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大堤架河站涵加固方案总结

时间:2022-10-05 01:00:45

淮北大堤架河站涵加固方案总结

摘要: 介绍了淮北大堤淮南段的基本情况,以架河站涵为例,从涵闸设计方案确定、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法、质量监督及工程实施情况及效果几个方面,说明圬工结构涵闸加固设计方案优化和施工质量控制情况。

关键词: 淮北大堤;涵闸加固;方案;总结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basic huainan period huaibei dike, to frame the river han standing as an example, the HanZha design plan, main engineering project construction method and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project implementation and results of the several aspects that WuGong HanZha structure reinforcement design scheme optimization and construction quality control.

Keywords: huaibei levee; HanZha reinforcement; Project; summary

中图分类号: U457+.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总体工程概况

淮北大堤堤圈是保护淮北平原的主要防洪屏障,大堤现状堤圈总长640.782km,其中安徽省境内长628.338km。根据国家相关部门计划安排和设计批复意见,2004年开始对淮北大堤进行全面加固。笔者作为淮北大堤加固工程建设管理单位代表之一,参与并见证了淮北大堤安徽省淮南堤段加固工程设计、施工过程中的方案拟定、质量监督检查及工程验收等环节,对大堤和穿堤建筑物加固方案及施工情况有了一定的认识和总结。

淮北大堤淮南段桩号为17+400~84+146,全长约66.75km。本段穿堤涵闸共23座,多数建于上世纪50~70年代,建筑物设计标准偏低,施工质量较差,结构设备老化,特别圬工结构涵闸,存在问题较多,根据质量检测及安全复核结果,包括架河站涵在内的5座涵需要进行加固。本文以架河站涵为例,介绍圬工结构涵闸加固设计方案优化和施工质量控制情况。

2 涵闸设计方案确定

架河站涵位于淮北大堤淮南段52+948桩号处,为架河电力排灌站穿堤出水涵洞,圬工结构,始建于1968年。涵洞为2孔城门洞型拱涵,孔宽3.0m,孔高3.0m,洞顶为0.6m厚圆拱,内壁半径1.5m,80#浆砌石结构;侧墙和中墙厚1.0m,高1.5m,80#浆砌石结构;底板为140#素砼结构,厚1.0m。

根据加固前检查结果,架河站涵洞身局部砂浆脱落,洞身内壁渗水。针对这类圬工涵闸普遍存在的问题,设计采用沿洞内表面衬砌0.12m厚C25细石砼,以增加洞身截面强度,阻隔渗漏,新老砼之间采用锚筋连接。涵洞加固断面图见图1-1。

图1-1 架河站涵洞身加固断面图

由于受检查条件和投资限制,先期加固设计方案较为简单,工期较短。在工程施工阶段,抽干洞内积水检查发现,洞身渗漏严重,局部存在向水现象。后经专项检测发现,分缝处钢压板及螺丝锈蚀严重,止水材料大多溶蚀脱落,形成较深的缝隙,并存在渗水现象,右侧洞身靠近出口端的第一道分缝左下部存在从缝隙中向外轻微涌水现象,涌出的水微黄,含黄色粘土泥浆。涵洞左侧拱顶存在向内凸起的现象,使拱顶偏离洞顶中心30mm,该段洞身位于大堤堤顶以下,洞顶填土荷载和车辆荷载对洞身结构安全存在隐患。

基于上述问题存在,考虑淮北大堤加固标准要求,工程建设方要求设计单位根据最新的检查和检测结果进行架河站涵单项设计。设计单位根据架河站涵断面型式、洞身材料、工程级别以及相关规范规定的新的荷载标准,对涵洞结构强度进行了安全复核,按原涵洞结构型式、受力特点以及材料标准强度核算,涵洞底板强度不完全满足现状荷载的要求。结合工程质量检测报告反映的诸多安全隐患,设计拟对现有圬工涵洞拆除重建。

为保证涵洞改建后,架河电力排灌站的排涝和灌溉功能不受影响,同时不改变站身布置,涵洞宜在原老涵位置重建。

架河站涵现状底板顶面高程为12.9m,根据地质勘探报告显示,老涵底板下土层为粉质壤土,夹砂壤土和薄层极细砂,透水性较强。

考虑涵洞现状底板高程较低,基坑开挖量较大,为了在本枯水期内完成涵洞基坑回填,保证度汛安全,本次涵洞重建,拟保留现状涵洞底板和侧墙,在底板之上和两侧墙之间浇筑钢筋砼箱涵,避免拆除老涵底板带来土方工程量以及基础处理工程量的增加,保证地基不受扰动,减小施工难度和施工工期。按上述方案,新建涵洞底板底高程为13.40m。

新建涵洞仍然设计为双孔,钢筋砼箱涵结构,每孔净尺寸2.75×3.0m(宽×高),涵洞洞身轴线与老涵洞身轴线一至,因老涵洞底板和侧墙均保留,故分缝处洞身外侧不再另设包箍。新建涵洞断面图见图1-2。

图1-2 新建架河站涵洞身断面图

3 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法

架河站涵开工较迟,为了保证在下一个枯水季前工程具备运用条件,除了上述设计方案优化以外,仍需在工程施工过程中通过合理的施工组织以及机械设备投入,加快施工速度。

工程施工的主要内容包括基坑开挖、老涵拆除、新涵浇筑以及回填复堤。

1、土方开挖。架河站涵由于底板高程低、开挖高差大,受开工晚、雨雪天气连绵不断等客观条件的影响,自卸汽车难以运输,常规作业挖运难以满足。因此,施工方投入多台机械设备,将基坑下部土方采用多部挖掘机倒转至堤顶后运走,大大节约了工期。

2、涵洞砼施工。由于是冬季施工,温度常常在零度以下,尤其是夜间,为保证砼浇筑质量,在浇筑时采取搭棚取暖,浇筑后采取草包或塑料薄膜覆盖等防冻措施。为抢抓工期和保证砼浇筑的连续性,施工单位采用三班流水作业,人停机不停,合理安排施工。

4 质量监督

由于工程施工工期短,施工强度高,为了既能保证工程按期完成,又确保各环节的施工质量,工程质量监督部门从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监督到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督均严格执行相关程序。

1、施工准备阶段质量监督。根据安徽省淮北大堤加固工程的特点,质量监督部门制定了《淮北大堤加固工程质量监督工作办法》(皖水质监〔2005〕22号)。明确了本工程的质量监督方式,确定了重要隐蔽工程和工程关键部位的监督到位点,同时对各参建单位的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行为提出了具体要求。

2、施工过程中质量监督。督促参建单位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完善质量管理制度,规范质量行为。工程建设过程中,经常性开展现场督查,推进工程建设质量,不定期的对该工程进行了监督抽查,重点检查施工和监理单位的质量体系是否有效运行和技术资料的收集整理情况以及工程实体的质量。

5 工程实施情况及效果

通过设计的优化、合理的施工组织及设备投入以及施工过程的中的严格质量控制,架河站涵顺利在一个枯水季内竣工,并投入相关的防洪、排涝及灌溉功能考验。工程实施完成至今近5年,运行情况良好,工程效益显著。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PDF形式查看。

上一篇:风荷载及构件抗力的概率模型研究 下一篇:未确知测度模型在黑河中游水质分析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