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时间:2022-10-04 11:28:05

浅议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摘 要:幼小衔接是指幼儿园与小学两个教育阶段平稳过渡的教育过程,也是幼儿在其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个重大的转折期。由于生活习惯上的骤变以及课目的繁重,使许多小孩子在进入小学后出现疲劳、消瘦、害怕学习的现象。因此,幼儿园和小学的衔接工作很重要,教师、家长、幼儿园应该为孩子顺利地向小学过渡做好一切准备。本人既有小学从教经历,又有幼儿园管理经验,根据自身工作感受,对幼小衔接工作做了浅显的研究。

关键词:幼小衔接 入学准备 教师 家长 幼儿园

一、大班教师该做什么

1.正确认识了解幼儿园和小学教育的异同,找准衔接关键,尊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同时,有效接近小学教育方法和管理模式。幼儿园和小学虽然同属基础教育,但在教育内容和形式、教学要求和方法、环境设置、作息制度和生活管理制度等方面有较大差异,小学和幼儿园都要在教学形式上逐步靠拢。

2.要和小学老师经常联系,了解小学教改情况。要熟悉幼儿到小学生的过程应发生的变化有哪些,熟悉小学一年级教学计划的基本精神和新课程各科教学大纲教材的基本内容,帮助小学老师了解幼儿身心发展水平和幼儿园教育工作的特点,及时探讨在具体操作上所遇到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尤其是对教学大纲内容衔接方面的探讨和探究。

3.根据家长的需要开展有关幼小衔接的系列讲座或咨询活动。如:选派优秀教师给家长做“怎样给幼儿做好入学前的准备”的讲座,邀请小学老师与大班家长开座谈会和咨询活动;将“幼小衔接”的有关计划发给家长,使家长更进一步明确该如何配合幼儿园教育好孩子,使他们能顺利过渡到小学进行学习。

二、家长该做什么

1.激发幼儿对新校园的向往之情。要先让孩子爱上学校,带孩子“观赏”将来要就读的小学,讲尽可能多的学校的事情(地点、方位、历史等等),让孩子感觉到新奇与渴望。

2.加强文明礼貌习惯的培养。孩子入学后与人交往的机会和范围比以前更大,因此,在入学前应巩固和加强对孩子文明行为和礼貌习惯的培养,使他们更好地适应新的集体生活。如教育他们听老师的话,有礼貌、守纪律、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关心集体、讲道理、明是非等。

3.培养一定的生活习惯。孩子入学前,要培养他们良好的卫生习惯和一定的独立生活能力。如定时睡觉,早睡早起,保证有充足的睡眠时间;自己穿脱衣服、整理床铺,一人单独睡小床;自觉地早晚刷牙,饭后漱口;学会正确地使用筷子,吃饭时不要发出声音,饭后收拾干净;定时大小便,便后自己擦干净;能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服;学会正确地握笔,端正写字、看书的姿势等。

4.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上小学后,孩子每天要面临不同的学科、带回不同的作业。为了帮助孩子树立任务意识,家长可以每天布置一个任务给孩子,如扫地、拿牛奶、分碗筷、倒垃圾等。此外,幼儿园第二学期,没有特殊原因,必须每天背书包上幼儿园,有事情要向老师请假,不允许像小班一样来去自由。

三、幼儿园该做什么

1.树立正确的办学宗旨,切实做好幼小衔接工作。要狠抓师资队伍建设,并制定科学合理的幼小衔接工作计划。在教育教学上,要从孩子兴趣入手,根据幼儿喜欢游戏的特点,将教学结合在游戏中。例如,在日常生活中,注重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常规,加强对幼儿生活能力的培养。

2.创设情境,充分发挥环境育人功能。幼儿园的活动室,一般布置得美观、形象和富有儿童情趣,不仅有丰富的物质环境,而且包括和谐的心理环境。而小学教室只有桌椅,固定的座位,对幼儿缺乏吸引力,操场上的运动器械低年级享用机会较少,必然使幼儿感到枯燥。

3.让学科教育融合在主题活动中。在大班后阶段可开展“我要上学了”主题活动,并带孩子们参观小学,进行学做小学生、模拟小学生课堂等系列游戏活动,重视孩子们的感性认识与环境的适应,从主题活动中培养孩子的自主能力和任务意识,增加孩子的自信心。

4.为家庭搭建与学校互通的平台。首先,可邀请小学教师对幼儿园家长进行讲座,并给他们提供解答困惑、排解焦虑的机会。在讲座前,与学校做好沟通,使得学校和幼儿园的教育观念达成一致。其次,邀请学校教师和家长共同参加幼儿园的活动,促进幼儿园幼小衔接工作的顺利进行。第三,聘请学校教师成为幼儿园大班学前课程的辅导员,这支坚实的学校团队会成为大班教学的指导者和完成幼小衔接的参与者,真正使学校与幼儿园的衔接达到立体互动。

5.幼儿园应注重与小学的联系。大班教师应抽出一定的时间去参加小学一年级的活动,并向一年级教师介绍幼儿园的教学方法,展示幼儿的学习水平,让小学低年级教师也了解幼儿园,在教育教学上做到幼小衔接。可与小学商议制定相应的幼小衔接计划:在幼儿入学时合理适当地调整作息时间,再慢慢向正常的上课时间靠拢;适当调节课堂节奏,暂时降低教学难度,以减轻儿童刚入学的压力。

幼儿幼小衔接工作的顺利开展是建立在教师、家长与幼儿园教育方向一致的基础上的,三者的有机结合会进一步提升教师教育的综合能力,使教师、家长、幼儿园三方做到无缝衔接,真正实现让幼儿顺利、自然、和谐完成幼小过渡,一批又一批的“准小学生”才能轻松自如地渡过这一重要的转折期!

上一篇:做一个有人格魅力的班主任 下一篇:Festivals教学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