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浇板裂缝的原因与防治

时间:2022-10-05 12:14:52

现浇板裂缝的原因与防治

摘要:本文针对住宅楼现浇板裂缝存在的部位,对其开裂的原因进行分析,探讨了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的防治,最后提出了一些处理方法。

关键词:现浇板 裂缝原因 防治措施 处理方法

中图分类号: TU7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前言

最近几年,一些住宅楼交付使用后,部分业主反映现浇混凝土楼板有裂缝现象,由于担心这些裂缝会破坏结构的整体性,造成房屋基础不均匀沉降,影响建筑结构的使用安全,因此向建筑工程质量管理部门投诉。就此,笔者谈谈住宅楼现浇板裂缝产生的原因和防治措施。

现浇板裂缝大多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部分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是沿建筑物中部、房间的跨中部位,通过灯位附近沿开间、进深方向较长的裂缝,并偶见渗水痕迹。

b.房间顶板负筋的端头处。

c.边单元、顶层的房角部位出现450角裂缝。

上述裂纹宽度一般约0.1~1.0mm。

2.现浇板裂缝的原因分析

对业主反映的现浇板裂缝问题,我们多次会同设计、监理、施工等部门进行实地勘查,在结合施工图纸、技术资料及工程施工过程的基础上进行了综合研究分析。

2.1裂缝的首要原因是混凝土的收缩。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由于水分蒸发,体积逐渐缩小而产生收缩,现浇板的四周由于受到支座的约束,不能自由伸展,当混凝土的收缩引起板的约束应力超过一定程度时,必然会引起现浇板的开裂。开裂的部位往往产生在应力相对集中的地方,大多数现浇板裂缝的部位产生在混凝土断面相对减小或板角处,其走向与板的对角线不一致或垂直。

2.2 混凝土温度裂缝大多发生在跨年度交工工程。由于水泥具有快硬、高强、水化热大的特点;工程在施工期间和交付期间建筑物经受着室内外及季节性温差的影响,使现浇混凝土产生较大温度变形,加之有的业主入住较晚,房屋长期处于干燥环境中,加大了混凝土的干缩变形,使混凝土现浇板在相对薄弱环节因受拉应力集中而引起裂缝。如:

a.通过灯位附近于开间方向预埋电线管使混凝土断面相对减小。

b.房间顶板负筋的端头处,顶板钢筋应力集中。

c.厅室房角部位当混凝土收缩遇到混凝土梁、柱较大约束的时候。

如果工程主体施工在夏季,混凝土初凝后未及时浇水养护,混凝土在较高温度下失水收缩,水化热释放量较大,但又未及时得到水分补充,因而在硬化过程中,现浇板受到支座的约束,势必产生温度应力在混凝土断面突变处或板角处出现裂缝。

另外,室内外温差变化较大,也会造成一定的裂缝。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尤其在边单元及顶层的现浇板裂缝居多。

2.3建筑结构体型突变或未设置必要的伸缩缝产生的裂缝。开发商为了降低成本,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建筑物设计长度过长,未考虑设置伸缩缝,当房屋的自由伸缩达到应设置伸缩缝要求的间距时,就会引起裂缝的产生。另外,平面布局凹凸较多,这些转角处由于应力集中形成薄弱部位,一旦受到混凝土收缩及温差变化,就极易产生裂缝。

2.4支座处负筋下沉产生裂缝。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工艺采用不当,致使支座处负筋下陷,保护层过大,固定支座变成塑性铰支座,使板上部沿梁支座处产生裂缝。

2.5施工中在混凝土未达到规定强度,过早拆模或者在混凝土未达到终凝时间就上荷载直接造成混凝土楼板的弹性变形,致使混凝土早期强度低或无强度时,因承受弯、压拉等力的作用而产生内伤或断裂,这种裂缝很容易产生上下贯通的裂缝。

在施工过程中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裂缝产生的原因较多,且形态各异,带有一定的普遍性,但主要是由于温差和混凝土干缩引起的收缩裂缝,实际上许多裂缝往往是由混凝土收缩及温度变化综合引发的。上述裂缝一般不会危及整体结构安全,并非由于结构承载力不足和地基不均匀沉降而引起的裂纹。

3.现浇板裂缝的防治

上述裂缝虽然不会对工程质量造成大的损害,属非结构受力因素所引起的混凝土裂缝,但现浇板裂缝既影响美观,又容易使用户产生心理上的不安,而且裂缝会影响混凝土的抗渗效果造成水分侵蚀钢筋,降低建筑物的耐久性。特别严重者可能要改变钢筋混凝土板的受力性能,有可能造成重大质量安全事故,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对其进行有效控制,特别是避免有害裂缝的产生。针对上述裂缝产生的原因,笔者提出一些防治措施。

3.1现在,施工现场已经全部采用商品混凝土泵送施工,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及所用砂石料的级配应该是符合设计要求及规范规定的。但是承包商在订购商品混凝土时,还应根据工程的不同部位和性质提出对混凝土品质的明确要求,不能片面压价和追求低价格、低成本而忽视了混凝土的品质,导致混凝土性能下降和收缩裂缝增多。同时现场应逐车严格控制好商品混凝土的坍落度检查,以保证混凝土熟料的半成品质量。

3.2加强现浇板的浇捣及养护。混凝土浇捣是保证混凝土密实的必要条件,混凝土养护是整个施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特别是早期的妥善养护可以避免表面脱水并大量减少混凝土初期收缩裂缝的发生。混凝土终凝后,在进行浇水养护的过程中,如时间把握不当也是造成现浇混凝土板裂缝的主要原因,过早养护会影响混凝土的胶结能力,过晚养护会使混凝土缺少水分,经风吹日晒,混凝土板表面游离水分蒸发过快,水泥缺乏必要的水化水,而产生急剧的收缩,从而使混凝土早期降低强度,不能抵抗这种应力而产生开裂。特别是夏、冬两季,因昼夜温度相差较大,如养护不当很容易产生温差裂缝。为此,施工中必须坚持覆盖麻袋或草包进行一周左右的妥善保湿养护,并建议采用喷涂养护液进行养护,达到降低成本、提高工效并可避免或减少对施工的影响。

3.3在板角增加辐射筋。现浇板的四周在设计上都已配置负筋,但针对绝大多数裂缝产生于板角这一现状,在板角四周增设辐射筋,使产生裂缝的应力作用方向与辐射筋相一致,能有效抑制裂缝。此外,配筋较多时,相对来说也能明显抑制裂缝的产生或扩展,根据裂缝距板角的距离,辐射筋长度应为 1.5 米左右。

3.4 对于较粗的管线或多根线管的集散处,应增设垂直于线管的短钢筋网片加强。线管在敷设时应尽量避免立体交叉穿越,交叉布线处可采用线盒处理,同时在多根线管的集散处宜采用放射形分布,尽量避免紧密平行排列,以确保线管底部的混凝土灌筑顺利和振捣密实。并且当线管数量众多,使集散口的混凝土截面大量削弱时,宜按预留孔洞构造要求在四周增设上下各2Φ12的井字形抗裂构造钢筋。

3.5 严格控制板面负筋的保护层厚度。现浇板负筋一般放置在支座梁钢筋上面,与梁筋应绑扎在一起。另外,采用马镫铁或混凝土垫块等措施来固定负筋的位置,保证在施工过程中板面钢筋不再下沉,可有效控制钢筋的保护层,避免支座处因负筋下沉、保护层厚度变大而产生裂缝,现浇板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大于 15mm。再有,在混凝土楼板浇筑前应派专人保护钢筋,避免踩弯、踩倒负筋的现象发生。

3.6 按照规范要求对于房屋长度过长、平面布局存在高低错层、凹凸较多的建筑物,宜采用设置置伸缩缝或后施带法施工。

3.7 严格施工操作程序,合理安排工期及工序穿插,杜绝过早上荷载和过早拆模。

4.现浇板裂缝的处理方法

为保证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观感质量,一般需对裂缝用环氧胶泥封闭处理,并进行适当的养护,达到补强加固和防渗堵漏的目的。

4.1 对于一般混凝土楼板表面裂缝处理,可先将裂缝清洗干净,待干燥后用环氧浆液灌缝使其封闭。

4.2 当混凝土楼板表面裂缝较大时,可按以下方法处理:

4.2.1去掉找平层,沿裂缝处切割,宽度、深度如下图凹槽:

4.2.2 将凹槽内粉末及碎渣用高压气清理干净,且将凹槽上面两边用钢丝刷清理约50~100mm宽。

4.2.3用二甲苯(干净棉丝或布条)擦涂凹槽及上表面。

4.2.4调制环氧胶泥抹涂填满压挤密实后上面加贴无纺布一道,且必须保证粘结牢靠。

4.2.5对处理部位进行保护,切忌遭受明火、水泡或动荡冲击。

4.2.6 48h后即为成品。

4.3当楼板出现裂缝面积较大时,应对钢筋混凝土楼板进行静载试验,检验其结构的安全性。必要时可制作一层钢筋网片,以使板的裂缝处受力均匀,提高混凝土现浇板的整体性。

4.4对于贯通的危险结构裂缝,当现浇钢筋混凝土板面裂缝宽度大于3mm 时,采用结构胶粘扁钢加固混凝土板缝。做法是先将混凝土板裂缝的内部清理干净,用结构胶泥将板缝底部粘扁钢刮平封住,然后从板缝上部将结构胶高压灌入混凝土板裂缝内。

5.结束语

综上所述,裂缝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通过以上对住宅现浇板裂缝的原因分析,并且采取了行之有效的预防措施,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有效地减少和防止现浇板裂缝的产生,确保了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张雄,张小伟.混凝土结构裂缝防治技术.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2]郭剑飞.浅析现浇板裂缝的若干设计因素.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3]周向东.浅析钢筋混凝土现浇板裂缝的防治措施.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4]茅罗云.现浇钢筋混凝土板的质量控制.建材技术与应用.2009

上一篇:浅谈儒家文化对当代人际交往的影响 下一篇:浅谈如何提高当前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