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母鸡萝丝去散步》为例论儿童绘本的创作特色

时间:2022-10-05 03:48:18

以《母鸡萝丝去散步》为例论儿童绘本的创作特色

内容摘要:儿童绘本是由图片和文字共同构成的一种儿童文学样式,图和文相结合共同叙述完整故事。绘本具有其他儿童读物不可替代的魅力和特点。结合《母鸡萝丝去散步》对儿童绘本面向儿童、图文共叙、文字的简洁与跳跃性、亲子共读的阅读方式等特征进行探讨。我们会明白儿童绘本广受儿童喜爱,教育者不断挖掘其教育价值之必然。

关键词:儿童绘本 特点 《母鸡萝丝去散步》

绘本这一名词源自日本,是日文对西方“picture book图画书的翻译。在我国,绘本这一名词概念专指“以‘图’和‘文’共同演绎一个故事的书”。是一种文学与绘画结合之后产生的跨媒介的综合性艺术形式。

一本绘本的完整结构包括封面,环衬,扉页,内文和封底。封面是一本绘本的外部呈现部分,往往是编书者精心设计的。一般除了包含书名,作者,出版社名称等这些文字之外,还设置切合绘本故事氛围的封面颜色,和绘本故事相关的图画。环衬,是封面和书芯之间的一张衬纸,因为两页相环联的形式,所以叫环衬,也有人形象地称之为“蝴蝶页”。扉页又叫书名页,一般在前环衬之后一页,简单附上绘本的书名、作者、出版社名称。除此之外,有些绘本的扉页还会有与故事相关的简单图画。扉页之后就进入正文部分了。正文部分是文字和图画的合奏。篇幅在十几页到二十几页不等。绘本的封底大多比较简单,没有修饰或者有简单的图案,整个故事落下帷幕。一本绘本的封面、环衬、扉页、正文到封底,正如一出完整戏剧的片头、幕布、内容演出、和谢幕。每一部分都有它的意义。

近几年,国内引入大量的绘本,与绘本这种独特艺术形式的特点有关。儿童绘本切合儿童的阅读需求,文字简洁灵动,图画精美,情节充满趣味性,图文配合巧妙,富于想象的空间,受到儿童、成人和教育者广泛喜爱。

一.绘本的儿童性

儿童绘本的基本属性决定了它是以儿童为主要阅读群体的书。作为一个具有特定主流读者群体的艺术形式,所针对的对象尚处于文字阅读水平、心理发展和思维发展的初级发展阶段,审美也具有儿童特有的特征,所以其创作要经过严格考虑。

文字上,儿童的文字阅读处于萌芽阶段,这使得儿童难于接受丰富的文字语汇,所以要通过简单词汇,简单句子搭建一个富有想象空白点和表意张力的空间。有些绘本甚至没有文字,整本书通过图画叙事。英国著名画家Pat Hutchins的这本经典绘本《母鸡萝丝去散步》文字浅白简单,不足百字,“母鸡萝丝去散步,她走过院子,绕过池塘,越过干草堆,经过磨坊,穿过篱笆,钻过蜜蜂房,按时回到家吃晚饭”[1]理解起来很轻松。

图画上,儿童的思维的具象性特征,绝大多数的儿童敏感于通过视觉信息捕获和理解绘本故事,图画符合儿童的接受能力,具有单凭文字难以企及的效果。这就要求绘本的图画要具有较强的叙事表意水平,以其直观和形象激发了儿童的想象力,引导他们正确地理解故事。而且在审美上,图画的色彩线条等也契合儿童审美特征,多色彩鲜亮,对比明显,轮廓线条分明。《母鸡》中,图画中情节巧妙,狐狸在不同场景下多次偷袭。图画色彩鲜亮,以红橙黄等暖色调为主,充满阳光和装饰画意味,线条图案简单而不失美感。

同时,内容充满趣味性。这种趣味性的特征也使得绘本不仅为儿童广泛喜爱,许多成人也乐于从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绘本的画面直观生动、幽默风趣,文字优美流畅,常用逆向思维来编织童话故事或生活故事。画面中情节生动且幽默风趣,文字简约优美,以趣味化的儿童视角来编织故事。”[2]《母鸡》中,狐狸眼神狡猾,暗中偷袭,却接二连三地狼狈的情状引人捧腹不止。狐狸摔倒时惊起的小青蛙和吓跑的小老鼠,招来的成群蜜蜂也使得故事趣味十足。

二.插图的叙事功能

“绘本里有两个语言系统。一个是以文字来表记的文章,另一个是绘画。实际上,所有的绘画都能作为语言被阅读。”[3]

这里的绘画所指的就是插图,它是儿童绘本重要构成要素之一,其叙事功能是绘本的最为重要的特征。“插图中也存在着一个叙述者”,“插图的叙述有它本身的个性和特点,这些个性和特点是文字所无法涵盖和取代的。画家通过这些个性和特点来展现文字所讲述的故事在视觉中进行的故事面貌。”[4]另一方面,由于儿童的识字量和词汇量限制,书面语言理解力较基础较薄弱,故事曲折而又趣味横生的情节,人物的性格、情绪以及心理活动常常很难通过文字传达给儿童。此外,由于版面的限制,大量文字进行详细刻画和描绘也不现实。图画则可发挥其特长,在传达和丰富故事内容,刻画人物形象,渲染氛围等方面,更为形象直观,丰富生动地叙述,引起小读者的兴趣。

《母鸡》中的一幅幅图画呈现出正文表达的萝丝散步的故事,图画生动连贯地展现了狐狸追捕母鸡屡屡不能得逞的搞笑情节。第一次偷袭踩中钉耙被拍晕,第二次偷袭跌入池塘惊起两只小青蛙,发动第三次偷袭栽入干草堆,第四次偷袭惨被磨坊的整袋面粉砸中,最后一次偷袭撞翻成片蜂箱,被大片蜜蜂追得狼狈不堪,逃之夭夭。萝丝毫不知情地散完步回家了。整个过程中,她昂首挺胸,气定神闲,悠闲自在,而锲而不舍的狐狸,眼神贪婪而身形狼狈,两个主角形象间互相生发而更加出彩。故事情节紧张,却趣味十足,除了趣味性的故事情节,也在于整本绘本的画面色彩鲜亮明媚,线条简单,为整个故事笼罩上了轻松明快的氛围,正如《纽约时报》所说“这是一出洒满阳光的喜剧”。

三.文字的简洁性和跳跃性

作为绘本里的另一个语言系统,绘本的文字有着的自身特点。儿童绘本中的文字语言具有简洁性,口语化,多用基本常用词汇,句式简单灵活,极少涉及对情节和人物的细微描述。也因此具有跳跃性。文字不能单独承担叙事的任务,我们通过文字的阅读是得不到故事的全貌的,需要图画来生发它的空白,丰富它的内容。而无字绘本全部依靠图画表达叙事。《母鸡》中,文字简洁到不足百字,可见一斑。

四.图文共叙模式

绘本中,图画与文字暗含相互生发、共同叙述的逻辑关系,是通过图像与文字两种媒介在两个不同层面上交织、互动来诉说故事。日本绘本研究者松居直曾用一个简单的公式形象表示插图读物与绘本间不同的图文关系:图+文=插图读物,图×文=绘本。[5]图文共叙在儿童绘本中表现得尤为明显。《母鸡萝丝去散步》中,从简略的文字中,读者只能了解到母鸡萝丝散步在农场转了个圈的画面,但通过图文的结合,便得到狐狸追母鸡的故事。

上一篇:基于高分辨率影像的矿山开发遥感调查与监测应... 下一篇: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