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小型水库管理探析

时间:2022-10-05 05:01:37

河北省小型水库管理探析

摘要:小型水库承担着防洪与兴利的双重任务。不仅要满足农业用水,还在恢复改善生态环境,稳定河势和控导工程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小水库”事关农村稳定,农业和农民增收,事关新农村建设大局,因此加强小型水库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分析了河北省小型水库管理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小型水库管理的措施。

关键词:小型水库现状管理措施

河北省有小型水库千余座,多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受当时社会、经济、技术条件等因素的制约,工程大多是“先天不足,后天失修,病险隐患多”。随着年长月久工程老化,小型水库问题逐渐突出,是防洪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之一,成为危及河北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隐患,加强小型水库安全管理刻不容缓。

一、河北省小型水库管理现状

(一)建设质量差

河北省有相当一部分小型水库尤其是小(二)型水库在过去的建设过程中是土法上马的,设计不规范,施工质量差,资料整理和留存不详实,没有进行过系统的安全鉴定,所以对小型水库的病险问题依然不知底。

(二)管理不当

目前,河北省小(一)型水库一般由镇级管理、小(二)型水库由村级管理。但实际情况是,绝大多数镇、村并没有担负起管护责任,对小型水库管理和维修养护投入的费用极少,特别是村管理的小(二)型水库所投入的经费更少,导致小型水库只能实行粗放型管理,得不到基本的管护。据调查,所在镇经济较好的小型水库,多数请当地1名村民兼职管理;所在镇经济较薄弱的小型水库或交通不便、偏僻的小型水库,普遍无人管理;而交通便利的小型水库,则被所在镇或村擅自承包给人经营管理,导致这些水库水质污染严重。

(三)经费短缺

河北省小型水库有专管机构和专管人员的,可以收取微量灌溉水费;没有专管人员的少数地方由乡镇水利站负责灌溉调度并能收取适量水费,承包水面的水库有的不交承包费(霸王包),有的虽然上交了承包费用,但水面发包权绝大多数在村里;承包费归所在村所有,即使由乡镇水利站或专管机构发包,一般也不专款用于水库管理和维修,而是统筹使用。除此之外的大多数水库是不收任何费用的。每年的小型水库除险加固、水毁修复、维修改造等,或组织投劳,或由县乡挤出微量资金。

(四)配套设施残缺不全

河北省小型水库多分布在经济欠发达地区,配套设施残缺不全,度汛隐患严重:一是管养房缺乏、残破。好多小型水库甚至没有管养房,而且不少有管养房的小型水库道路不通、电话不响、电灯不亮、供水不畅;二是观测设施不完善。多数小型水库没有雨情监测设施。三是通讯设施严重缺乏。好多小型水库仍然没有配备通信预警设施。

(五)防洪准备不足

虽然大部分小型水库都落实了防汛责任人,但物资器材奇缺、抢险队伍由于外出打工人员多不落实,防洪预案可操作不强也没有落实。这些问题,决定了小型水库的防洪安全仍然是人们的心腹大患,决定了小型水库的效益不能充分发挥。

二、河北省加强小型水库管理的措施

(一)小型水库的除险加固

据统计,到2011年7月,河北省仍有病险水库565座,其中28座小型水库正在除险加固,其余537座将“带病”运行。主要河道行洪能力已较设计标准降低20%-50%,河道行洪区内还有421个村庄、26万多人面临洪水威胁;大部分中小河流没有得到治理,行洪能力普遍偏低,极易出现问题。

1.对坝高、坝顶宽不达标的小型水库

对坝高不够,坝顶宽偏小的小型水库,要根据水库工程级别,重新进行水文计算,复核设计洪水,确定坝顶高程和坝顶宽。对于坝坡要按规范规定和坝坡稳定计算,确定坝的坡度及护坡结构。

2.关于溢洪道欠宽的问题

溢洪道欠宽的,要按校核洪水的最大泄洪流量,确定溢洪道宽度和最大过水深度,以此来确定溢洪道宽度;溢洪道未衬砌的,要进行衬砌,保证溢洪道安全泄洪,以保大坝的安全。放水斜涵(闸)管和平涵管漏水的,根据各水库工程的特点,采用相应的处理方案,进行防漏防渗加固,漏水严重的要重建。

3.土坝的防渗加固

土坝要进行坝体抗滑稳定分析复核,注意检查不均匀沉陷和裂缝出现;对于坝基渗漏大、坝体填土质量差的水库,要进行坝基防渗灌浆和坝体固结灌浆处理。

4.灌溉渠道防渗处理

主、支灌溉渠道一般应进行渠道防渗,以减少水量损失、提高渠道水利用系数、缩短放水时间及节约水量来确保灌区用水。目前灌溉渠道防渗可以通过政府、水管单位投资和灌区受益农户投工投劳来完成。

(二)加强小型水库管理的技术措施

水库大坝应采用新技术处理,有了有效的技术措施才能解决水库隐患。

1.用新材料土工膜作防渗处理

大多数小水库在建库时由于各种历史原因造成地基与基础、山坡与坝体结合处理不好,目前普遍存在渗漏,严重的形成集中流后由坝脚逸出。如果用机械灌浆和开挖回填等方法,机械无法进场且工程量和造价大。采用土工膜防渗效果好,操作简易,成本低。

2.采用混凝土预制块或干砌块石护坡处理

迎水坡经常受小动物、鱼、风浪和雨水侵害,坡面易水土失流,采用混凝土预制块或干砌块石护坡效果较好。

(三)加强小型水库工程管理

第一,要完善管理机构和体制。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以下简称《水法》)和《水库大坝管理条例》,各乡镇要成立专职水利工程机构,划定相应的工程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且管理体制和标准应尽可能地量化,便于定岗定责。第二,要加大法规宣传力度。我国《水法》、《防洪法》、《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等水利法规的颁布实施,为管好用好水利工程提供了法律依据。各乡镇、水利部门及水管单位应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法律意识,增强保护水利工程的自觉性和责任感。第三,要努力发展多种经济。根据小型水库工程的条件和特点,因地制宜,发展相关产业,逐步摆脱单一依赖农业灌溉用水收费维持运转的状况,建议利用水库或渠道的水头落差进行引水发电,建设相应规模的小水电站,与当地电力并网供电,适合发展种植、养殖业的小型水库要发展经济林,同时利用水库发展养殖业。

(四)健全管理机制

认真贯彻水利产业政策,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责权明确、管理科学的水价形成机制和水库管理新机制。要依据《水利产业政策》,向社会和用水户广泛宣传灌溉供水及灌排技术服务所具有的商品属性,增强用水户参与水费改革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在实现农田灌溉水费性质转变的同时,改革水费征收办法,根据农业产业化进程和经济发展状况,合理制定水价和水价实施政策,以探索和建立既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又符合本地灌区实际的水费收缴体系。在进一步完善水费收缴体系和用水者明确水的商品属性的基础上,加大水利规费征收管理力度,并加强水费及各项水利规费使用的监督管理,为水利建设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同时,也要考虑用水户对水费的实际承受能力,要在政府的组织领导下,与农业等有关部门紧密配合,为合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切实增加农民收入提供服务。在坚持和完善统一管理和分级管理、专业管理和群众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的基础上,深入研究水利的投入产出关系和产权关系,以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推行计量用水和合同制供水,并逐步形成政府调控、民主协商、用水户参与管理这样一种崭新的水利管理体制模式。

(五)建立健全小型水库安全管理体系

小型水库安全实行县级人民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逐库落实政府责任人;加强乡镇水利服务队伍建设,根据实际需要,按照以钱养事的原则,适当增加乡镇水利服务中心人员数量,委托其承担小型水库安全行政管理和业务技术指导工作;落实水库安全管理人员,小(一)型水库和对村镇、交通干线、军事设施、工矿校区等人口集中区安全有重要影响的重点小(二)型水库,必须建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小(一)型水库配备不少于3名专职管理人员,重点小(二)型水库配备不少于2名专职管理人员。其它小(二)型水库可根据实际需要,或建立管理单位,或指派专职管理人员。水利部门要加强水库安全管理人员的上岗培训,实行持证上岗。

三、结语

综上所述,河北省小型水库分布广泛,在保障农业灌溉供水、农村饮水安全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占有重要位置。针对小型水库工程问题和管理状况,提高认识、加强监管,特别是应以地方政府为主导,加快除险加固步伐、全面推进达标治理,同时积极推进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小型水库管理机制。

上一篇:浅谈尾矿库排洪系统设计 下一篇:浅谈施工质量管理和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