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亿元市场的诱惑

时间:2022-10-05 03:06:18

万亿元市场的诱惑

智能汽车将成为传统汽车企业转型升级的突破口。

抢占市场先机向来以速度论英雄,尤其是面对一个近万亿元的市场规模。

除乐视汽车、奇点汽车等互联网、IT业企业涌向智能汽车领域外,传统车企不甘示弱纷纷涉足智能汽车,并迅速推出样车甚至量产车。一个是以概念车咄咄逼人的新进入者,一个是以速度量产抢占先机的坚守者,新旧两大势力在北京车展打响了智能汽车的博弈战。

车展上,无论是乐视首款超级汽车概念车――LeSEE,还是7月要量产8月要上市的“最懂用户的汽车”荣威RX5,还是要抢占互联汽车高低的北汽新能源旗下的纯电动超级跑车ACRFOX-7的全球首发,又或是完成从重庆至北京全程2000公里无人驾驶测试的改装长安睿骋无人驾驶车等。这些都表明,智能汽车经过短短几年的发展已经由理论走向了实践,它已经来到了人们的身边。

智能汽车将是汽车产业的重要发展趋势,未来汽车产业90%以上的科技创新也将集中在汽车智能化领域。那么,智能汽车的市场蛋糕到底多具有诱惑力?如今的智能汽车实际发展水平又达到了哪个等级?

市场规模将破万亿元

据美国波士顿咨询集团研究报告预测,2017年智能汽车将大规模上路,而其创造的市场价值将在2025年前达到420亿美元。该报告指出,车辆配装无人驾驶技术的成本为2000美元到10000美元,随着利用率的提高,未来10年将下降4%到10%。2035年前,全球将有1800万辆汽车拥有部分智能驾驶功能,1200万辆汽车成为完全智能驾驶汽车,而中国将成为最大的市场。

数据资料显示:中国智能汽车的市场规模将超过1500亿元。如果加上庞大的汽车售后服务,相关市场规模则有望突破万亿元。

中国智能汽车市场除了具有庞大的市场规模外,还有着最高的人群接受度。

据调查,在中国听说过自动驾驶技术的消费者占被调查总数的90%,而日本、美国、英国的这一比例分别为不到60%、70%和不到70%。此外,中国接近90%的人能够接受自动驾驶技术,但在德国这一比例约为50%。在外界看来,无人驾驶汽车作为汽车产业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同时也将是继手机之后下一个移动互联的主要终端。

同时,智能汽车在中国还有有力的政策支持,随着车联网、无人驾驶等相关政策的推出,智能汽车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针对智能汽车法律法规的空白,从去年开始,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明确提出加快汽车等行业的智能化改造。随后在5月22日,工信部进一步发文对其进行详细解读,围绕智能网联汽车重点展开工作;2015年12月14日,工信部首次提出要出台《车联网发展创新行动计划》,要求推动车联网技术研发和标准制定,组织开展车联网试点、基于5G技术的车联网示范。

处于原型验证阶段

据介绍,长安从重庆开往北京的无人驾驶汽车,是智能化等级的三级水平。根据长安规划,最快2019年将全部搭载在量产车型上。在智能化汽车方面,长安已制定了面向2025的智能汽车技术发展规划,即“654”战略,要搭建6大平台,掌握5大核心应用技术,分4个阶段实现智能化技术的产业化。“电动化、智能化是汽车未来发展的大趋势,长安必须对此有所布局。”长安汽车总裁朱华荣说。

业内专家认为,现阶段北汽、东风、上汽、等中国品牌也已在自动驾驶汽车上发力,但大多还属于原型验证阶段。但是长安作为中国自主品牌的代表已迈出了自动驾驶的重要一步。

据介绍,智能汽车将经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智能汽车的初级阶段,即辅助驾驶;第二阶段是智能汽车发展的终极阶段,即完全替代人的无人驾驶。美国高速公路安全管理局将智能汽车定义为以下五个层次:一、无智能化(层次0)。二、具有特殊功能的智能化(层次1),可称之为“辅助驾驶阶段”。三、具有多项功能的智能化(层次2),可称之为“半自动驾驶阶段”。四、具有限制条件的无人驾驶(层次3),可称之为“高度自动驾驶阶段”。五、全工况无人驾驶(层次4),可称之为“完全自动驾驶阶段”或者“无人驾驶阶段”。

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全球有18家企业涉足智能汽车领域,其中既包括奔驰、宝马、奥迪、丰田这样的传统汽车厂商,也包括谷歌这样的互联网巨头。在国内,除了百度较早涉足外,北汽、广汽、上汽、长安、比亚迪等汽车厂商也已在无人驾驶汽车、车联网等技术领域深耕多年。

事实上,目前已经布局智能汽车产业的国内外公司,都在加紧推出量产车型的智能汽车产品。据了解,北汽、比亚迪、吉利等国内汽车厂商都计划在2016年年内推出各自的智能汽车产品,而乐视、百度、阿里等互联网公司,也将通过合作等方式,在年内推出智能汽车应用或服务。

有观点认为,如今的智能汽车大战将会重走当年苹果打败诺基亚的路线。曾经,模拟机也掀起了一场血淋林的价格战,后来智能机的出现,全面歼灭了模拟机。有人预言,汽车智能化将是汽车技术发展进程中的一次革命,是夺取未来汽车市场重要而有效的手段。并有调查显示,中国汽车消费者对汽车的需求、理解和期望正在发生改变,其中智能化的汽车已经成为消费者的优先选择。更有行业内人士认为,汽车智能化技术的开发应该基于用户的根本需求,即安全性和便捷性。如今,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已逐步开启了智能汽车的新生活。

适者生存适合任何行业,面对滚滚而来的智能汽车大潮,哪些车企成为“智能机”?哪些成为“模拟机”?思维决定成败。因为,高级辅助驾驶来了,无人驾驶已经不远。

上一篇:波浪与地震作用下桥梁下部结构的动态损伤分析 下一篇:智能从自动泊车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