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驱动企业转型

时间:2022-10-05 12:40:02

科技创新驱动企业转型

2013年6月,在2013贵州企业100强暨十四届企业管理创新成果表彰会上,瓮福集团以316亿的营业额,位列100强第四,并成为省委省政府重点扶持、打造贵州500亿企业集团的两家企业之一。

不管是从卖原料到卖技术的成功转型,还是从治理污染到“变废为宝”的探索发现,10多年来,瓮福始终把科技创新作为引领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通过以磷资源开采为基础的新型产学研平台的打造,有效地推动了中国磷矿开采及磷化工、磷精细化工、伴生化学品资源型利用的研发,使瓮福集团不仅成为了全省工业的标杆企业,也助推瓮福跻身于领军世界同行的第一梯队。

科技创新促产业升级

瓮福磷业发展公司是瓮福集团三大主体生产单位之一,是瓮福精细磷化工示范基地。瓮福磷业发展公司的前身是瓮福集团为安置主业富余人员、从主体剥离出来的25个企业组成的“小、散、粗”企业集合体,面临产业升级转型、大量人员分流转岗等多重压力。

公司上下在阵痛中形成共识:坚持自主创新,发展精细磷化工是唯一出路。并提出以科技创新为基础,以高新产品为支撑,创建一流的精细磷化工基地发展目标。

自2004年公司更名后,通过与中科院、清华、川大等高校院所合作,建立产学研科技创新战略联盟,促进了科技成果迅速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经关停并转,属下企业数量由原来25个减少到6个,磷及精细磷化工产业已占磷业公司经济总量90%,而企业产值则实现年均50%的增幅,申报专利172项,拥有授权专利141项,完成了从卖原料到卖技术的转型,从劳动密集型企业向高新技术型企业的跨越。

“变废为宝”国际领先

作为一家以资源为依托的资源型企业,瓮福也曾受困于自身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如何充分利用有限资源,创造集团最大利益?瓮福的选择是发展循环经济。

碘化工是瓮福环保产业化最具代表的成果之一,也是贵州环保产业的成功探索之一。

相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碘产量仅占世界1%,但使用量却达20%、约400吨,大都依赖进口。一般都认为只能从海带中提取碘,事实上,磷矿石中也含有碘元素,过去由于技术原因,从磷矿石中提碘难以实现工业化生产,碘这种稀缺资源,只能白白地“埋葬”在废渣里。

瓮福经过多年努力,2008年,瓮福磷肥厂建成了世界上首套磷矿伴生碘资源回收工业化装置;后又经过多年探索整改和创新,2012年,碘年产量首次突破65吨。

“从磷矿石中提碘,成本大大低于从海带中提碘,其利润率高达百分之六七十。”瓮福磷肥厂厂长杨毅自豪地说。同时,作为全球唯一从磷矿石中提碘的企业,瓮福破解了世界一大难题,为碘及碘的深加工奠定了良好基础。

此外,瓮福磷业自主开发的萃余酸生产晶体磷酸一铵新技术,打破了肥料级湿法磷酸原来只能应用于生产普通磷肥的格局,开辟了废弃物综合利用新途径,为世界精细磷化工产业树立了再生资源循环、高效利用的典范;瓮福磷石膏制硫铵装置成为国内首套规模化生产的磷石膏制硫铵装置,也是瓮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内示范装置,其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磷石膏的综合利用率也从12%上升到28%,远远领先于国内平均水准。

面向未来,集团董事长何浩明表示,将一直致力于以科技创新为企业发展动力,使资源优势尽快转化为经济优势,不断把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责任编辑/李 坤)

上一篇:六枝乡村美丽蝶变 下一篇:读书学习是一种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