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区振兴发展背景下赣州市高校图书馆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时间:2022-10-05 01:22:56

苏区振兴发展背景下赣州市高校图书馆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摘 要:国家出台苏区振兴发展若干意见,是对原中央苏区经济的支持,也是对原中央苏区文化事业的扶持,在这个大环境与大背景条件下,赣州市高校图书馆如何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文章对此进行了分析与阐述。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公共文化建设;体系研究

《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1号)明确提出:“加快文化体育事业发展。支持市级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和县级文化馆、图书馆以及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村及社区文化室、农家书屋等城乡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加快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等文化惠民工程,支持赣州市加强高山无线发射台站建设,“十二五”内提前实现户户通广播电视。加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力度,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新闻出版资源配置上给予赣州倾斜,支持赣州按照市场化方式创办客家出版社。推动抚州黎川发展油画艺术。支持城乡公共体育设施建设。”这给赣南等原中央苏区高校图书馆等公共文化事业的发展带来机遇,与带来挑战。

1、高校图书馆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内容

高校图书馆通过政府文化部门的服务体系或直接接受委托参与公共文献信息服务是一种经济行为,必须通过一定的资格评审,以规范双方的责任和义务,同时需要专业化的监督和用户评价,以保证高校图书馆公共文献信息服务的质量和行为规范。

1.1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形式。文献信息服务通过物质性的文献信息传递来提供非物质性的知识信息阅读传播,因此,它既具有物质性公共服务的特点,也具有非物质性公共服务的特点。因此,需依据高校图书馆公共服务内容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服务体系方式。(1)长期服务体系。这类体系方式一般适用于那些长期需要的服务或资源供给。(2)任务体系。这类体系方式一般适用于一次性资源供给或服务,服务或资源提供完成时合同即可终止。(3)业绩服务体系。业绩服务体系是政府职能部门要求高校图书馆明确界定服务的种类和标准,按照资源、服务的数量和质量对服务进行综合评价的一种服务体系形式。

1.2 服务质量的保障。公共文化体系服务对高校图书馆而言,实际操作难度并不大,因为它本身具有较强的文献信息资源优势和服务专业优势。但就政府职能部门和受益社区来 说,各自的职责却更多涉及管理领域和资金领域。简单地说,为保障公共文献信息服务的质量,公共文化服务实施各个主体需要建立和完善公众需求表达机制、服务行为监管机制和服务质量评价机制。(1)公众需求表达机制。社会居民是公共文献信息服务的最终受益者,也是公共文献信息服务质量最终的评价者,积极听取居民的文化需求意愿并努力响应是保证公共文献信息服务质量的基础。 (2)服务行为监管机制。服务行为的监管是相互的,只有文献信息服务实施 主体各方的相互信任和协作,才能保障服务质量。以图书资料供给委托为例,高校图书馆除了履行图书资料提供责任外,还要随时了解服务网点对图书资料的管理情况,如有违约现象及时向社区或政府职能部门反映。服务网点在接收高校图 书馆提供的图书资料后,首先要核对图书资料在内容、数量和质量上是否达到协 议要求,然后采取科学的办法,加强图书资料的保管,通过便利的服务提高图书 资料的利用效率。政府职能部门要对社区图书资料的服务行为进行监管,督促社区完善服务设施、提高服务能力。(3)服务质量评估机制。政府职能部门应建立一个科学、公正、专业化的评估考核标准体系,并将其纳入委托合同之中,定期对高校图书馆的公共文化服务进行考核评估,根据评估结果来给予不同的经济补偿,效果较差或违约行为应给予警告或制止,严重的应中止体系服务。为了增强评估结果的科学性、客观性,参与评估者既包括政府文化主管部门,也应邀请相关管理部门人员、专业文化服务人员和社会居民。

2、高校图书馆参考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措施

2.1 图书资料供给。公共文献信息服务需要大量的文献资源且经常更新,经费投入较大且要求持续。而高校图书馆馆藏文献信息资源更新较快且利用率普遍不高,相对于社会居 民的文献需求难以满足的情况,这是一种资源浪费。高校图书馆大量闲置馆藏资源完全可为社会公共文化服务所用且不会影响高校自身的需要。

2.2 向社会居民直接开放服务。政府文化主管部门或社区直接向高校图书馆体系社区居民文献信息服务,依据办证数量或借阅数量,双方协议经济补助标准。为了保证高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师生文献信息利用,高校图书馆向社区居民开放可以避开校内读者利用图书馆 的高峰期。

2.3 与社区共同开展文化活动。高校图书馆可以结合社区和本馆的实际状况,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如组建社区老年人学习中心,开展下岗工人再就业学习指导,为社区中的从业人员提供二次学习的场所,组织各种学习培训,举办各种展览、演示会,举办学术报 告、专题讲座、专业培训班,协助社区策划、组织各种节日活动等,向社区居民提供延伸服务。

2.4 社区文化管理服务人才的培训。高校图书馆可在对公共文化管理服务人员进行全面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制定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培训方案,兼顾学历与非学历、综合与专题、一般与重点、 群体与个别的不同培训类型与模式,由培训对象根据实际需要自由选择,特别要注意培训的针对性、灵活性与实效性。另外,还可以采取高校图书馆与社会文化管理服务人员双向挂职的方式,增加培训的实践性。

参考文献:

[1]杨艳君.论高校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有效参与〔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09,27(3):35-37.

[2]郭莎.高校图书馆应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做贡献〔J〕.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9):70-71.

[3]王彩云.论高校图书馆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1,(1):26-29.

上一篇:规范森林资源流转 促进现代林业建设 下一篇:积极开展廉政心理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