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虞市中小学学生营养状况及趋势分析

时间:2022-10-04 10:22:08

上虞市中小学学生营养状况及趋势分析

学生营养状况直接影响学生的身体发育与智力发育,并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及心理素质产生重要影响。为了解上虞市中小学生的营养状况特点及变化趋势,从而为学生的营养干预提供依据,现对2001―2008年上虞市中小学学生的营养状况进行分析。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取上虞市城区7所中小学校(小学3所、初中2所、高中2所)的7~18岁学生,按年级分层,在每个年级中随机抽取3个班学生作为分析对象,连续8年,共抽取学生16 332名,其中小学生8 390名,中学生7 942名。

1.2 方法

按照卫生部《学校卫生监督监测情况年报表说明及技术规范》的方法对学生身高体重进行测量,采用《中国学生7~22岁身高标准体重值》作为营养状况评价标准,体重为标准体重90%~110%为营养状况良好,低于90%为营养不良,大于120%为肥胖。

2 结果

2.1 学生营养状况变化特点

2001―2008年学生营养不良率为在28.24%~36.67%,呈现缓慢下降趋势(rs=-0.976,P<0.001),年均递减3.66%;学生肥胖率为2.97%~6.43%,呈现较快上升趋势(rs=1,P<0.001),年均递增11.67%(表1)。

2.2 男女生营养状况比较

2001―2008年男女生营养不良率分别为24.34%和40.61%,各年间男女生营养不良率均为女生高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31.68、19.41、15.38、13.43、52.18、45.98、23.41、31.23,P均<0.01)。2001―2008年男女生肥胖率分别为6.84%和3.03%,男生肥胖率高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0.26,P<0.01);各年间男女生肥胖率均为男生高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12.18、8.74、9.12、7.93、8.24、7.74、16.83、11.81,P均<0.01)。见表1。

2.3 不同学段营养状况比较

2001―2008年小学、中学段营养不良率分别为27.02%、38.06%,营养不良率中学高于小学阶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19.58,P<0.01)。各年度中均是中学高于小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31.68、19.41、15.38、13.43、52.18、45.98、23.41、31.23,P均<0.01);而肥胖率小学与中学分别是6.41%和3.37%,小学高于中学,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X2=80.26,P<0.01)。在各年度中均是小学高于中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12.18、8.74、9.12、7.93、8.24、7.74、16.83、11.81.P均<0.01)。见表2。

3 讨论

8年监测结果表明,上虞市儿童青少年营养不良率(男24.34%,女40.61%)均高于2000年全国城市平均水平(男23.70%,女34.21%),但呈缓慢下降趋势;肥胖率(男6.84%,女3.03%)均低于全国城市平均水平(男8.71%,女4.07%),但呈明显上升趋势。

上虞市中小学生营养不良与肥胖的长期变化趋势,与相关报道一致。这与近几年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生活方式的改变密不可分。虽然生活富裕了,饮食丰富了,营养不良率有所下降,然而人群的营养知识却仍旧缺乏,营养不良问题依然存在,营养搭配不合理、挑食、偏食、不吃早餐、盲目减肥等行为导致学生尤其是中学女生的营养不良率居高;另一方面,趋于繁重的学习压力,电视电脑的普及,导致学生更趋向于静坐的生活方式,同时各种休闲零食、含糖饮料、洋快餐等含高脂肪、高能量食品的快速流行,使得中小学生摄入的能量远远大于消耗的能量,肥胖迅速上升成为新的健康问题。

学生的营养不良与肥胖不仅影响学生的身体发育与心理健康,更为成年后罹患慢性病埋下了隐患。上虞市儿童青少年营养状况不容乐观,尤其是肥胖,虽然处于早期流行阶段,然而它的增速很快,应当引起高度重视。相关部门应抓住时机,及时采取有力的干预措施,根据上虞市学生营养状况的特点,采取在小学阶段以控制男生肥胖为主,在中学阶段以控制女生营养不良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具体包括:在学生、家长中宣传、普及营养知识,推广合理营养、平衡膳食;在学校里推行营养餐制度,纠正孩子挑食、偏食、吃零食及过度节食的坏习惯;减轻学习负担,鼓励孩子参加形式多样的户外活动及体育锻炼,倡导科学减肥。如此来预防并控制营养不良与肥胖的发生与发展。

上一篇:某县城餐饮业餐具监测结果分析 下一篇:金因肽防治鼻咽癌放射治疗致皮肤损伤的疗效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