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大型超高层建筑模板工程施工方案探讨

时间:2022-10-04 09:49:24

某大型超高层建筑模板工程施工方案探讨

摘要:结合某大型超高层建筑模板工程的具体特点,论述在不同的结构部位,选用不同模板、支撑体系或施工方法,达到了合理、先进、科学的效果,旨在交流经验。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模板工程;施工

一、 工程概况

某大型建筑是集办公与商业为一体的超高层民用建筑,主楼地上40 层,按规范要求设有避难层。裙楼部分:南侧裙楼为3 层,东侧裙楼为4 层,地下室共3 层。本工程总建筑面积为100142m2,其中三层地下室总建筑面积20703m2,建筑高度为176m,避难层、标准层层高为3.9m,裙楼一至四层层高分别为6m、4.8m、4.8m、和5m,无结构转换层。±0.00 相当于绝对标高7m。大厦采用砼最高等级C60,抗渗砼等级S8 和S6,地下室底板厚700mm,承台部分最厚达3.2m。

二、 模板工程施工方案

本工程裙楼部位层高分别为一层层高6.0m,二层层高4.8m,三层层高4.8m,四层层高5.0m,属高支模。如何保证模板支撑架搭设的强度、刚度、稳定性是本工程的重点之一。本文重点讨论该工程高支模板施工中的一些关键技术。

1、 墙、柱模板:

采用18 厚胶合板和50×100 方木,墙体模板用ф12 对拉螺杆(地下室外墙采用止水对拉螺杆)固定并与室内满堂脚手架连接固定,具体情况见图1;核心筒剪力墙模板支设方法见图2:(无防水要求的)。对于核心筒部位-17m~-13.5m 处的模板,拟采取在核心筒外侧壁墙外砌370 砖胎模,同时预埋T 字形止水螺杆与墙内侧模板拉结,间距0.4m 左右,砖胎模与护坡之间用砖垛顶紧并填土密实。内模支撑的水平钢管与满堂脚手架固定,斜钢管与短钢筋头连接加固。内模下口与前面施工500 高外所留下的对拉螺杆相连结好,以防止斜支撑在砼施工时向上产生浮力,造成根部漏浆。

图1:墙体模板固定大样图2:剪力墙模板加固图

为确保外墙不涨模,主要施工措施如下:

⑴、满堂架适当加密设扫地杆,设剪刀撑;

(2)、斜撑、水平撑与满堂架连接;

(3)分层浇筑砼,每层厚度不超过30cm;

(4)、浇筑砼时设专人看护模板,如有变形,立即停止浇筑,采取加固措施。

框架柱模板的支设在柱钢结构及柱钢筋绑扎完并通过验收后进行,柱模外侧竖向楞木间距不超过300,沿柱身竖向每隔500 设一道钢管或槽钢柱箍,首层箍距地面间距不大于200,柱箍用Φ14-18 钢筋对拉螺栓拉结,间距500,对拉螺栓采用塑料套管,为确保柱模的稳定性及垂直度,在柱四周用斜撑加固,柱与柱之间用水平拉杆相互连接,柱模在砼浇筑一天后可拆模,拆模时不能损坏柱角。

为减少地下室外墙裂缝的产生,拟采取以下措施:

(1)、加强养护,养护时间15d 以上。

(2)、尽量延长拆模时间,防止砼早期失去约束产生裂缝。

(3)、尽量提早回填土,防止地下室砼长期在空气中产生裂缝。

(4)、采用等截面代换法,加密地下室外墙竖向钢筋间距。

(5)、水平筋绑扎在竖筋外侧。

每个施工区段配制一套梁、柱、墙侧模板,二套板模、三套梁底模,保证流水施工的需要。即“一、二、三”模板体系。

2、 梁、板模板:

梁、板支撑采用满堂钢管排架,钢管排架纵横立杆间距600,排架上架50×100 木方间距200,上铺梁底模板。楼板模板底架设50×100 木方,纵向间距500,横向按模板规格灵活支承,其间距不超过1 米。梁底模用18 厚胶合板,侧模用胶合板,当高≥600 的梁,梁中加对拉螺栓,间距600~800。梁模板及支撑见图3,板模板及支撑见图4:

图3图4

3、 电梯井内爬模:

自开式平台采用立柱木行架,通过支腿架设在墙体系预埋孔洞内,利用手动葫芦或塔吊提开平台时,支腿自动收缩,升到位后,支腿在配重作用下,伸入预留孔洞内固定定位。

四、 模板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1、模板的材质应符合有关的专门规定。

2、模板及其支撑体系应符合下列规定:

(1)保证工程结构和构件各部分形状尺寸和相互位置的正确。

(2)具有足够的承截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现浇混凝土的自重和侧压,以及在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荷载。构造简单、装拆方便,并便于钢筋的绑扎安装和混凝土的浇筑、养护等要求。

(3)模板的接缝不得漏浆。

(4)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涂隔离剂。对油类等影响结构或妨碍装饰工程施工的隔离剂不得采用。严禁隔离剂沾污钢筋与混凝土接槎处。

3、模板及其支架在安装过程中必须设置防倾覆的临时固定。

4、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当跨度等于或大于4 米时,模板应起拱,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起拱高度宜为全跨长度的1/1000~3/1000。

5、固定在模板上的预埋件和预留洞不得遗漏,安装必须牢固,位置准确。

6、模板安装的偏差不得超过有关规定。

7、现浇结构的模板及其支架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侧模: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后,方可拆除。

(2)底模:其砼强度按跨度达到相关要求后方可拆模。

8、已拆除模板及支架的结构,在混凝土强度符合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的要求后,方可承受全部使用荷载,当施工荷载所产生的疚比使用荷载的效应更为不利时,必须经过核算,加设临时支撑。

五、小结

在高层或超高层建筑施工中,模板工程技术的选择是施工技术研究的重要内容,科学合理的选择模板工程技术,不但事关超高层建筑施工质量、安全和进度,而且对工程造价也有一定影响。因此,必须在深入了解各种模板工程技术特点的基础上慎重进行。

本工程在项目经理部的科学领导和决策下,在不同的结构部位,选用不同模板、支撑体系或施工方法,达到了合理、先进、科学的效果,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的社会效益,是笔者工作实践中的一次有益体会。

注:文章内的图表及公式请以PDF格式查看

上一篇:清水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 下一篇:浅析建设工程监理工作的现状分析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