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致课堂”让数学教学真实精细有效

时间:2022-10-05 12:23:23

“精致课堂”让数学教学真实精细有效

【摘 要】 数学“精致课堂”体现了一种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课堂教学境界,这应该成为一种课堂教学发展策略、一种课堂教学文化、一种课堂教学行为习惯。在课程改革日益深化的今天,需要数学课堂更趋精致化,以实现“为了每个学生发展”的至真、至善、至美的课堂教学理想目标。

【关 键 词】 数学;教学;课堂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数学课程目标中提出了“四基”要求,即“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等,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数学课程“四基”目标的提出,需要我们全面认识数学课程的价值,建立起“全面提升学生数学素养”的课堂教学理念,需要革新课堂教学中教与学的方式,笔者认为构建起小学数学的“精致课堂”,能更好地在每一堂数学课中落实“四基”目标。

一、小学数学“精致课堂”的指导理念

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为指导,围绕其核心思想“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心理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打造适合的教育”,以此来确定数学精致课堂教学的指导理念——打造适合每个学生发展的数学课堂。这一理念与新课改是一脉相承的,因此,要践行这一理念就必须把握好“三个深入”。即从关注课堂学习的群体深入到关注课堂学习的个体,也就是要坚持以生为本,通过学生个体的自主探究,使每个学生在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和情感态度方面均得到发展;从关注同质教学深入到异质教学,就是要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有效实施有差异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从关注知识习得深入到关注全面素质提升,就是要通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反思质疑等良好习惯,使学生获得知识技能,激发学习兴趣,感悟数学基本思想,并引导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积累基本经验。

二、小学数学“精致课堂”的正确定位

(一)讲究真实

所谓“真实”是指数学课堂要反映学生的学习需求与真实的学习过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真正体现以生为本,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教师则须根据学生自学情况做到顺学而导,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发现一些真实问题,根据学生解决问题的真实需求,教师因学设导,这样的数学课才会真实而有实效。

(二)注重精细

所谓“精细”,首先指教师课前要精心准备,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与数学知识间的逻辑关系,教师课前要针对学生学习的疑惑点、困难点、出错点等因素全面预设,精心预设是确保课堂精致生成的前提;其次指在课堂中,教师要细心引导,认真倾听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思、所疑、所问,而后因学设导、顺学而导,以巧妙的点拨引导促进学生主动构建新知。

(三)追求有效

所谓“有效”,指课堂教学要讲究效率与效益。效率是指课堂教学中投入与收效之比,花最小或最少的教学代价取得最大最多的成效,追求事半功倍的效果。效益是指教学投入后所产生的整体教育效果,就是让每个学生各方面的数学素养均有提升,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获,促进学生数学智能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三、数学“精致课堂”的操作要素简析

(一)课堂教学目标要“精当”

教学目标要适当,不能大而无边,不要越多越好。如我们以“三角形的内角和”的教学为例,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为:①通过实验、操作、推理归纳出三角形内角和是180°;②能运用三角形的内角和知识解决实际问题;③通过拼摆,感受数学的转化思想。精要恰当的课堂教学目标,可以指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地处理好教学内容,真正体现数学课堂的教育价值。

(二)学生学习过程要“精要”

精要的学生学习过程主要体现在以生为本、以学为主的教学理念,充分注重学生的自学探究活动。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生获得知识,必须建立在自己思考的基础上,可以通过接受学习的方式,也可以通过自主探究等方式;学生应用知识并逐步形成技能,离不开自己的实践;学生在获得知识技能的过程中,只有亲身参与教师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才能在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和情感态度方面得到发展”。

我们同样以“三角形的内角和”为例,在教学时我们可以先让学生以量一量、算一算的方法,让学生用量角的方法算出锐角、钝角、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结果学生会发现计算结果不一样,但都接近180°。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引导让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探究三角形的内角和:方法一,学生用自己准备的三角形通过剪、拼的方法探索,学生把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剪下来拼一拼,正好拼成了一个平角,因为平角是180°,所以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方法二,学生通过折叠的方法进行探索,学生把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折到一起,正好组成一个平角,由此证明三角形内角之和是180°。方法三,运用长方形内角和是360°探索三角形的内角和,学生沿着长方形的对角线将其分成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由长方形的内角和是360°,可得出直角三角形内角和360°/2=180°。在学生自己充分探究、感悟、发现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的结论。

(三)教师导引点拨要“精诚”

精诚的导引点拨,就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引导要体现真诚,课堂教学中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教师要发现数学课堂教学中的真实问题,通过富有启发性的讲授,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求知求真,通过恰当的归纳,使学生理解知识、掌握技能、积累经验、感悟数学思想。

同样以“三角形的内角和”为例,为了拓展学生思维,解决学生认知中的疑惑,进一步巩固知识,教师在学生已经探索出“三角形内角之和是180°”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如果把一个三角形剪成两个小三角形,每个小三角形的内角和又是多少度呢?”“如果将四个完全一样的小三角形拼成一个大三角形,这个大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呢?”通过教师的拓展性引导,打破学生原来的认知平衡,使学生对知识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即“无论三角形的大小、形状、位置发生怎样的变化,其内角和总是180°。”通过教师对学生学习的真实点拨、启发、引导,使学生经历对知识“再创造、再发现”的过程,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四)课堂训练实践要“精心”

教师在设计学生课堂训练实践时需要考虑三方面的因素:首先,突出训练的层次性,既要有巩固题、又要有拓展题、探索题;其次,考虑到让每个学生通过经历解决问题的活动,获得不同的体验;最后,教师要及时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分析产生困难与错误的原因,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也以“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为例,我们可以设计这样三个层次的课堂训练实践活动:

第一层次为巩固题:求下面各角的度数。

第二层次为拓展题:判断。

1. 锐角三角形任意两个内角之和大于90°。

( )

2. 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不一定是等边三角形。( )

3. 三角形任意两个内角之和都大于第三个内角。( )

第三层次为探索题:分别计算下面四边形ABCD和五边形ABCDE的内角和。

(五)课外活动要“精简”

学生的课外作业要做到化繁为简、变多为精。注重精选精做,教师尝试实施精心设计的校本作业,使课外作业更具针对性。注重自学预习,尝试将自学导学单作为学生课外作业,以丰富学生作业的形式,切实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总之,学生的数学课外活动应精简,做到负担轻又有实效。

数学“精致课堂”体现了一种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课堂教学境界,这应该成为一种课堂教学发展策略、一种课堂教学文化、一种课堂教学行为习惯。在课程改革日益深化的今天,需要数学课堂更趋精致化,以实现“为了每个学生发展”的至真、至善、至美的课堂教学理想目标。

【参考文献】

[1] 曹一鸣. 数学教学论[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 方均斌. 数学教学个案研究[M]. 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

[3] 王新民,王富英. 高效数学教学构成要素的分析[J]. 数学教育学报,2012(3).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上一篇:巧设问题情境 提高教学实效 下一篇:新课标下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