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法加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附182例临床分析)

时间:2022-10-05 04:05:53

手法加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附182例临床分析)

【中图分类号】R2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44-5511(2011)10-0074-01

腰间盘突出症是骨伤科常见病多发病,我们采用手法加腰椎牵引治疗,牵引作为一种简便易行,费用低廉,病人易于接受,运用得当,疗效确切,近4年来经随访治疗184例患者,取得较为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182例男性占104例,女性78例,年龄为20-68岁,平均37.6岁,45岁以下136例,占74%,病程3个月以内86例,3-6个月的49例,半年以上的47例,有腰部扭伤史36例。

2 手法及牵引操作

患者俯卧,先行腰部推拿,松解腰部的竖棘肌及周围软组织,然后分别用右手轻抬左右大腿前侧,左手轻按腰部棘突,使患者轻度腰部过伸,再使病人分别左右侧卧,予以斜扳。手法施行完毕再叫病人仰卧于腰椎牵引床上,行腰椎牵引,牵引力点应作用于腰部,(即上带应绑在肚脐上方卡在左右肋弓,下带应绑在肚脐下方,卡在左右髂嵴上),根据体重,拉伸力在50-70kg之间,持续时间20分钟,每日一次,20天为一疗程。

3 疗效评定标准

优:腰腿痛消失,主要体征消失;良:腰腿痛明显减轻,主要体征明显减轻;可:腰腿痛减轻,体征有改善;差:腰腿痛无变化,甚至疼痛加重。182例中、优97例,点54.4%;良44例,占25.2%;可36例,占19.7%;差5例,(后行髓核摘除术)占2.7%。

4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的腰痛及坐骨神经痛的机制与下列因素有关:1、髓核突出物直接压迫刺激神经根;2、腰椎间盘突出时神经组织血供障碍;3、椎间盘性疼痛,由于退变之椎间盘内压力升高,刺激支配后纵韧带与后部纤维环的窦椎神经致腰痛及反射性肌紧张;4、由于髓核突出,前方椎间隙变窄,使后方椎小关节上下关节面轻度相向滑移;5、椎间隙变窄导致神经根管狭窄。所以,治疗上手法推拿使腰部肌肉放松,以利斜扳操作,而斜扳操作后能使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有所松动,且可能促进椎小关节复元。再通过持续的腰椎牵引,使腰椎间隙增宽,在负压的作用下,突出的髓核回吸,从而减轻或消除突出的椎间盘对神经根或硬膜囊的刺激和压迫,以达到治疗效果。

上一篇:乳腺癌术后化疗探索 下一篇:继发性不安腿综合征2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