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尾鸡头论

时间:2022-10-05 02:28:44

中国有句古话叫作“宁为鸡头,不做凤尾”,这句衍自《战国策·韩策一》(原话为“宁为鸡口,无为牛后”)的古语,表明的不仅是一种价值观,也是一种人生态度。当今社会,无数在小县城小城镇勤勤恳恳辛勤工作的人们都以实际行动认同了此话,他们也因此放弃了很多去大城市闯荡拼搏的机遇。这些小城镇的“鸡头”们所追求的是一种安逸闲适的生活,他们所持的是安稳至上的人生态度。应该说,这种人生价值观并没有不妥之处,至少,鸡头与凤尾的选择均出自个人意愿,没有人可以强迫。

虽说此话不乏道理,但是倘若我们将这种心态发挥到极致,也就意味着越来越多的人越来越多的凤尾将会选择做鸡头,便会导致鸡头的竞争越发激烈,而那些原本有望成为凤头的鸡头们在竞争中败下阵来,转而做了鸡尾,那这从凤头到鸡尾的跨越可谓是得不偿失。再说,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做鸡头,那么凤尾的数量必将会显得寥寥无几,而由这些凤尾所能晋升出的凤头也会大大减少,质量也让人堪忧,这便大大造成了人才的流失,使得凤的发展越发不容乐观。

就我偏爱于竞争激烈、胜负不定的性格而言,定然会选择做凤尾,就像在四年多前毅然选择杭外一样。在未进入杭外学习生活之前,便早已知道这里的生活与小学时光将大有不同。这里集聚的是全省各地各校的佼佼者,没有人是弱者,也没有人愿意成为弱者。相较于继续留在本地做小城镇的鸡头,何不来此一搏,就算做了凤尾又如何呢,至少成为了凤尾的我们仍有前方的凤头作为目标引领着。我们是充满动力的凤尾,比满足于现状的鸡头们可谓多了一份未来的希望,更何况身为学习者的我们,只有吸收了更多更丰富的知识与经验才能更好地为未来铺路,而且凤尾所能得到的资源与发展远远胜于鸡头,就像之前所说的一样,我们吸收的是凤头们的优点,而鸡头们因为缺乏奋进的目标,只能原地踏步止步不前。

作为学习者如此,作为企业公司则更是如此。“短缺经济叫宁做鸡头不做凤尾,过剩经济叫宁做凤尾不做鸡头;单打独斗的时代已成过去,资源合作的时代已经到来”。弱小企业面临着管理模式往往落后,基础常常薄弱,人才流动不够科学的问题。与此相比,凤尾更能学习利用他人优点,使得不论是管理模式还是人才流动的科学性都得到大幅度的提高,而这正是满足于弱小团队中的鸡头所不能做到的。

应该说“宁为鸡头,不做凤尾”是一种坐井观天的思想。在鸡头的世界里,视野被不合理地缩小,他们得到的知识只是狭义的视角,而真正广义的视角只会留给跳出这狭小四方天地的人们。二十一世纪是竞争的年代,是激流勇进的年代,只有持有宁当凤尾不做鸡头的人生态度,才能真正闯出属于自己的天地。

上一篇:枣树 5期 下一篇:命题作文“我生命中的最美”导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