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睿2平台超频心得

时间:2022-10-05 05:01:33

离Core 2 Duo处理器已经一年有余,记得去年还处于工程样品阶段的Core 2 Duo就凭借其非凡的超频性能让不少AMD Fans倒戈。在Core 2 Duo还奉行高价政策的时候,不少玩家都以将手上的E6400、E6300超上400外频为荣。特别是英特尔的降价风暴导致Core 2Duo处理器不再曲高和寡,此时购置一块Core 2 Duo处理器,再合理地将其超频使用,无疑是非常划算的。

主板只选对的,不选贵的

相信绝大多数有过超频经验的玩家一定知道,想要发挥出处理器的全部性能,主板是至关重要的因素。那么主板的哪些因素制约着Core 2 Duo处理器超频性能的发挥呢?

芯片组

我们先回忆一下目前市场上(到笔者截稿时)主流支持Core 2 Duo处理器的芯片组,他们是英特尔的965系列、975X和P35系列,还有NVIDIA的nForce 680i、650i两款产品。其中965和975隶属于英特尔老一代Broadwater平台,是第一代官方支持酷睿的芯片组,但是由于其不能很好地支持1333MHz前端总线和明年就要的45am酷睿2,因此对于高端用户而言并不是很好的选择。至于P35,虽然隶属于新一代Bearlake平台,并且除了修正前任的缺点外还添加了对DDR3内存的支持,但由于尚处于新品阶段,价格还不是特别合理;NnForce 650完全是中端产品,一般不会拥有很强的超频能力。

因此,从笔者的观点来看,目前最适合Core 2 Duo处理器超频的平台就是nForce 680i(简称680i,提醒一下,注意它的南北桥散热问题)。说起来680i芯片组虽然是去年NVIDIA为了配合G80而的一款主板芯片组产品,但是它却很超前地支持1333MHz前端总线,而且不少厂商在设计主板之初就考虑到了对未来45nm产品的兼容性。除此之外,680i还支持很多芯片组都不支持的DDR2 1200规格!或许听了这么多高级的特性你一定会认为基于680i芯片组的主板很贵吧?l其实不然,像国内七彩虹推出的“九段玩家nForce 680i SLI”主板在保留所有优势特性的同时将价格压到了很合理的位置,并且还支持NVIDIA的SLI技术。

供电电路设计

主板的超频能力除了要看芯片组之外,板卡的用料和做工同样非常重要。许多有经验的超频玩家在拿到一款主板的第一眼就是看CPU供电部分。目前市场上低端主板一般采用3相供电、中端则为4相,只有高端主板才会出现6相乃至8相供电。不过笔者经过实际测试,8相供电只有在液氮、干冰等、极限超频才会体现出价值,因此要取得超频性能和成本平衡的主板一般会选择务实的6相供电,而笔者也认为6相供电是保证高端超频稳定性的必要条件之一。

除了看几相供电之外,供电部分的电容也很重要。现在一些厂商使用的军用级电容常规条件下是不错,但是到了真正超频的时候,固态电容仍然是当仁不让的最好选择。相同条件下,固态电容的寿命就要比液态电容来得更长,比如在摄氏95度、85度、75度和65度的工作环境下,固态电容的寿命分别是液态电容的1.5倍、2.5倍、4倍和6.25倍。常规情况下CPU供电部分电容工作温度在65度左右,此时固态电容能保证其连续工作23年。但是如果我们将处理器超到3G~4GHz的频率时,电容的温度就会接近80度,如果这个时候再使用液态电容,那么主板随时都有成为“炸弹”的危险……

由此可见,选择高性能的超频主板时务必挑选采用CPU供电部分全固态电容的型号。而主板其它部分的电容虽然没有必要是全固态的,但也应该保证全优质电容,这对整个平台超频后的稳定性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散热设计

主板最后需要注意的是芯片组的散热问题。芯片组一般由南桥北桥两块芯片组成,以往对发热量较大的北桥采取主动散热,而南桥则是贴一片散热片了事。但是随着南桥芯片的功能日益强大,其发热量已经不容小觑。可是如果南北桥都加装风扇又会明显提高噪音,因此许多高端主板目前流行的解决方案是把南北桥芯片用散热片通过热管连接起来,使其散热问题一体化。此外,主板周边电子元件的散热问题,这也是考虑选择超频主板的一个重点。

除了外观还需修炼“内功”

就像武侠小说里的武林高手,光有一身肌肉和一套漂亮的拳法是不够的,深厚的内功才是成为“武林至尊”的最重要筹码。而主板厂商的内功就是撰写BIOS的能力,也就是说主板BIOS关于超频的设置选项越多越详细,在一定程度上就可以反映主板超频性能的高低以及易用性。下面,以笔者手中的这块七彩虹九段玩家nForce 680i SLI为例,我们一起来看看主板BIOS的超频选项要怎样设计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超频需求。

打开主板的BIOS超频相关选项可以看到,常见CPU FSB调节选项等一应俱全。

打开“MemoryTimingSetting”选项,我们可以看到几乎所有的内存延迟参数设置。通过对这里参数的优化,也就是超频玩家中通常所说的“收紧小参”,可以最大程度地榨取内存的性能。

在中低端主板上超频的玩家一定有这样的经历:由于主板上没有丰富的分频设置,往往超了外频,会牵连到PCI-E、PCI等总线的频率提升。由于硬盘,显卡等周边设备对频率十分敏感,因此结果往往是还没有超到一个理想的频率,外设就已经纷纷倒下。优秀的主板设计一般都会有丰富的频率分配选项,比如笔者手中这块主板,在超频时只需将BIOS中的“PCIE SpreadSpectrum”(展布频谱设置)选项设置为“Disabled”就可以将PCI-E总线的频率与外频分开,互不干扰,从而能够帮助我们彻底压榨CPU的超频性能。对于SATA、HT等其它总线也可采取同样的设置。

当然,除了丰富的频率调节设置,作为一款超频主板,电压调节也是必不可少的。以七彩虹九段玩家nForce 680i主板为例,CPU电压的峰值是1.8V,每0.0125V为一个步进;内存电压最高是2.5V,0.025V为一个步进。显然,电压设置选项越细致,越有助于我们的细致超频设置,自然越能取得更好的超频成绩。

实战超频酷睿2

超频平台

CPU:Intel Core 2 Duo E6320

内存:G.Skill 1GB DDR2 800×2

显卡:NVIDIA GeForce 8800 GTX 0c 640/2100MHz

散热器:Thermaltake v1

主板:七彩虹九段玩家nForce 680i SLI

首先将外频提高到417MHz(FSB 1666MHz),此时CPU频率约为417×7-2.91GHz,算是投石问路吧。

此时整个平台全部默认设置,由此可见笔者手中的1066MHz FSB的Core 2 Duo处理器即使不作任何调整也应该可以DIY出1666MHz FSB来与(CPU体质有关)。

然后开始测试处理器在这块主板上的极限频率了,将CPU逐步电压提高到1.55V,保持倍频为7,此时外频最高停留在了500MHz,CPU主频为3.5GHz。

再向上提升外频或加压,发觉已经无法进操作系统,看来3.50GHz就是这款CPU在这块主板上的极限了(本文仅考虑一般条件下的超频,对极限超频条件不作研究)。

接着开始探查内存的极限,最终经过仔细调节,在电压为2.475v时能够将内存稳定在1200MHz。至此您应该明白为什么超频需要主板提供丰富的电压设置了吧,只有适当的提高电压才能挑战极限频率(内存超频非本文讨论重点,供参考)。

最后在了解了平台的CPU和内存的极限频率后,笔者将Core 2 Duo E6320的倍频由7降低到6,以此来测试主板能够达到的最高外频。当外频提高到同样的500MHz时,也达到了极限,因此可以判断500MHz就是这颗处理器在这块主板上的极限外频了(与CPU、主板品质有关)。

看了上面的超频概要,您是否觉得有些莫名呢?其实完全不必,只要搞清楚CPU主频等于外频乘以倍频,并且记得分配内存的频率,您就可以开始超频了,当然测试超频稳定性我们需要借助Super PI和SP2004两款工具。

总结一下,整个超频过程是这样的:先在BIOS内将平台调节到您所期望的合理频率,保存退出。如果系统能够点亮并进入操作系统,那么就可以开始测试这两款软件了,如果出现无法点亮或者进入系统就重启的情况,则应该稍微加点电压,但是切忌加压幅度超过15%,以免造成硬件损坏!如此循环就可以最终测试出平台的极限了,当然这个过程需要您勇气和细心兼备。在保持同等主频的条件下,更高的外频有助于系统整体性能的提升。当然,最终CPU的频率能提升多少,跟CPU自身的超频体质和散热条件也有莫大的关系,如果大家有兴趣,我们将在今后的文章中详细讨论。

总结

“扣肉”很香也很好吃,但是如何吃饱吃好却是一门学问。相信经过笔者的经验分享,大家今后玩超频Core 2 Duo应该多少有些底了吧!当然就像面对不同消费能力的用户,厂商会推出不同定位的产品一样,超频的玩法也是因人而异。如果你是一位“懒人’,那么笔者建议你购买价格适中的主板配合E6600或E6320这样的处理器,然后DIY出1600MHz左右的FSB。而假如您有一颗生命不息超频不止的“芯”,那么买一块超频性能设计优秀的主板一定能让你成为超频世界里的九段高手。

上一篇:家居自拍首选 下一篇:力拼主流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