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嗓开音方治疗慢性喉炎的临床观察

时间:2022-10-05 11:24:11

金嗓开音方治疗慢性喉炎的临床观察

【摘要】 目的:探讨中药金嗓开音方用于治疗慢性喉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8例慢性喉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9例。对照组常规予以地塞米松及庆大霉素超声雾化吸入,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金嗓开音方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愈显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57.63%、94.9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7.12%、81.36%,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慢性喉炎; 金嗓开音方; 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 R767.1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5)30-0029-02

doi:10.14033/ki.cfmr.2015.30.014

慢性咽炎是指咽喉部位黏膜发生慢性炎症,主要是由于非特异性病毒或者细菌感染引起,故临床又将其称为慢性非特异性喉炎。慢性喉炎患者的主要表现为声音嘶哑,并伴有喉部干燥、疼痛、声音低沉等症状,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由于本病的病因及病机较为复杂,病情迁延反复,难以治愈[1]。临床治疗本病主要通过应用抗生素或抗菌类药物进行治疗,但疗效并不满意。笔者所在医院根据中医学理论,应用金嗓开音方治疗,疗效颇佳,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耳鼻喉科2013年1月-2015年1月就诊的成人慢性喉炎患者11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9例。观察组男30例,女29例,年龄19~68岁,平均(42.11±3.06)岁;病程3个月~4年,平均(1.36±0.56)年。对照组男35例,女24例,年龄20~70岁,平均(42.68±3.17)岁;病程3个月~3.5年,平均(1.12±0.45)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与《耳鼻喉科-头颈外科学》[3]。拟定临床症状有声音嘶哑、喉部不适感(如刺痛感、烧灼感、异物感、干燥感等)、干咳等。喉镜检查:声带呈粉红色或深红色,边缘增厚变钝,表面粗糙不平,或前中三分之一处有小结或息肉形成,声带向中线靠拢时有缝隙,呈闭合不良状,黏膜表面或可见黏液附着。

1.3 排除标准

排除白血病、流感、麻疹等其他原因所致声音嘶哑或咽炎者,排除合并支气管炎以及肺炎患者,排除具有心、肝、肺、肾等重要脏器疾病以及血液系统疾病者,排除合并艾滋病及肿瘤患者,排除精神障碍患者以及怀疑或明确有酒精及药物滥用史者。

1.4 治疗方法

1.4.1 对照组 对照组予以地塞米松注射液5 mg+庆大霉素注射液80 000 U,加入生理盐水20 ml充分混匀后超声雾化吸入,2次/d,7 d为一疗程,连续用药3个疗程,疗程之间间隔5 d。

1.4.2 观察组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金嗓开音方治疗,基础方:熟地黄10 g、山茱萸10 g、石斛10 g、金银花20 g、蝉衣9 g、加翘9 g、木蝴蝶15 g、前胡9 g、藏青果9 g、苦杏仁(去皮)7 g、胖大海9 g、桔梗12 g、山慈菇9 g。咽干甚者,加用茅根及天花粉各10 g;胃部嘈杂及便溏者,加用山药15 g、白术10 g。上述方剂每日1剂,水煎至300 ml左右,分为早晚2次,温服,均于饭后服用,连续用药1个月。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戒烟戒酒、严禁辛辣刺激食物,并注意声带休息等。

1.5 观察指标

分别于治疗前后,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情况,主症包括声带水肿、声带充血以及声音嘶哑,次证包括咽喉干燥、声门闭合差、咳痰及喉痛,采用半定量法进行症状评分,按照无、轻、中、重度分级,主症以0、2、4、6分评价,次证以0、1、2、3分评价,各项总分即为中医证候总评分。常规检测患者的肝肾功能与三大常规指标,评价用药安全性。

1.6 疗效评价标准

痊愈:临床症状与体征完全消失,喉部检查恢复正常,发音正常,中医证候积分降低≥90%;显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减轻,咽喉部不适感及检查均显著改善,中医证候积分降低66%~89%;有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有所改善,咽部不适有所减轻,中医证候积分降低26%~65%;无效:临床症状体征及咽喉部检查无明显变化,中医证候积分降低

1.7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的愈显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57.63%(34/59)、94.92%(56/59),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7.12%(16/59)、81.36%(48/59),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治疗后两组的中医证候均显著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3 两组患者安全性评价比较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肝肾功能、血尿便常规检查均未见异常,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用药安全性与耐受性较好。

3 讨论

慢性喉炎是耳鼻喉科常见病与多发病,西医治疗本病多强调局部治疗,治疗手段主要是控制病因、糖皮质固醇类药物超声雾化吸入、局部应用抗炎药物等[4]。但由于本病的致病原因复杂,单纯西药治疗并不能获得根治效果,停药后容易复发。

中医药在治疗喉炎方面具有悠久历史,目前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中医理论及诊疗体系,且大量临床实践证实了中药治疗慢性喉炎具有疗效显著、副作用小等优点。但由于中医诊断、治疗标准不统一,加之作用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临床多推荐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以实现局部治疗与全身协调的效果,提高临床疗效,预防复发,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这也是中医治疗本病的优势之所在。中医根据慢性咽炎的病因病机、主要表现等将其归为“喉痹”、“喉喑”等范畴,认为本病多因素体虚脱、久病不愈及劳倦过度,加之外邪入侵,导致肺肾两亏,肺气不宣、肺热内蕴,继而虚火上炎,扰乱喉咙,日久可伤及喉咙脉络,导致喉咙气滞血瘀、脉络闭阻、声户开合不利,继而发病[5]。本病病位在肺,病机为肺气失宣、窍闭失音及咽喉不利等,故当治以滋肾阴补肺、生津润燥、清热解毒、利咽开音之法[6]。金嗓开音方中熟地黄、山茱萸、石斛滋补肺肾,濡润声门;金银花善清热解毒,配以蝉衣、连翘等可疏风除热、利咽消肿止痛;山慈姑化痰消肿散结、清热解毒;木蝴蝶、前胡及杏仁等配伍可清热解毒及祛痰平喘,辅以胖大海、桔梗利咽开音。上述诸药配伍可共奏滋肾阴补肺、生津润燥、清热解毒、利咽开音之功效。配合西药超声雾化吸入,可实现标本兼治,整体调护及局部治疗,故疗效显著。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在加用金嗓开音方治疗后,愈显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57.63%、94.9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7.12%、81.36%,且中医证候评分相比于对照组显著降低,证实了金嗓开音方辅助治疗慢性喉炎能够提高临床疗效。观察期间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用药安全可靠。

总之,金嗓开音方辅助治疗慢性喉炎能够促进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改善,提高临床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晓峰.金嗓散结丸联合复方丹参片治疗慢性喉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17):94-95.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14-115.

[3]田勇泉.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07-210.

[4]吴秦川.活血益气化痰法治疗慢性喉炎78例[J].陕西中医,2013,34(3):313-314.

[5]倪平敏,陈小宁.中医药治疗慢性喉炎近况[J].河北中医,2012,34(1):145-148.

[6]赵春林.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咽喉炎76例疗效观察[J].健康大视野:医学版,2014,22(3):193.

(收稿日期:2015-06-12) (编辑:李越娜)

上一篇: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 下一篇:早期胃肠营养护理干预对ICU危重患者预后状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