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溢出与创新发展:一个文献综述

时间:2022-10-05 04:00:45

技术溢出与创新发展:一个文献综述

【摘 要】本文通过对企业间技术溢出与创新能力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文献综述,并提出了最新的研究进展与不足,进一步厘清了技术溢出与创新能力的研究线索。

【关键词】技术溢出;创新;测度

1.技术溢出与创新的关系

技术溢出是本企业的技术对外部企业的溢出(郑登攀、党兴华,2008)。技术溢出可分为外生溢出和内生溢出,外生溢出是指企业所无法控制的、自然和不可避免的溢出;内生溢出是指企业所愿意的、可选择的溢出(郑登攀、党兴华,2008)。尽管学者们都承认内生溢出的存在,如Nakagawa等人(2009)通过2000年以后日本的材料产业发展数据,研究了经济模式的转变条件下技术外溢结构的变化。他们对日本的全球最大的复合半导体材料公司,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在1980年至2004年间的专利申请进行了详细审查。通过分析,观察到了技术外溢和经济模式转变下的关系。他们发现,在工业社会中,内部技术溢出成功地推进了创新。与此相反,在信息社会,区域内和跨区域技术溢出的机会减少了,部分原因是经济停滞,以及经营战略的组织惯性。

在后信息社会,伴随着国家科学和技术政策和企业管理改革的发展,技术外溢出现于不同行业,经济也复苏起来。但国内外的大多数研究针对外生溢出的,且集中于FDI的技术溢出。FDI一般通过三种技术溢出渠道对东道国企业产生影响,即水平、前向和后向关联。Madsen(2007)研究了超过135年的经合组织国家在技术引进和全要素生产率(TFP)方面的数据集,实证结果表明,全要素生产率与知识引进之间存在明显的关系。数据表明,1870年至2004年间,知识溢出已经成为经合组织国家全要素生产率收敛的一个重要因素。Sinani和Klaus (2004)。研究发现,该溢出效应的大小与传入的外国直接投资公司的特点和接受的当地公司有关联。更具体地说,技术溢出受到外国投资公司使用的策略和接受的本地公司的规模、所有权结构和贸易方向定位的影响。Watanabe等(2001)研究了技术溢出效应对于产业研发战略的影响。他们指出,人员、货物和信息的跨境流动,以及技术与资本存量和劳动力的互补性增加,加速了经济增长和全球技术溢出效应。他们通过技术溢出的理论和实证分析,研究了技术溢出对于产量增加的作用,及其同化能力,并试图查明同化能力的来源和机制,以指导企业调整研发战略。

2.技术溢出的影响因素

国内外大多数学者对技术溢出的研究大都以区域或行业作为研究对象(陈涛涛、陈娇,2006;邱斌、杨帅、辛培江,2008),认为FDI总体上提高了中国工业的生产率,水平联系产生的行业内技术溢出效益显著存在。随着全球化和生产非一体化的发展,国内外学者对前向和后向关联产生的行业间技术溢出问题研究逐渐增加(Amiti and Freund,1999;Lopez,2003;邱斌、杨帅、辛培江,2008),认为中国行业间技术溢出与行业内相比更加明显。另一方面,部分学者认为,实证检验所表现的“正向”技术溢出效果是由于忽略了制度因素所致,从而使FDI的技术溢出效果被高估。以往研究多从外资企业角度出发,近年不少学者开始从东道国角度出发,研究东道国自身吸收能力、市场竞争程度对FDI溢出效应的影响作用(蒋殿春、张宇,2006;黄凌云、范艳霞、刘夏明,2007)。另外,政策因素也被认为是影响技术溢出的主要因素。Watanabe 等(2004)以日本政府主导的研发联盟在过去四十年的情况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政府对于技术溢出的影响作用及其局限性。他们认为竞争对手合作的原因是可以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促进参与者之间的技术外溢与技术和经济的整体性。

3.技术溢出的测度

技术溢出的测度研究思路大体有两种:第一种是直接测度社会收益率;第二种是经验回归法。社会收益率测度法的依据是外部性模型中私人收益率低于社会收益率的结论,如果能测度出社会收益率,减去私人收益率,就可以推算出收益外溢的比例。但是,社会收益率方法一般适用于能明确测度社会收益率的领域,必须有确定的技术创新项目,而且其外溢影响只在一定范围之内,该方法才能较好地测度社会收益率,否则会因成本过高而无法操作(Griliches,1992;沈坤荣、李剑,2009)。国外学者Hur和Watanabe (2001)则运用动力学的概念,研究了增加技术同化能力的重要因素,同时运用动力学速度的方法对溢出效应进行估算。他们使用日本制造业的技术经济数据集,发现R&D溢出具有一个积极和重要的外部性。体制的影响对于加速同化能力是关键的因素。他们认为,动力学方法可以代替回归的方法,计算技术吸收和同化能力。

参考文献:

[1]郑登攀,党兴华.技术溢出对中小企业合作创新倾向的影响研究[J].科技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8(8):63-67.

[2]Masahiro Nakagawa, Chihiro Watanabe, Charla Griffy-Brown. Changes in the technology spillover structure due to economic paradigm shifts: A driver of the economic revival in Japan’s material industry beyond the year 2000[J].Technovation.2009(29):5-22.

[3]Jakob B. Madsen.Technology spillover through trade and TFP convergence:135 years of evidence for the OECD countries[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2007[72]:464-480.

[4]Evis Sinani,Klaus E. MeyerSpillovers of technology transfer from FDI:the case of Estonia[J].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2004(32):445-466.

[5]Kwang In Hur,Chihiro Watanabe.Unintentional technology spillover between two sectors: kinetic approach[J].Technovation.2001(21):227-235.

[6]陈涛涛,陈娇.行业增长因素与我国FDI行业内溢出效应[J].经济研究,2006(6):39-47.

[7]邱斌,杨帅和辛培江.FDI技术溢出渠道与中国制造业生产率增长研究――基于面板数据的分析[J].世界经济,2003(9):20-31.

[8]Amit,I M and Freund, C. An Anatomy of China’s Export Growth. www.省略/EITI07/amiti.pdf

[9]Lopez,J.NAFTA and Mexico’s Manufacturing Productivity: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Using Micro level Data [J].Journal of LACEA, 2003, 4(1),pp. 55-98.

[10]蒋殿春,张宇.行业特征与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基于高新技术产业的经验分析[J].世界经济,2006(10):21-29.

[11]黄凌云,范艳霞,刘夏明.基于东道国吸收能力的FDI技术溢出效应[J].中国软科学,2007(3):30-34.

[12]C.Watanabe,M.Kishioka,A.Nagamatsu.Effect and limit of the government role in spurring technology spillover ―a case of R&D consortia by the Japanese government[J]. Technovation.2004(24):403-420.

[13]Griliches Zvi.The search for R&D spillovers[J].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Economics,1992,94(Suppl.):29-47.

[14]沈坤荣,李剑.企业间技术外溢的测度[J].经济研究,2009(4):77-89.

上一篇:浅谈高层结构部分设计 下一篇:论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形式及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