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有效操练形式

时间:2022-10-05 12:32:58

初探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有效操练形式

摘 要:操练是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基本活动形式之一,也是学生学习英语知识、获得英语技能的重要途径和主要方法。从小学生学习英语的整体过程来看,任何一项语言技能都必须通过大量的操练才能获得。学生从感知、理解材料到应用语言进行表达的过程,都离不开操练这个环节。操练是连接知识的桥梁,它对知识转化为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主要探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有效操练形式。

关键词:机械操练;意义操练;交际性操练

英语课程标准对三至六年级英语的要求中指出,通过“玩、演、视、听”,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节奏感、语言运用能力和合作能力。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操练形式或方法的多样有助于激发和保持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参与的热情。多种多样的活动形式不仅是教学中的激发因子,也应该是小学英语教学的方式之一。本文从以下三种操练形式概述如何进行有效的操练、需要注意的地方及适用的年级段。

一、把握好机械操练的“量”

小学生既不会利用整体的音标自学英语单词,也不会根据读音规则灵活掌握单词。因此,教师的示范、领读和学生的反复操练是必不可少的。然而,这样的操练大多为机械操练,而过多的机械操练,就是无效的操练,这样做的结果只会降低课堂教学效率,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认为英语就是索然无味地读。对于读音简单的词汇,教师应在操练的方面上下功夫,如apple,cat,dog,red等单词的操练,可采用“点―线―面”结合的方式,或齐声读或小组读或个别波浪式轮流读,以免单调。又如:PEP 5 Unit 1中,出现了“university student”一词,单词较长,读音较难,显然学生已经出现了畏难心理。教师如果只是一味地通过跟读、指读、轮流读等形式,学生肯定“困意十足”,就算操练的量再大,也无法使学生熟练掌握,可根据其音节来拼读。

二、设置不同年级意义操练的“度”

意义操练是指在机械操练的基础上,学生独立运用语言材料进行有意义的交际活动。就拿我校来说,外地学生所占比例较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环境条件普遍不好,他们中的绝大部分在上小学之前根本没有接触过英语,而上小学之后,由于没有较好的家庭指导,学生学习英语也仅仅是依靠课堂上为数不多的一段时间。因此,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将过多的时间都花在对学生进行简单的机械性操练上,这显然无法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对学生今后的英语学习也没有帮助。所以,英语语言操练环节中,应该侧重于研究意义性操练。

1.适合低年级的学生的意义操练

(1)替换练习

替换练习是学生从机械性操练向意义性操练的过渡。教师在学生熟练掌握一个句型或一段对话后,可以简单变化一下情景,让学生进行模仿性的练习。具体方法是:教师先在课件上呈现出新授句型的主要框架结构,示范后,句型中留出可替换部分的空白,让学生根据新的情景,口头填入他们认为合适的词,如:PEP 1 Unit 5关于食物的教学内容,先口头示范:“I like hamburger. It’s great.”PPT出示句型及可供选择的食物图片:I like.It’s.学生便依样画葫芦,讲讲自己喜欢的东西,这非常像语文中的“造句”,虽然简单但却给了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对于一些后进生来说,是难得的展示机会。

(2)角色表演

角色表演是指将学生融入一定的情境中,赋予他们一定的角色,让他们在角色扮演和体验中,学会运用所学语言。低年段的学生表现欲强,个个都希望自己是“小明星”。因此,在课堂中,学生非常乐于戴上头饰和面具装扮各种角色。比如:在PEP1中,可让学生带上Mike,Sarah,Chen Jie等的头饰相互介绍;水果单词的操练可让学生扮作“机器猫”,通过他的神奇口袋,不停地变出I have;新授动物词汇时,让学生边说边做动作:Look at the.It is.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学生在角色表演中,能够更好、更充分地表现自我,从而提高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3)吟唱儿歌

根据学生对歌曲、韵律儿歌、舞蹈非常感兴趣的心理特点,在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它们的优越性带动学生,提高他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除了可以充分利用课文中的Let’s sing, let’s chant, let’s do部分以外,教师还应该主动搜索课外的相关材料。如Little Fox等系列的歌曲都非常适合给三四年级学生作为系统化的操练资料,这些歌曲都配有相应的动画,生动而形象,节奏感强。同时,吟唱这些歌曲也可以作为平时课前的热身活动,这样每天坚持听、唱,学生对于歌曲中的难点就不知不觉地弱化,也大大拓展了学生原本只局限于书本知识的认知内容。

2.适合高年级的意义操练形式

(1)小组讨论

小组讨论的操练方法是,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训练后,提供一个话题,然后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同桌之间进行pair work,或四人一小组进行group work,最后交流讨论的结果。如讲到度假这个主题时,就可以几人一组讨论度假的时间、地点、活动。当然,开展有效的小组活动应该注意角色和分工。因为在小组活动中,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增强了。但是教师的角色是不能完全隐去的,要考虑到学生的不同能力层次,有些任务难一些,有些任务容易些,穿插搭配,精心计划,这样才不会产生有人旁观的现象。

(2)情景表演

情景表演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它集创新思维与口语表达为一体。借助这一载体进行意义性操练,无疑是继课堂小组讨论、自由会话之后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又一亮点。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由组合成一个表演组。各表演组根据教师提供的情景,利用课堂上学过的句型和对话,自拟题目、自设内容、自己编排,然后给全班展示。如教师提供一些信息词:in the clothes shop,dress,T-shirt,coat,colorful等,让学生自编对话,学生就展开想象的翅膀大胆想象。有的想象为farewell party做准备,买了衣服之后,还要“改装”;有的认为是母亲节,几个孩子给妈妈买礼物……让学生自编对话,出现了异彩缤纷的效果。这样,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扩大,展示出来的成果也自然丰富多样,精彩纷呈。

(3)主题调查

主题调查是一种高年级课文中经常出现的操练形式,学生根据一定的主题,调查几位学生的相关情况,做出适当的记录,再由学生做一个简单的报告。比如:PEP 6 Unit 2中What’s your favorite season?一课,在提供了各季节及所做活动的代表性图片后,让学生小组讨论自己所喜欢的季节,谈谈Why do you like…?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What fruits can you eat in…?What can you do in…?操练中,学生根据自己实际情况提供真实的信息。通常情况下,教师都会给学生设置一些提示性问题,学生对这些问题的回答,能够成一篇小语篇。这样减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负担,有话可说,又能运用语言表达实际意义。这样做的弊端是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散,学生是在“回答问题”,而不是“随心畅谈”。这就要求教师在口头示范时,要尽可能多地调动旧知,用完成表格或者提炼关键词的形式,梳理对话的结构和内容。这样不仅有助于巩固所学的单词和句型,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三、交际性操练

学语言是为了“做事情”,交际是语言的最基本功能,在教学中,语言交际既是出发点,同时又是归宿,教师要将重点转到教会学生如何在具体情境中运用恰当的语言来表达思想这方面来。如果说前几步操练的目的在于教学生说什么,那么,活用练习则要引导学生自由表达,能说什么就说什么了。学生的交际言语不受某些句型所限制,也不受某一句型要求所限制,交际性操练的方法有讲故事、看图说话、情景对话、角色表演等。在此操练中,最好是采用真实的姓名、角色及经历,尽量完全的“真实感”。比如:在文具的单词课中,如果教师只是拿着pen,pencil,crayon等来问学生,显然没有达到交际的目标。但是如果教师换个角度,对学生说:“Show me your bag.What’s in it?May I have a look?”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和肢体语言的充分运用,接过学生递来的书包,一样一样拿出文具,就是真实的交际了。

同时,操练和实践活动,不能拘泥于教材上所提供的形式。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环境和学生表达的实际和需要,发挥想象力和创造性,在内容和形式上进行增添或补充。此外,教师还应采用个人和集体相结合的方式。特别像小组和双人等集体活动,要注意指令清楚、目的明确、组织有效,让学生能广泛而有效地参与。要防止流于形式。操练一定要由易到难,操练的形式或方法要多样,采用有意义的活动,设计贯穿的情境,从有意义的活动逐步过渡到语用交际活动等。

参考文献:

[1]孟万金.小学英语教学法[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5.

[2]朱晓玲.小学英语教学中无效操练的反思[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8(12).

上一篇:浅析AGR管的应用与发展 下一篇:延伸古诗赏析 夯实语文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