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髓背外侧综合征15例临床分析

时间:2022-10-05 12:23:09

延髓背外侧综合征15例临床分析

[关键词] 延髓背外侧综合征;临床特征;CT;MRI

中图分类号:R742.8+2

文 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_816X(2011)04_030 9_02

DOI:10.3969/j.issn.1009_816X.2011.04.25

延髓背外侧综合征又称Wallenberg综合征,是由于小脑后下动脉或一侧椎动脉闭塞所致延髓 背外侧部损害而出现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临床表现有突发头晕、交叉性感觉障碍、Horner征 、球麻痹及共济失调等一系列症状。我科自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对确诊的15例延髓背外 侧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15例,其中男8例,女7例,年龄56~82(68.5±41.8)岁。既往有高 血压病史12例,冠心病6例,糖尿病6例,高脂血症5例,吸烟7例,酗酒4例。

1.2 临床表现:所有患者均符合延髓背外侧综合征的诊断标准[1],且均为急性 起病。其中13例发病时处于安静状态,2例在活动中起病;主要症状有眩晕14例,恶心、呕 吐13例,眼球震颤7例,构音障碍8例,吞咽困难9例,软腭麻痹5例,饮水呛咳8例,共济失 调7例,交叉性感觉障碍10例,Horner征7例,轻偏瘫4例,行走不稳11例,呃逆3例,病理征 4例。

1.3 影像学检查:15例患者均于发病后1d~3d内行头颅CT检查,但均未显示责任病灶;全 部患者于7d内行头颅MRI检查,13例显示延髓背外侧长T1、长T2信号,其中2例合并有 新发小脑梗死。其中7例患者行头颅MRA检查,其中5例患者有颅内多发脑动脉狭窄。

2 结果

全部病例按缺血性脑血管病综合治疗,常规使用单药抗血小板聚集、活血、神经保护治疗及 控制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危险因素。5例患者因有进展性加重,在上述治疗基础上给 予双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治疗,4例患者因呛咳、吞咽困难给予鼻饲饮食;4例患者因合并有吸 入性肺炎给予抗炎治疗;3例患者因合并有应激性溃疡给予抑酸保护胃粘膜治疗。结果按照 全国第4届脑血管学术会议通过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疗效评定标准评定疗效[2]:本组 患者治愈6例,好转9例,无1例死亡。5例患者留有不同程度的肢体麻木、Horner征及共济失 调等后遗症。

3 讨论

延髓背外侧主要由椎动脉发出的小脑后下动脉供血,以往多认为小脑后下动脉血栓形成是延 髓背外侧综合征的主要病因,但近来的血管造影及病理解剖研究表明造成小脑后下动脉缺血 的更多原因在于椎动脉颅内段或起始处闭塞,或椎动脉起始处的血栓脱落。Kim等[3] 对123例头颅MRI表现为单纯延髓背外侧受损的患者进行血管造影检查,发现67%为椎动脉 病变,仅10%为小脑后下动脉病变,但小脑后下动脉的延髓支为终末支,故椎动脉闭塞易发 生延髓背外侧供血区梗死从而产生临床症状。本组患者发生眩晕(93.3%)、交叉性感觉 障碍(66.7%)、构音障碍(53.3%)、吞咽困难(60.0%)、Horner征(46.7%)和共 济失调(46.7%)等临床表现与文献报道相同[4]。其它还有轻偏瘫、病理征等表 现可能是由于血管变异及水肿波及桥脑及同侧或对侧的锥体束,而呃逆是由于病变或水肿累 及迷 走神经核所致。在病因方面,本组患者中高血压所占比例高达80.0%,冠心病,糖尿病,高 脂血症亦占较高比例,MRA结果也发现多数患者有颅内多发性脑动脉狭窄,支持本病大多数是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观点,其他少见病因有神经鞘瘤、延髓出血、血管畸形、动脉瘤、动 脉炎等[5]。

本文头颅CT均未发现延髓病变,考虑与CT对后颅窝疾病分辨力低、骨伪影多、且梗死灶小, 检出率低有关,但CT对快速排除出血性疾病有诊断价值。MRI不受骨质影响,且分辨率高, 对延髓背外侧综合征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本组头颅MRI检查,13例显示有延髓异常信号,均 表现为长T1、T2信号,呈小片状或斑片状,条索状改变,均显示与临床定位相符合的延 髓梗死病灶,说明MRI检查对延髓背外侧综合征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但考虑到Wallenberg综 合征的病因大都为动脉粥样硬化所致,因此有条件可行CTA、MRA及DSA检查以明确延髓背外 侧病变血管的分布、病变程度及侧支循环代偿情况[6]。

Wallenberg综合征的临床治疗效果较好,因为通常情况下若两侧椎动脉粗细差别不大,当一 侧闭塞时,通过对侧椎动脉的代偿作用,临床症状可以较轻,但个别患者起病时因仅有头晕 及轻度的共济失调,往往易被忽视,错过了早期最佳的治疗时机,因此早期确诊有助于改善 预后,确诊后及时给予抗血小板聚集、神经保护和控制高危因素等综合治疗,对于出现的并 发症及时予以处理,总体预后良好,15例患者均好转出院,但部分患者遗留不同程度的神经 功能障碍。

参考文献

[1]胡维铭,王维治.神经内科主治医师700问[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 版社,2000,452-455.

[2]陈清棠.脑卒中患者临床疗效评定标准(1995)[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 383.

[3]Kim JS. Pure lateral medullary infarction: clinical_radiological correlati on of 130 acute, consecutive patients[J]. Brain,2003,126(8):1864-1872.

[4]王丽,张莉,姜亚平.延髓背外侧综合征28例临床分析[J].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 09,4(5):343-345.

[5]孙宏侠,周艳,白春艳,等.延髓背外侧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病因探讨[J].中华老年 医学杂志,2005,25(4):382-383.

[6]林大止,王嗣欣,周丽红,等.瓦伦贝格综合征与脑血管狭窄或闭塞的关系探讨[J]. 中国综合临床,2006,22(8):695-697.

上一篇:吸烟与早发冠心病和年轻心肌梗死的关系 下一篇: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