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成公二年“韩厥梦子舆谓己曰”条句读辨正

时间:2022-10-04 08:03:18

《春秋左传注·成公二年》记载公元前589年鞌之战,其中有一段文字为:“韩厥梦子舆谓己曰:‘旦辟左右!’故中御而从齐侯。邴夏曰:‘射其御者,君子也。’公曰:‘谓之君子而射之,非礼也。’射其左,越于车下。射其右,毙于车中。綦毋张丧车,从韩厥,曰:‘请寓乘。’从左右,皆肘之,使立于后。……”

王伯祥《春秋左传读本·成公二年》(以下简称《读本》)标点略同,唯将“从左右”一句置于引号内,为“……綦毋张丧车,从韩厥,曰:‘请寓乘,从左右。’皆肘之,使立于后。……”

笔者按:《春秋左传集解》(以下简称《集解》)此条与《读本》略同,也将“从左右”括于引号中,而把“请寓乘”之后的逗号去掉,同时在“从韩厥”与“曰”之间用逗号隔开。笔者认为《春秋左传注》标点正确。理由如下:

一、从文义上看

此段文字是齐晋鞌之战中的一段。周定王十八年(公元前589年),齐国乘晋国霸业中衰之际出兵南下,攻打鲁国,继而击败卫国援鲁之军。鲁、卫求救于晋。当时,晋之宿敌楚国已从晋国手中夺取了对中原大部分地区的控制权,正努力施展拉拢齐国的外交手段,以进一步削弱中原地区抗楚的势力。晋景公深知,齐若被楚接近,必将对晋构成严重威胁。于是,晋景公遣车八百乘,使卻克将中军,士燮佐上军,栾书将下军,韩厥为司马,以救鲁卫,进而震摄诸侯,复兴霸业。六月癸酉(十七日),晋鲁卫联军与齐军列阵于鞌。晋主帅卻克在负伤情况下坚持指挥,大败齐师。晋军乘胜追击,齐军退至华不注山,韩厥的战车肩负了追击齐顷公的任务。此段文字描述的就是韩厥作战前和作战中的情况。其大意是:韩厥夜里梦见父亲子舆告诉他说:“明天要避免站在战车的左边或右边。”韩厥因梦之故,故代御者立于中央执辔。这时,他所追赶的齐侯在其御者邴夏的建议下射了两箭,将韩厥车左之人射落车下,将车右之人射死车中。晋大夫綦毋张的车坏了,于是请求寄乘韩厥的车。当他上车以后,韩厥因知道车左或车右皆为“凶地”,故当綦毋张站在车左或车右时,都用肘阻止他,最终让他站在了自己的身后。因此,从上下文看,此处“左右”应为战车之左右。

二、从“皆”字的用法看

“皆”在古汉语中是表示范围的总括副词,因此它的陈述对象通常应该表示一定的范围。如:

《左传·文公元年》:“秦大夫及左右皆言于秦伯曰:‘是败也,孟明之罪也,必杀之。’”

《国语·晋语》:“日君以骊姬为夫人,民之疾心固皆至矣。”

《韩非子·五蠹》:“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

《史记·魏公子列传》:“当是时,公子威振天下,诸侯之客进兵法,公子皆名之。”

《晋书·羊祜传》:“禄俸所资,皆以赡给九族。”

因此,如果把“从左右”括入引号中,“皆肘之”便没有了陈述对象,且句子本身也失去了逻辑性而令人费解。

三、从“从”与“左右”的习惯用法看

《读本》及《集解》把“从左右”纳入引号,揣其意当是把“从左右”理解为“跟随在你的左右”或“听从你的调遣”。且从当时的官职来看,韩厥高于綦毋张,这更增添了此说的可信度。然细推“从”与“左右”以及当时的语言习惯,笔者认为这种说法是不成立的。据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版的《辞海》“从”字条(890页),“从”有“跟随”之意,如《论语·公冶长》:“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430页之“左右”条也有“在旁侍侯的人,近侍”之意,如《左传·昭公六年》:“左右谄谀。”但很明显,把“从左右”解释为“跟随在你身边,在旁侍侯”很牵强,且《左传》言极简约,如“庄公十年”曹刿论战中只说:“战则请从”,并不见“从左右”之繁,此其一。其二,如果把“从”译为“听凭或听从”,“左右”则必须译为(你的)“支配、调遣”,这时“左右”应为名词,而作名词时“左右”无“支配”等意,只有作动词时才作“支配、影响”解,如《左传·僖公二十六年》:“凡师,能左右之曰‘以’。”如此看来,“从左右”只能在括号之外。

另外,补充一点,“从韩厥,曰”与“从韩厥曰”之“从”应为“追逐”之意。尹君编著的《文言虚词通释》把“从韩厥曰”之“从”解释为“朝、向、对”似不确。按文意,当时韩厥正驾车追赶齐侯,不可能停下车来与綦毋张说话,应该是韩厥路遇綦毋张,綦毋张追赶韩厥的战车请求寓乘。尹君之误在于只就语法而未考虑文意所致。

参考文献:

[1]杨伯峻.春秋左传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1.

[2]尹君编著.文言虚词通释[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4.

(王雷 四川巴蜀书社有限公司编辑 610031)

上一篇: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阅读课程教学研究要点举隅 下一篇:对《背影》的重新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