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提高建筑材料的检测方法

时间:2022-10-05 05:12:58

论如何提高建筑材料的检测方法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科学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建筑规模不断扩大,人们对居住的住宅安全越来越重视,因此体现出了建筑材料的检测重要性,其逐渐趋于严格化与规范化的方向发展,对建筑材料进行检测的要求也逐渐的增高。建筑材料是影响建筑质量的主要因素,也是进行施工的基础,所以对建筑材料进行检测逐渐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本文对建筑材料的监督与检查方面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办法来对建筑材料的检测方法进行加强,从根本上加强建筑材料的质量,从而保障建筑的质量与安全。

关键词:建筑工程;材料;检测方法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1、建筑材料的检测方法

1.1常用的建筑材料检测方法

对建筑材料进行检测的方法有很多,较为常用的有以下几种:①首先是对外观进行检测。简单的说就是通过对建筑材料的外观、品种、尺寸以及标志等方面进行检测,查看建筑材料的外在是否存在损坏的现象;②有损检测。顾名思义就是通过相应的检测仪器对建筑材料进行检测,并对其含有的成分进行化学分析,以此来保障建筑材料的质量;③无损检测。就是指在建筑材料不受到破坏的情况下进行检测,通过先进的超声波等技术对材料进行检测。

1.2常用的建筑材料进行检测的项目

一般对建筑材料进行检测主要有几个方面,通过对其进行检测,了解是否符合国家的标准,是否可以达到工程施工的要求等,以下对主要的几个方面进行说明:①对水泥进行检测,检测的内容主要有胶砂强度、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细度(比表面积)等方面;②对建筑钢材进行的检测,钢材的抗拉强度、伸长率、重量偏差、弯曲性能等方面;③对细集料进行检测,了解其物理性质,如密度、含泥量、压碎值指标等等;④混凝土,主要了解混凝土的配合比、表观密度、稠度、凝结时间、含气量、抗渗性、力学性能等等;⑤防水材料,拉伸性能,防水性能、延伸性、干燥时间、固体物的含量、耐热度、粘结的强度等等;⑥粉煤灰,主要检测细度、含水率、烧失量等等;⑦粗集料检测,主要内容是表观密度、颗粒的级配、含泥量、压碎值指标以及针片状颗粒含量;⑧混凝土外加剂,主要检测的内容有泌水率、减水率、凝结时间、收缩率比、抗压强度、吸水量、透水压力比以及坍落度保留值与增加值等。

2、建筑材料检测中的问题

2.1对建筑材料进行检测的重视程度不够

有一部分的建筑单位对建筑材料进行检测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材料在进场后只对数量进行验收与检测,没有对材料的质量进行检测,这也就导致在施工中会出现伪劣的材质,这对工程的安全与质量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同时,也是由于受到施工过程中对材料进行存储的方式影响,对材料进行存储没有按照相应的规范进行,这也就在一定的程度上降低了材料的性能。例如对水泥的存储没有对湿度与温度进行控制,就降低水泥的质量,影响建筑的安全。

2.2检测人员的素质差异

技术人员相对较少,专业技能以及基本的素质都参差不齐。由于对建筑材料进行检测主要是通过相关的设备以及仪器进行工作,这就对相关的工作人员专业技能方面有着一定的要求,此外,只有具有责任心与职业道德的人员,才能对检测进行公证的处理,要求相关的工作人员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但在实际的检测过程中有很多技术人员的专业技能以及素质相对较差,这也就导致在对建筑材料进行检测的过程中出现错误或者是较大的误差,对建筑的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

2.3检测方式的不同

由于各个地区在进行对建筑材料的检测时有着不同的手段与标准,检测的设备也有一定的差异性,没有统一的标准与规范对其进行要求,也就对建筑材料的检测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2.4检测手段较为单一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在对建筑材料进行检测过程中应用的设备以及仪器也在不断的优化与更新。但是就我国的建筑材料检测行业来看,还有很多地区使用传统的人工方式进行检测,这种方式相对较为繁琐,极大的浪费了人力资源,并且所得到的数据与真实的数据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对建筑材料质量的衡量有着很大的影响。

2.5影响检测结果的因素较多

在对建筑材料进行检测的过程中对结果产生影响的因素相对较多,例如检测人员对操作的熟练程度、在进行检测之前的准备工作是否做到位、进行检测的环境是否符合相应的要求等等,多个方面对检测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这都会导致检测结果存在误差。

2.6取样的问题

目前对建筑材料进行检测都是由施工单位进行取样,之后再送去检测单位进行检测,这也就会在一定的程度上加大检测材料的存放时间,更是对建筑材料的验收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时,由于检测与施工不是在同一地点进行,这也就说明样本不能将施工材料的质量进行全面的反映出来。

3、对建筑材料检测进行控制的措施

3.1从源头上进行控制

想要加强建筑材料进行检测的真实性与准确性,就应该加强对材料的控制。建筑中所使用的材料,都应该在对其进行审批之后在进行检测,相关的质检人员应对材料的进场进行监督与检测,保障材料的质量。①在建筑材料进场前做好检测,建筑中常用的建筑材料主要分为土建类的建筑材料、水电类的建筑材料以及节能类的建筑材料,如果没有这些材料进行检测,不能对其进行使用。在材料的进场之前应对材料的物理性质以及数量、外观等多方面进行了解与验收,还应了解材料是否有国家的合格证明,以此来确定材料的质量。如果对材料进行检查的过程中出现不合格的现象,应禁止继续使用,对复查不符合标准的材料应进行处理;②材料的质量检测,由于建筑材料在运到现场之后应进行相关的检测,只有在检测后达到一定的标准,才能将其投入工程进行施工。在对建筑材料进行检测的时候应做好记录,对材料的规格以及数量等多个方面进行记录,并由相关的人员对其进行管理。

3.2对取样的过程进行控制

对样品进行抽取的过程应进行监督,由于检测报告是对样品质量进行反映重要方式,这就应该加强对建筑工地的管理,了解材料取样对检测效果所产生影响,以此来进行取样,保障抽样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可以对工程的建筑材料的质量进行体现。以此,来加强检测的真实性与准确性,对不符合标准的建筑材料不能进行施工使用。

3.3检测项目规范化

检测单位应保障在对建筑材料进行检测按照相应的规范进行操作,并要注意对检测产生影响的因素,例如设备的影响产生的误差、人为的因素以及环境对检测产生的影响等等。在进行检测的过程中应对检测单位进行监督,保障检测手段的公正化与客观性,例如应将建筑材料的检测仪器定期进行更新,保障设备的智能化与自动化,以此来加强检测的信息真实与准确。检测部门要将其自身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避免出现检测的结果收到外界的影响,保证科学与合理。检测报告是检测结果的体现,所以要保证检测报告的可靠,这也在一定的程度上确定了建筑材料是否可用,这对建筑的质量与安全产生直接的影响,所以应对其进行重视。

4、结语

想要加强建筑的质量与安全就应该从建筑材料入手,加强对建筑材料进行检测的方法可以提高建筑材料的质量。尤其是相关的技术人员应端正自身的态度,对工作中的问题以及经验进行总结与分析,不断的完善自身,提高对材料进行检测的技术水平,保障材料的质量,以此来加强建筑的安全。

上一篇:论小区弱电智能化系统的雷电防护 下一篇:论建筑工程项目施工阶段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