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教授“借脑”:打工仔成就连锁总裁

时间:2022-10-05 11:17:18

向教授“借脑”:打工仔成就连锁总裁

富翁沦为打工仔:在糊口家教中嗅到商机

1992年,20岁的李广斌辞掉中学老师的职位,离开武汉到南方打工,他想在更大的平台上干出自己的事业。

他最初到北海、苏州为房地产公司打工,3年后又辗转到深圳、北京做通讯工程。1999年,凭着能吃苦耐劳和聪明的智慧,他在深圳开了家通讯公司,每天开着豪华大奔,出入高档酒楼。或许是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好景不长,一次投资失误,使他的百万资产一夜之间人间蒸发。

2002年3月,曾经风光无限的李广斌再次沦为打工仔!

为了养活自己,他一心想做一些不用投资也可以做的事,想来想去,还是回到他过去最熟悉的教育行当。一天早上,他一狠心做了个“下海老师当家教,不满意不收费”的广告牌,站在大街上找家教。李广斌的大胆创意,使他很快找了两份家教。

一个周末,他按约去做家教。家长对他说:“没上学前,我给孩子报了钢琴班、美术班,就是没有让他多识字,现在孩子上学了,由于识字不多,不仅语文成绩跟不上,连数学题每次还要我念,我工作又忙,哪有时间啊?小李,你的任务就是让我儿子多认字!”

尽管工作很简单,可一个星期后,孩子识字却没什么成效。于是家长给李广斌下了最后通牒。为了保住“饭碗”,李广斌不得不成天琢磨怎么让孩子在短时间内认更多的字。每次,李广斌都认真备课,可孩子根本不理他那一套,每次辅导不超过5分钟,孩子就没了兴趣,李广斌不能打也不能骂,只有干着急的份。

家长见老师认真负责,自己的儿子却不用心,气得抱起儿子猛打屁股,还边打边骂:“你看隔壁那个东东,别人4岁就能认几百个字,还能背诗读报,你8岁了,连一些简单的字都不认识。”孩子边哭边顶嘴:“谁叫你光让我练琴画画,不让我识字,现在还怪我!”

站在一旁的李广斌尴尬极了,他讪讪地问家长:“你怎么不让他多识字呢?”家长叹了口气说:“现在什么五花八门的班都有,哪有专门的识字班啊?”家长顿了顿,接着发起了牢骚:“我现在才醒悟过来,什么琴棋书画兴趣班,不仅学不出什么名堂,学了孩子上学后也用不上,简直就是浪费!其实让孩子上学前多认字,对孩子的学习才最重要!”

家长的“牢骚”让李广斌也觉得很奇怪!第二天,李广斌特地跑到市场去搞调查,居然真没有找到一家专门的识字班。

一天,李广斌看到一本书上说:“大文学家郭沫若5岁能读四书五经,大作家冰心7岁读完《三国演义》,科学家杨振宁5岁就能认3000个字。”李广斌惊讶万分,他实在没想到:“让没上学的宝宝多认字,居然会对人一生的成长有如此大的好处!”真可谓应了那句古话――“人生聪明识字始”啊!

从那天开始,李广斌特别留意查找识字方面的资料。当他查到一份资料统计:汉字最常用的560个,常用字507个,次常用字1353个,这近2500个字占据了一般书报用字的99%。他不由得信心倍增,当他看到200万字的《选集》只用了2516个汉字,著名作家余华写著名长篇小说《活着》只用了1300多字时,他想:中国汉字看似多,其实常用的很少,只要掌握孩子的心理,摸到识字窍门,宝宝读书读报肯定不是梦!

柳暗花明:“巧借梯子”让他初战告捷

由于李广斌住在华师附近,于是他通过同学关系在学校租了间废弃的小教室,然后掏钱将教室装扮得五颜六色,又铺上木地板,安装上小黑板,不到一个星期,一间能激发孩子视觉兴趣的儿童教室“粉墨亮相”。

教室“搞定”的第二天,李广斌自己打印传单,请一帮学生在洪山区街道口、广埠屯等人流量大的地段派发。传单上写:“人生聪明识字始!让宝宝识2000字,读书看报。集体上课、互动效应,免费入学、满意付费。”广告单的背后还印上世界级伟人从小识字的奇闻逸事。

李广斌对“小孩识字”的知识,全部是在家教中“自学成材”或无意中得来的,没想到用在广告词上,却一下子叩开了家长的心扉!

很多孩子的家长什么班都见过,可专门的“宝宝识字班”却是头一回听说,而且孩子经过64个学时的学习,就能识字645个,用200个学时,能识字2000个,能做到看书读报。真有那么神奇吗?很多家长抱着试一试的心理将孩子送了过来。不到两天,李广斌就招来了16个学生,年龄最小的2岁,最大的10岁。

孩子很快招来了,只能说明有市场,可如果兑现不了承诺,那还是白搭。离开班还有一个星期,李广斌首先要解决的是教材,他在图书市场上逛了一圈,买了十几个版本回家研究,然后精选了几本送华师教育心理系的教授审查。令李广斌丧气的是,尽管经过精挑细选,那位教授挑了几本说:“这些书只适合一对一地慢慢教,不适合集体教学达到快速识字用。”当教授看到最后一本时,他很气愤地说:“这本书还有错别字,误人子弟啊,肯定是书商请几个大学生胡编乱造出来的!”

教授的“直率”尽管让李广斌很失望,但也给了他很大的启发:自己虽然不会编,但请真正内行的人编一本适合孩子互动识字的教材,关系到识字班的成败。

可时间来不及了,为了保证识字班如期开学,他只能匆促选了一本质量好点的教材,然后请了一个幼教老师,采用孩子最容易接受的大声朗读背诵、中间穿插游戏的方式,开始了最简单的趣味教学。

两个月下来,李广斌忧大于喜:孩子识字实在谈不上好,仅中途退学的就有5个;一部分家长觉得没什么效果,拒绝付费;有的家长说:“到书店里买本教材,就开始办班,那谁不会啊?”有个家长更“刻薄”:“培训班开在华师,我还以为是华师教授给我的孩子上课,原来你跟他们根本没关系,挂羊头卖狗肉啊!”

李广斌第一个识字班亏了2000多元,但家长的“刻薄”正好帮他找到了两个“软肋”:一是必须找到行家里手,编一本针对互动教学的快速识字教材;二是既然有孩子中途退学,说明孩子对教学方式没有兴趣,怎样激发孩子的兴趣成了当务之急。

李广斌便主动拜访了华师教育系和心理系的专家教授。一开始,教授们对李广斌的什么“宝宝识字班”没兴趣,但李广斌却认准了这条路,他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登门,李广斌不怕跑断腿,磨破嘴,慢慢地,很多专家教授认识到“宝宝识字”项目的新颖和巨大市场。

最终,这个打工仔的诚心和毅力,终于感动了研究了一辈子教育的专家教授们。

5个月后,一本由一名普通打工仔领导的“博士教授”团队撰写的《国韵诵读》宝宝识字教材问世。教材问题解决了,李广斌紧急着要解决第二个问题――怎样保持宝宝识字的兴趣。对孩子的心理研究,尽管李广斌也接触过,但他想:等我花几 年时间研究透孩子的心理,市场早就不是他的了!

一天,李广斌无意中在大街上看到一则广告:请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一句广告词再次触发了他的灵感,他想:现在大学里开设有心理专业,如果请心理学专家教授针对宝宝心理,专门设计一套能保持孩子识字兴趣的方法,问题不就迎刃而解了吗?

想好了就做。方案设计出来后,李广斌又聘请了三位幼教老师根据方案进行模拟训练。2003年春节,经过差不多半年的准备,由一位打工仔倾心打造的“国内惟一融入心理训练的识字魔法”亮相武汉。

第一期开班16个孩子,居然没一个孩子中途退学。短短半年,李广斌一发不可收拾,3―6岁的孩子,学习3个月能识字650个,6―8岁的孩子能识字784个字。不仅如此,几乎每个孩子都对“文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诚信为先:“最简单的”也能做成连锁集团

2004年5月,打工仔李广斌的“识字魔法”,引起了一家著名卫视的密切关注。节目组打电话给李广斌,想与他合办一个班,全程跟踪播放培训过程和效果,但条件是:电视台负责在全国挑选2/3的小孩,李广斌当然信心十足,很快就跟电视台签了合同。

为了这个培训班,李广斌用高价租了一间最好的教室,花了1万多元搞装修、添置各项设备,他手下的老师也做了精心的准备,按照合同约定,李广斌前期也招了10个孩子。而正当所有工作准备就绪时,电视台突然打电话来取消合作。面对电视台一天几个电话的道歉,李广斌的心软了。李广斌提醒自己:越是这样的困难时期,越是要坚守诚信!

一个星期后,李广斌亲手打造的只有10个宝宝的“豪华班”如期开课,尽管李广斌那一期宝宝识字班亏得一塌糊涂,但他在孩子的家长中赢得了讲诚信的好口碑。随后,那家电视台也在黄金时段连续5次对那个识字班给予了报道,在全国迅速引起强烈反响。

一天晚上,李广斌接到一个陌生的电话:“李总,你的创业项目让我很感兴趣,请问我能加盟吗?如果能,需要什么条件?”李广斌做梦都不会想到自己的项目也可以搞连锁,他一时不知道怎么回答,他只好留下顾客的电话,说有机会一定通知他。

不过,就是这个偶尔接到的电话,却激发了这个打工仔更大的创业梦想。接下来一连几个星期,李广斌一头扎进图书馆,到处查找连锁加盟和区域的资料,然后带着疑问请教大学教授,他梦想用一种现代的经营模式,为自己这个特别的创业项目插上飞翔的翅膀!

为了万无一失,李广斌再次发挥其“爬到专家肩膀”上的绝活,请来专门研究区域加盟的专家,负责运作他的宝宝识字项目。短短三个月时间,李广斌在武汉三镇设立了8个教学分部,在宜昌、襄樊等城市各设立了一个加盟点,就这样,李广斌的宝宝识字事业进入发展的快车道!

因为识字业务的快速拓展,李广斌有了更大的设想,他将打造中国最有影响“家庭教育服务”品牌作为自己的新追求,并正式成立“中国心动力教育中心”。到今年8月,李广斌通过自己在全国10个城市建立了60多家加盟店,并借助自己的网络平台,推出“心动力家长俱乐部”的服务项目,不到两个月,已有100多个家庭与心动力家长俱乐部签约,他们按照自己的需要和承受力,享受普通或VIP贵宾级特殊服务。

李广斌说:做中国10000个家庭的签约“家庭教育秘书”,并为这些家庭提供由专家教授提供的专业服务,至少是我5年内最大的梦想。

从教孩子识字这个最简单、最不起眼、老百姓其实最需要的事情做起,到现在成为家庭教育服务集团的总裁,昔日落魄的打工仔就这样依靠教授的头脑,漂亮地完成了人生跨越!

“从事热门行当,我经历了大起大落,没想到从最简单又没人干的事做起,又善于站在教授肩膀上,我的人生开始峰回路转!”

――这或许是李广斌最大的掘金秘笈!

上一篇:糊涂的妹妹呀,你怎能向亲情似母的大姐夺情又夺... 下一篇:张磊,盲人歌手乘着歌声的翅膀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