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篮边的联盟:苏沪两地妈妈爱心大接力

时间:2022-10-05 08:05:02

摇篮边的联盟:苏沪两地妈妈爱心大接力

肠梗塞女婴命悬一线,“苏州妈妈”来了

31岁的杨亚玲和丈夫杨秀银来自贵州凯里,都是侗族。2005年9月,他们从家乡来到苏州打工。

2006年8月12日,杨亚玲在出租屋里生下了女儿杨妹妹。

杨妹妹在出生后的第三天晚上发起了高烧,并开始呕吐,吐出的不是奶水,竟是粪便状分泌物!8月16日,夫妻俩将哭哑了的孩子送到苏州儿童医院,医生初步诊断,孩子是患了先天性肠梗塞。这是一种死亡率很高的新生儿疾病,虽然有可能治愈,但医疗费用很高。医生告诉他们,孩子必须住院治疗,入院需要先交6000元押金。杨亚玲的眼泪一下子流了出来:“我们上哪儿去弄这么多钱呀?”

无奈之下,杨亚玲夫妇只得将孩子抱回家。看着孩子痛苦地挣扎,夫妻俩疯了似的四处打电话筹钱,然而借遍了所有老乡和熟人,才凑了不到1000元钱。晚上,陷入绝境的夫妻俩禁不住抱头痛哭。情急之中,杨亚玲突然想到打电话向苏州电视台热线传真节目求助。

电视台记者接到杨亚玲的求助电话后,立即赶到他们住的地方。在记者的联系和帮助下,8月18日上午,濒临死亡的杨妹妹住进了儿童医院。

下午3时,医院在没有收到住院押金的情况下,为杨妹妹做了第一次手术,切除了三分之二的小肠管,连接远端肠道,在腹部造瘘做了一个人工。经过手术,杨妹妹的病情暂时得到了缓解。

就在杨亚玲夫妇为孩子的病情心急如焚的时候,一些陌生人也在为杨妹妹牵肠挂肚。

8月18日晚,苏州电视台播出了杨妹妹命悬一线等待救助的新闻后,一个网名叫“豆妈”的年轻妈妈马上把杨妹妹的事贴在苏州一个名为“篱笆论坛”的“妈咪宝贝”论坛上。

“豆妈”的帖子一发出,就被正在家里上网的“田田妈”看到了,她毫不犹豫地第一个顶了这个帖子。论坛上一下子热闹起来,大家七嘴八舌地讨论着孩子的病情,并提出要给孩子募捐,最后商定由“豆妈”和“田田妈”负责上门收钱,然后代表大家把钱送到儿童医院去。

8月20日,“豆妈”和“田田妈”带着妈妈网友们捐赠的2100元钱来到儿童医院,把这笔钱存到了杨妹妹的医疗账户上。看到躺在培养箱里的杨妹妹着开刀的伤口,浑身插满管子,几位年轻妈妈禁不住泪眼婆娑。她们拉着杨亚玲的手说:“孩子太可怜了!我们都是做母亲的人,愿意尽我们的力量来救孩子!”她们没有想到,这看似普通的一点爱心,竟然燃起一场燎原之火……

苏州妈妈大联盟:我们绝不放弃

没多久,“豆妈”的帖子又被网友们转贴到了多个论坛中,还有人将捐款倡议发到了一个叫“苏州妈妈”的QQ群中。妈妈与妈妈的心是相通的,更多的“苏州妈妈”加入到了帮助杨妹妹的队伍中,杨妹妹的照片和遭遇迅速在网络上流传……“豆妈”每次打开电脑,都会发现自己的QQ不停地闪烁,许多陌生的妈妈都要求加她为好友,都表示愿意帮助杨妹妹。

和几位同样热心的“苏州妈妈”取得联系后,“豆妈”在网上公开了自己的支付宝账户,以实名募捐的方式筹集善款。短短4天时间,杨妹妹的爱心帐号就收到了1.5万元。

然而杨妹妹的病情并没有像大家希望的那么乐观。从8月23日下午4点多起,杨妹妹开始发烧,并不停哭闹。医生检查后发现她第一次手术连接的肠管从吻合处脱出,大便溢到腹腔内,引发了感染。

不得不进行第二次手术。当晚8点多,杨妹妹在入院5天后第二次被推进了手术室。从下午起,“豆妈”和“田田妈”就一直守候在儿童医院里。她们一边不停地安慰杨亚玲夫妇,一边揪心地等待着孩子的手术结果。两个多小时后,手术终于完成,但医生说杨妹妹仍未脱离危险。“豆妈”和“田田妈”同杨亚玲一起守在孩子身边,过了深夜12点才离开病房。

时间一天天过去,杨妹妹的病情时有反复。即使是保守治疗,每天的费用也达近千元。为了筹款,“苏州妈妈”们决定将网络的人气聚拢起来,苏州新城邻里中心组织了第一次义卖募捐活动。除了“豆妈”、“田田妈”,还有在网上活跃的“筱雅妈”、“木芙蓉”、“小舞”等作为主力人员参加了这次义卖。她们将家中的婴儿用品、玩具、衣服等整理清洗出来,号召路人献出爱心。这次义卖一共为杨妹妹筹款8000多元。

“苏州妈妈”们的爱心义举感动了越来越多的人。一家婚纱公司组织40名员工一起捐款,并决定每月资助杨妹妹500元,一直到她长大成人;一家广告公司从销售2007年台历的收入中每本提出5元钱捐给杨妹妹,并承诺至少捐出1万元;一位摄影工作者将工作室腾出来,给路人拍摄写真,所得收入均捐给杨妹妹;数位没有留下姓名的好心人往杨妹妹的账号里寄来了爱心款……

从炎炎夏日渐到深秋,这些热心的“苏州妈妈”放弃了节假日,离开自己嗷嗷待哺的幼儿,走上街头或社区,举办了多次义卖和募捐活动,一共为杨妹妹募捐了10万余元。

2006年11月21日,杨妹妹出生100天,苏州儿童医院为她进行了第三次手术。这次手术是将原先造瘘处的小肠管切除,还原造瘘口,并将小肠与之前联结的大肠完整对接。如果手术顺利,她的身体状况基本可接近正常儿童。上午10点,手术开始。杨亚玲夫妇和十几位“苏州妈妈”守在手术室外,焦急地等待着。14点20分,手术结束,杨妹妹被护士从手术室抱了出来。面对一双双期盼的眼睛,医生的答复是:“看孩子的反应,再定结论。”

谁知一个星期后,情况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变化。11月27日凌晨3点,就在手术后的危险期即将结束时,杨妹妹的病情突然恶化。她再次口吐粪便,身体各项指标均下降到最低……医生随即发出病危通知单,并通知杨亚玲夫妇“准备放弃”。

杨秀银经过痛苦的挣扎后,劝说妻子:“孩子出生106天了,103天都在医院,没过上一天好日子。现在孩子还小,等到她大了,能说话了,那时候再做选择,大家就会更痛苦。再说入院至今,孩子的治疗费花了10万元,这些钱可都是好心人捐的,人家挣钱也不容易啊……”说着,夫妻俩抱头痛哭起来。一个小时后,杨秀银在放弃治疗的协议书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凌晨4点,杨亚玲流着泪拨通了“田田妈”的手机,“田田妈”立即赶往医院。当看到杨亚玲哭倒在地,杨秀银蹲在一旁伤心地揪自己的头发时,“田田妈”的泪水一下子流了出来,她立即给“豆妈”等几位最热心的“苏州妈妈”拨了电话。让她深感欣慰的是,在漆黑的午夜,她听到的所有回答都是“我们绝不放弃”!

11月27日上午,20多位“苏州妈妈”陆续赶到医院。这时,躺在病床上的杨妹妹肚子鼓成了一个气球,小脸上的皮肤皱巴巴的,所有的人看在眼里,疼在心里,纷纷表示:“哪怕只有百分之一的希望,我们也要做百分之百的努力!”

“苏州妈妈”们的深情厚意感动了杨秀银,也感动了儿童医院的医生。在医生的提议和联系下,大家决定将杨妹妹转到医疗条件更好的上海新华医院继续救治。一位曾在上海当过心理医生的“苏州妈妈”说她可以陪杨妹妹一家去上海。下午4点40分,杨亚玲一家坐上救护车赶往上海。动身前,几个在场的年轻妈妈将身上带的钱全都掏了出来,交到杨亚玲手里,并安慰她说:“你安心给孩子治病,我们很快就到上海看你们。”

上海妈妈与苏州妈妈爱心大接力

救护车一路鸣笛一路狂奔。或许是“苏州妈妈”的爱心感动了上天,原来预计堵车的路段竟然都一路畅通,晚上7时50分一行人就到达了上海新华医院。新华医院给予了最迅速的接治,杨妹妹被立刻送进了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手续也办得特别快,开单、交钱总共花了不到20分钟。

医院儿外科主任医师王俊在综合分析杨妹妹的病情后认为:杨妹妹的病情非常复杂。除了先天性的肠闭锁之外,还有由于肠闭锁引起的腹膜炎。孩子的身体状况很差,目前暂时不宜手术,只能采用保守治疗,观察病情的发展情况。

杨妹妹到上海去了,“苏州妈妈”们的心也跟着一路飞到了上海。可是,在陌生的大上海,有谁能跟她们一样关心杨妹妹的生死呢?“豆妈”和“田田妈”等几个网友一商量,决定把呼吁救助的贴子发到上海最热闹的“妈妈宝贝”论坛里去。

11月27日晚9时27分,“豆妈”开始向上海的各大人气网站发帖。她没想到,仅仅一天时间,上海的网友们就将帖子顶到871楼!顶帖的几乎全都是跟她们一样的年轻妈妈。与此同时,上海妈妈们开始通过支付宝为杨妹妹捐款,并迅速结成了像“苏州妈妈”一样的“妈妈联盟”,推举出“江妈”和“双妈”为这个救助行动的负责人。

11月28日晚上,“江妈”和“双妈”来到新华医院看望杨妹妹。“江妈”的儿子出生后被诊断为巨结肠,经过手术治疗,现在成长得很健康。她以自己的经历安慰杨亚玲夫妇:“我的孩子就是和杨妹妹类似的病,现在不是一样活蹦乱跳?妹妹一定会好起来的。”“双妈”是一对龙凤胎的母亲,她觉得自己“幸福太满了,要分一点给别人”。她发现杨亚玲夫妇从苏州匆忙赶来,连被褥都没有带,就立即到商场买来被褥、床单送给他们。

然而,面对孩子极不稳定的病情,杨秀银越来越绝望。重症病房被窗帘严严实实地遮起来,连孩子的一个小指头都看不见,除了医生护士,任何人都不能进去。夫妻俩只能站在静静的走廊里,趴在玻璃窗上听一听孩子微弱的哭声。看着妻子日渐消瘦的面容,思量着孩子难以预测的未来,杨秀银内心倍受煎熬。

12月1日,是杨妹妹转院到上海的第4天。对着从彭铺新村气喘吁吁赶来看望杨妹妹的“江妈”,杨秀银沉吟良久,说:“我们不想给孩子治了,还是回去算了。”满腔热忱的“江妈”顿时感觉被当头浇了一盆冷水――孩子的爸爸都想放弃了,这孩子怎么办?“江妈”立即给其他几位上海妈妈发短信。妈妈们看到消息后赶到了新华医院,有的说:“现在是最低谷时期,你更应勇敢面对,而不是逃离。留下来照顾她们母女,这是你的责任!”有的说:“这个孩子已经不光是你们一家的了,她也是我们的孩子!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绝不放弃,也不允许你放弃……”听着这些素不相识的年轻妈妈关切焦急的声音,杨秀银捂着脸哭了。此后,他再没说过放弃的话。

12月9日清晨,“田田妈”、“小舞”、“木芙蓉”、“筱雅妈”等六七位惦记杨妹妹的“苏州妈妈”坐火车赶到上海。上午9点,“上海妈妈”和“苏州妈妈”在新华医院碰了头。

12月23日晚,“上海妈妈”在长宁文化艺术中心为杨妹妹举办了一场圣诞慈善舞会,并进行现场募捐,当晚筹集到善款近万元。受此鼓舞,2007年1月6日,上海、苏州两地爱心妈妈相聚在上海江宁路富丽大厦,再次发起慈善义卖活动,又为杨妹妹的救治基金增加了7000多元。杨妹妹转院到上海一个多月来,苏沪两地的爱心妈妈们为她募集的捐款至此已达6万余元。

经过一个多月的调理、观察之后,杨妹妹的情况趋于稳定。2007年1月17日,她在上海新华医院接受了降临到这个世界后的第四次手术。手术进行得非常顺利,但术后她的小肠只剩下55厘米。幸运的是新华医院在这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王俊医生表示,如果术后能够恢复得好,这不会给杨妹妹以后的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

为了让杨秀银夫妇安心照料康复期的女儿,热心的“上海妈妈”们不仅帮助杨秀银在杨浦区找到一份月收入1000元的工作,还帮他们在医院附近找到一处租金便宜的出租房。

每天,都会有年轻的妈妈放下家中的孩子,从上海,从苏州,甚至从更远的地方来医院看望杨妹妹。妈妈们说:杨妹妹好起来以后,我们会继续帮助她,一直到她上幼儿园、念小学、念中学、念大学……我们的杨妹妹会有一个完整的、灿烂的人生!

上一篇:努力生活 第7期 下一篇:拍墙拍墙,叫儿子起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