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戈的老婆值多少钱

时间:2022-10-05 03:48:50

电影《被解救的姜戈》中,舒尔茨医生(赏金猎人)带着姜戈去了臭名昭著的“糖果农场”。他们此行的目的是解救被贩卖到这里的姜戈的妻子,女奴布鲁姆希达。

一个女奴最多不超过500美元,但是如果他们直奔主题去赎买布鲁姆希达,那么一定会受到农场主的勒索。买卖双方通过互换信息来判别对方的价格底线,如果庄园主获得姜戈愿意为了这个女奴付出一切这个信息时,无疑会采取价格歧视,最大程度压榨舒尔茨医生和姜戈的消费者剩余(买家取得一种商品所愿意支付的价格与他实际支付价格之间的差额)。

因此,舒尔茨医生给出的策略是,“那人要买马,他不说要买马,而说要买农场”,也就是不让对方获得真实信息。于是他们假装要购买昂贵的角斗士(价值上万美元),顺便用较低的价格把布鲁姆希达买走。然而很不幸,他们这招被邪恶的黑人管家识破,也就是说,对方获得了他们的价格底线,于是舒尔茨医生为姜戈的老婆支付了12000美元的高额赎金。

经济学家对讨价还价这件事情非常感兴趣。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经济学家谢林认为,从博弈论的角度来看,讨价还价是一个非零和博弈。在效率曲线_卜,博弈当事人的利益是对立的,任何一个人效用的增加都会损害另外一个人的利益。但这种所谓的对立只是一种逻辑上的可能性,在效率曲线上必然存在一点,使得博弈当事人的利益是一致的。

1977年,发生了一件不寻常的事情。查理·卓别林在瑞士去世,然而下葬不到三个月,他的遗体就不翼而飞了。不久,他的遗孀就接到了勒索电话,要她支付60万法郎赎回亡夫遗体。

盗贼的出价是试探性的。他无法预知对方愿意为这具尸体出多少钱,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如果对方不愿意出钱赎回,那么这具尸体对他来说一文不值,所以这就有了讨价还价的余地。

卓别林的老婆拒绝了盗贼的出价,她说得比较委婉:“我的丈夫在天堂,也在我心中。”经济学家谢林认为:“当任何一方认为对方不会作出进一步的让步时,协议就达成了。一方之所以会让步,是因为他知道对方不会让步了。”歹徒很快就慌了神,虽然是大明星的遗体,可是连废品收购站也不会要啊,于是他们开始主动降价。

这笔交易最后以25万法郎达成,不过最终盗贼没有拿到这笔钱,因为警察已经找到了他们,考虑到风险成本和盗墓的体力支出,25万法郎是很接近成本的报价。

一些经济学家专门研究和海盗之间的讨价还价问题。从1575年至1739年间,北非海盗与代表西班牙家庭的僧侣之间发生过一万多次的谈判,一个研究小组利用这些数据发表了一篇论文。他们发现,西班牙人通过延长谈判时间,成功地减少了赎金。

一些研究人员通过对现代索马里海盗活动的调查发现,在讨价还价策略中,索马里海盗喜欢装“老练”(再不给钱马上喂鲨鱼,我们可是杀人如麻的悍匪),而船主则会“哭穷”(大哥,别这样,我们也是打工的)。

由于延长谈判时间会产生一定花费,因此双方都喜欢速战速决。对船主来说,船被扣留意味着货物会损坏或变质,而船也一直处于搁置不用状态。对海盗来说,他们要为被扣押的船员提供食物,还要看守船只,甚至要看着一帮老爷们哭哭啼啼,这也够麻烦了。

按照谢林的观点,博弈双方都希望避免两败俱伤,这种“双赢”的共同想法就体现为,在效率曲线上找到一个合适的点来解决彼此之间的冲突。因此,即便是凶残的绑匪,在时间面前,最终也会作出让步。

回头来说说姜戈的故事。舒尔茨医生签了12000美元的支票,交易达成了,可是农场主提出了新的溢价,也就是必须双方握手才算完成交易。舒尔茨医生认为,和这个肮脏的奴隶贩子握手的代价超出了他的心理价位,于是谈判破裂,舒尔茨一枪结果了这个人渣。

(摘自《北京青年报》2013.9.9)

上一篇:《回族研究》征稿征订启事 下一篇:CDIO模式在数字媒体课程群教学改革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