案设计阶段,都对具体建设环境进行了调查,掌握了基础的资料,也对工程建设阶段可能受到的影响做了充分的预估。但是,设计者本身也不可能全面掌握工程的实际建设环境。在工程施工阶段,降雨、强风等气候原因、征地拆迁、群众矛盾等偶然因素都可能影响到具体施工,有时,这种影响甚至直接提高了工程实际投入。所以,对工程施工的环境、可能发生的矛盾进行充分的预估,拿出紧急处理预案,是在实际施工阶段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的重要措施。

2、严格的资金管理

资金管理是工程建设的血液。没有有效的资金支持,工程建设就会陷入被动局面,成本、质量、进度都无从谈起。特别是在通胀压力增大、原料价格起伏较大的情况下,资金管理如果不能与物料、设备、人力管理相匹配,不能保证有效供应,不能及时适应工程进度要求,就会因为资金使用不当,抬高工程造价。

2.1严格制定资金管理制度

工程建设要设立专门的资金管理组织,明确资金管理、筹集、使用、审批、日常开支等详细制度,保证资金的精细管理。在具体资金管理过程中,资金管理要服务工程建设,具体负责人要常到施工现场查看资金管理与施工存在的配合间隙,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2.2盘活现金存量

以现金流量为中心,以资金监控为重点,严把现金流量的出入关口,盘活存量资产。充分利用银行票据,减轻现金流量的需求压力,使项目资金处于有效管理之下而得到有序使用。

2.3工程材料的管理

工程材料是工程建设的基础,工程材料的支付价格也有力地影响着工程造价,特别是目前建筑工程材料的价格因动力成本等因素造成的市场变动而出现涨跌,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中。如果对工程材料价格信息掌握不准,工程造价控制只能是被动的。物料的短缺、积压、不当损坏等现象还会带动人力成本、资金使用成本和其他成本的上升,最终计入并抬高工程造价。

2.3.1及时掌握市场信息

要根据工程量和进度安排,建立完整的设备、材料价格库,及时掌握不断变化的市场信息,并利用科学的方法对价格进行动态分析,根据材料价格的变动情况,控制好材料的储备数量,保证工程施工的正常进行。

2.3.2做好工程材料使用计划

在施工过程中,要结合设计方案要求,准确预算主要材料的成本控制点,制定材料使用计划,做到比工程建设适度超前、同步控制,及时、有序地配置原材料,保证供应,防止出现呆料、缺料现象。

2.3.3做好限额控制

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采取限额控制的方法,并对控制情况进行定期跟踪反馈,对偏离预算的材料采购成本进行分析。同时,要采用现代科学的采购方法,如招标采购、比价采购等措施,寻求工程材料在数量、质量和价格上的最佳结合点,达到施工成本、质量和进度控制的总体要求。

3、健全的设备管理

现代建筑工程施工中,关键设备特别是大型工程机械的使用有效提高了劳动效率,降低了人力成本,对工程造价起到了有益的影响作用。在施工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条件,科学配置数量相当的工程机械和仪器设备,并明确相关的技术人员和现场管理人员的职责,对不同类型的生产环境和状况,运用先进科学的操作技术,及时传送原材料,保证准确地计量需求。通过合理地使用工程机械和仪器设备,有效保证工程质量达到标准,避免因质量不达标引起的返工及工程造价的增大。

4、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

4.1改变人力资源的管理理念

当前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一定将如何提高人力资源开发、如何引进人才并且如何提高人才素养摆在工作的首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应当建立一种理念,就是企业未来的发展,不仅仅是通过庞大的资本以及完善的设施,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具有高智商的人才进行管理,而且还要提高管理人员自身的素质,改变观念,提高知识,学到新的技术,进一步提升认识,以便让能力得到最大的提高。

4.2创建科学的人力资源战略规划

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一定要通过科学的方式进行人力资源战略的管理。施工企业的人力资源规划要同企业总体发展战略相结合,展现出人力资源的前卫性以及长久性,研发具有高科技的企业经营理念,培养具有高技术的管理方面的人才,以防人力资源出现断层的现象,也可以确保人力资源不会出现空白,确保企业在发展中能具备各种类型的人才,加快企业稳定持续的发展。

4.3创建不同层面的激励制度

转变人力资源管理的观念,完善人才的激励制度,如此才可以真正吸引人才、留住人才,让人才真正发挥出能动性以及创造力,更好地服务于企业。为了这个目标,企业一定要进行制度化管理,不仅要发现人才,还要将制度与考核进一步完善,创建适合企业发展的人才聘用制度,让人才得到公平、公正的审核。并且要创建多样化、有针对性的人才资源管理理念。本着物质激励以及精神激励相结合的方式,真正掌握人员的需求、心理构建以及价值取向,通过相应的激励最大程度地激发出人才所拥有的实力。

结束语

建筑工程的实际造价绝大部分产生于建筑施工过程之中,受到施工方法、资金管理、物料管理、人力管理、设备管理以及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多重影响。因此,加强对施工过程的控制,对于降低工程造价、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起着重要的能动作用,应重视施工过程控制,根据工程设计要求,采取科学的控制方式,把工程造价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

参考文献

[1]郭琦.工程造价管理的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2.

[2]杨太华.项目建设中的工程造价控制[J].科学之友,2012(14):112-113.

[3]和希顺,林汉,胡合林,等.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下的工程造价控制分析[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73-76.

上一篇:对路桥工程施工技术方案重要性的浅究 下一篇:浅析明挖法在金华一环线贯通工程(隧道工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