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城县国有林场公益林经营模式探讨

时间:2022-10-05 05:36:55

宽城县国有林场公益林经营模式探讨

摘要 通过对宽城满族自治县国有林场公益林林分的研究和实际经营,得出了适合该县公益林林分的经营模式为定株抚育和综合疏伐,为宽城满族自治县公益林经营提供了有效依据。

关键词 国有林场;公益林;定株抚育;综合疏伐;河北宽城

中图分类号 F326.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19-0205-01

宽城满族自治县共有2个国有林场,总经营面积为8 510.67 hm2,其中林地面积8 510.67 hm2,有林地面积8 486.67 hm2,国家级公益林面积6 425.33 hm2,占有林地面积的75.7%。这些林分绝大多数分布在经营难度大、交通不方便、抚育管理费用较高的深山区,起着涵养水源、净化水质、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的作用。为充分利用国家森林补贴项目资金,提升国有森林资源整体质量,通过近年来对公益林经营模式的研究,总结出适合宽城满族自治县国有林场公益林的经营模式。

1 林场经营的方针

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营林为基础,以积极培育、合理利用、分类经营为方针,稳定推进林场林业跨越式发展,提高重点公益林中幼龄林单位面积的生产能力,优化林分结构,改善林木生长环境,提高森林质量和生态功能,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从而改善林场及周边地区生态环境。

2 林场经营遵循的原则

一是坚持用近自然林业理论和森林市场成熟理论指导森林经营的原则。二是坚持促进形成复层异龄群落结构,维护生物多样性的原则。三是坚持林业可持续发展、森林资源优化配置的原则。四是坚持统筹兼顾、全面发展、从实际出发的原则。五是坚持培育优质高效森林与充分发挥森林三大效益的原则。六是坚持集中连片,间密留匀、留优去劣原则[1-4]。

3 经营的最终目的

以多目标经营为目的,积极培育异龄、复层、混交、稳定、高效的生态公益林。依据林场森林资源现状,经营公益林,优化林分结构,消除发生森林火灾和病虫害的隐患,促进林木生长发育,在提高森林生态整体功能、提升森林景观品位、保持资源总量持续增长的前提下,以达到最大限度地提高森林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实现森林多目标经营的目的。

4 经营林分的确定

首先进行踏查和地块筛选,严格按照《生态公益林建设技术规程》和《森林抚育技术规程》的要求,结合河北省二类资源清查成果,对比林分各项因子,选定符合经营模式的公益林林分。经营林分选择急需采取抚育措施的高海拔阴坡中厚土层柞树、杨树、桦树、枫树中幼龄天然次生混交林以及油松人工林。混交林中的桦树、枫树呈簇状分布,山杨、柞树呈散生或成片分布,油松呈片状分布。林分分布不均,密度偏大,枝杈多、冠幅大,树与树的枝杈互相重叠挤压,竞争激烈,林木分化严重,林相杂乱。

林分调查方法:①林木胸径、蓄积、密度等林分因子,采用0.067 hm2标准地进行调查,面积抽样比>1.5%,确定保留木、被伐木。调查检尺起始径阶为5 cm,不够检尺径的只计算株数。②郁闭度调查,采用抬头望高法。③林龄、树高、生长率、生长量等指标,伐倒1~3株标准木进行实测[1-4]。

5 经营模式的确定

5.1 定株抚育

主要在郁闭度0.8~1.0、密度过大的天然萌生幼龄林内进行。伐除无培养价值林木和过密丛株,结合修枝,合理定株。由于该经营模式的林分树种组成为桦树、柞树、杨树、枫树、椴树混交林,林木营养空间竞争激烈,因此本着保留具有培育前途的树种及林木和保留林木分布均匀的原则,根据林木生长状况和空间位置,选择适宜保留树种,进行定株抚育,伐除生长不良木、被压木、枯死木以及丛生树中不够检尺径阶的幼树。同时对影响目的树种生长的萌生灌木进行割灌。

5.2 综合疏伐

主要在郁闭度0.8~1.0的中龄林内进行。伐除生长不良及过密的林木,诱导林下灌草和其他树种生长,逐步培育成乔、灌、草结合的复层混交林。

通过以上经营措施后可使原来的郁闭度下降0.1~0.2。实现合理密度,提高林分的通透性,改善林分生长环境,调整林分组成,提高林分长势,加快复层异龄混交结构形成。

6 采取的技术措施

作业时先将林分因子相近的林木划分为若干植生组,按利于树冠形成梯级郁闭,主、次林层均可直接受光的要求,在每组内将林木分为优良木、有益木和有害木[1-4],伐除胸径5 cm以下的有害木、病死木和被压幼树,采伐强度为10%~30%,保留有益木,培养优良木,使其形成混交林,最大限度地提高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对影响目的树种生长的灌木、萌条实施局部割灌、清理,从总体上优化林分结构。

建立经营档案,做好长期监测工作。对所有经营林分施工管理情况和监测样地进行建档,详细记录作业林分的作业情况及生长情况,连续5年跟踪调查样地的树高、胸径、蓄积、病虫害、树下植被、郁闭度等变化情况,以观测、分析中幼龄公益林经营成效,探索可行的技术方法及管理模式[1-4]。

7 综合评价

通过对不同林龄的林分进行定株抚育和综合疏伐,使林分组成更加合理,优化林分结构,提高林分的抵抗病虫害能力,充分发挥公益林的生态效益。加快林分成熟,缩短林分经营周期,提高林地利用率。通过经营,可以为社会提供木材产品,为周边地区的食用菌养植和其他产业提供原材料,带动当地相关行业发展。一方面可以增加国有林场的经济收入,发挥森林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也可以为社会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对调整农村产业结构起到促进作用,充分发挥森林的社会效益。

8 参考文献

[1] 李丽茹.兴隆县国有林场中幼林抚育作业设计与施工[J].安徽农学通报,2012(6):93.

[2] 李海涛.塞罕坝重点公益林中幼龄林抚育探讨[J].河北林业科技,2013(3):91-93.

[3] 安长明.塞罕坝林场人工商品林经营性皆伐设计[J].河北林业,2009(3):15-17.

[4] 沈玲玲.我国生态公益林可持续经营研究[D].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11.

上一篇:接手初一语文教学面临的问题及思考 下一篇:低年级古诗文经典诵读的有效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