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类运动比赛过程中的指挥艺术

时间:2022-10-05 05:35:13

球类运动比赛过程中的指挥艺术

摘 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依照《孙子兵法》的谋略思想,通过研究教练员在球类比赛的赛前指挥、赛中指挥、赛后指挥三个方面所做的指挥决策,找出教练员在球类比赛过程中的指挥艺术。

关键词:球类运动;比赛过程;指挥艺术

《孙子兵法》作为一部著名的兵书,同时也是世界上谋略思想最为精深、影响最为深远的一部战略学著作,不仅揭示了战争的取胜之道,而且还蕴含了诸多将领的指挥艺术。当今竞技场上的角逐如同古时军队之间的战斗,教练员与将领在指挥战役时扮演着同样的角色,具备同样的指挥思想,拥有同样的指挥目的――取得胜利。

1 赛前指挥艺术

随着球类比赛的激烈程度愈演愈烈,当今教练员非常重视赛前准备环节。古人的 “知彼知己”、“先为不可胜”都是重要的赛前指挥思想。

1.1 知彼知己。《孙子兵法・谋攻篇》云:“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意思是,清楚的知道对手和自己的优缺点,可以达到每战必胜;不了解对手的具体情况而仅仅清楚自己,那么比赛就会胜负参半;不清楚对手和自己的优缺点,此时比赛将会每战必败。在球类竞赛中,“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在比赛前有效的搜集和掌控对方的情况,是制定我方技战术、赢得比赛的重要前提条件。如赛前要摸清对手的出场阵容、技术特点,以便做好应对措施。对参赛对手以及参赛环境的认识愈全面、愈充分、愈深入,战术的制定和运用就更有针对性。在国际大赛中,各国为打探对手情况,往往不遗余力地展开赛前侦察的“情报战”,同时运用各种手段进行反侦察,以迷惑对手。

1.2 先为不可胜。《孙子兵法・军形篇》云:“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意思是说,善于打仗的人,总是先要为自己创造不被敌人战胜的条件,然后等待时机,抓住机会战胜敌人。要想取得战争的胜利,必须先训练战士的作战本领,修建防御工事,准备充足的武器和粮食,这就是“先为不可胜”。在球类运动中,要做到“先为不可胜”,就需要加强运动员的战术素养,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本领,增强团队凝聚力。

2 赛中指挥艺术

赛中教练员如何有效的指挥,对于比赛的结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想在赛中很好的指挥队员,通过队员的努力来赢得比赛,教练员应该牢牢地掌握“先发制人”、“治气”、“治心”、“出奇制胜”这几种赛中的指挥思想。

2.1 先发制人。《孙子兵法・虚实篇》云:“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地者劳。”意思是说,率先了解战场熟悉战争早早的在战场派兵布阵等待对方的到来,将会在战场中处于优势的一方,反之则处于劣势。《虚实篇》又云,“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它强调的是要牢牢的掌握战场的主动权。在球类竞赛中,牢牢的掌握战场的主动权,在竞赛中坚持“以我为主”,力争比赛的主动权,以实现“致人而不致于人”。“致人”而又往往需要“避实击虚”,“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2010男足世界杯决赛,西班牙1比0战胜荷兰。西班牙队中拥有7名巴塞罗那队员,倡导巴萨的控场倒脚型打法,他们的控制能力非常恐怖,堪称当今足坛世界第一;荷兰倡导的是442全攻全守以攻为主型打法,是欧洲最讲究技术的球队。决赛双方控球时间64开,西班牙占据控球的优势,一开始就牢牢的控制着比赛的主动权,而荷兰倡导的全攻型打法,由于比赛中给予其控球时间太少,以致不能有效的组织进攻,最后导致比赛的失利。西班牙队从一开始就“先发制人”牢牢的掌控着比赛的控球权,打乱了荷兰队赛前全攻型的战术部署,从而赢得了比赛。

2.2 “治气”,“治心”。《孙子兵法・军争篇》云:“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以治待乱,以静待哗,此治心者也。”意思是说,善于用兵的将领,当对方士气正旺的时候常常巧妙的避开其锐气,打击对方士气不正的时候;同时不断的打乱对方的心理防线,使之做出不恰当的行为。在现代球类运动竞技场上,通过心理攻势战胜对手的战术运用屡见不鲜:体育竞技场上,一方以合理的战术,扰乱对方的心理,使其教练决策失误或队员行为失控,就是攻心的一个主要表现。一些运动员利用对手的性格特点故意激怒对手,引诱其作出无谓的犯规,甚至被判罚下场,这也是一种心理战。

2.3 出奇制胜。《孙子兵法・势篇》云:“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如江河。”意思是说,成功的战斗总是以“正”兵迎敌,以“奇”兵取胜。善于用奇兵取胜的将帅,战术变化就好像是天地的运行一样,无穷无尽;像江河的流水一样,永不枯竭。《孙子兵法》论述的“奇”与“正”是用兵打仗的一对基本的矛盾:人们一般认为正面作战是正,侧面或者是后面进攻是奇;明攻是正,偷袭是奇;先发是正,后发是奇.常规战术是正,非常规或者是超常规是奇。出“奇”一定要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所以在球类运动中教练员指挥比赛的时候,场上队员的队形变化在“奇”的指导下或内或外,忽来忽往,往往可使对手难以琢磨。

3 赛后指挥艺术

《孙子兵法・作战篇》云:“取敌之利者,赏也。故车战十乘以上者,赏其先得。”意思是说,在战斗中有立功的人就应该有奖赏。这是一种激励法,正所谓“鞠躬尽瘁必有厚赏”。

“赏”意思是,要重视有功之人,给予有功之人一定的物质奖励以资鼓励。在结束的亚运男篮赛中,中国队最终击败韩国队获得了冠军,王治郅成了中国队夺冠的最大功臣。由于王治郅和中国男篮小伙子们在亚运赛场上的出色表现,男篮赞助商TCL老总李东生表示将送给中国男篮每人一台65寸的3D电视机,而力挽狂澜的王治郅将额外得到一份30万元的红包。

在球类运动比赛过程中,教练员的指挥对比赛结果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教练员应在赛前、赛中和赛后各个环节运用科学、合理的指挥策略。

参考文献:

[1]王培智,王军.孙子兵法与篮球比赛[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3

[2]刘强德.排球比赛中的技术暂停与临场指挥[J] .山东体育科技,1999.6

[3]曹冬.再论《孙子兵法》与篮球比赛临场指挥理念[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3

[4]黄丽敏.孙子兵法谋略在现代竞技体育中的应用[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5.5

[5] 姚振文.论孙子兵法主要战略思想的通贯性[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9.6

[6] 孙武.孙子兵法[M].吉林:吉林文史出版社,2004.

上一篇:声乐教学探析 下一篇:道教内丹学之“炼己”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