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雅典感受奥运

时间:2022-10-04 07:41:57

在雅典感受奥运

编者按:

怎样做好重大活动以及相关会议的报道?下面两篇稿件《在雅典感受奥运》和《为了共同的理想――爱与和平》表达了记者“第一线”的亲身感受。他们的笔触表现的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以及作者自己的感情和思考。从这类稿件中我们可以读出两个字“生动”。

经过一个多世纪的轮回,人类最盛大的体育盛会――奥运会终于在2004年回到了故乡。

作为一名非专业体育记者,我能有机会前往古代和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双重诞生地――希腊雅典,加入这届奥运会的上万人的媒体报道大军,实在是一次难得的机遇。二十多天的报道周期是颇为短暂的,有一些见闻和感想,在奥运会期间或因时间、精力所限,或因超出了报道范围,而暂时未能收录到自己的笔下,然而事后想来却依然难以忘怀,特此记之以补缺憾。

亲历奥运:有兴奋也有郁闷

在奥运会的开幕式上,坐在主体育场7万多名热情洋溢的观众中间,听着他们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喝彩,看着神圣的奥林匹克之火点燃和熄灭,都让我有一种恍如梦中的感觉。自从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以来,我都是在电视转播中看到这激动人心的场景,只有用想象来弥补感受上的不足,谁曾想有一天自己也能成为这种场景中的一个元素!随着表演和仪式进程渐入高潮,我也似乎渐渐丧失了自我控制的能力,全身心地投入、融入其中,尽情地鼓掌、欢呼,甚至跺脚、跳跃,为营造现场的狂欢气氛贡献一份绵薄之力。

更可笑的是,以往在电视上看到体育场灯光完全暗淡下来之后,观众席上照相机的闪光灯依然是此起彼伏,我就禁不住会想:那些仍在拍照的观众实在“太不理智”了,这样明明就是在浪费胶卷嘛。可是当我真正坐到了现场,我也很快“失去理智”,开始不顾一切地抢拍任何一个觉得值得纪念的镜头,完全不理会场上灯光的明暗。当我事后检视自己拍下的照片,虽然发现不少已经虚得没法再看,但是仍然有一种满足感:毕竟这是我在现场记录下来的一个个真实瞬间。

不过,当奥运报道真正展开之后,我就开始发现,亲历奥运也并非总是那么“好玩”。此前有不少人带着羡慕的口气对我说:“这回你可以到现场美美地把精彩的比赛看个够了。”作为一名体育爱好者的我也曾这么想。可事实上,奥运会开始以后,我就只能整天“粘”在自己分管的两三个项目的比赛场馆里,虽然我所持有的记者证是所有赛场通行无阻的,但我根本就没有时间到任何其他场馆去看一场比赛。

特别让我感到郁闷的是,比赛的最后两三天里,中国体育健儿的表演高潮迭起,而我却由于分工原因,不得不全力以赴地扑到中国选手基本没有夺金希望的铁人三项、拳击等“冷门”项目的报道上。8月27日晚,中国48公斤级拳手邹市明在半决赛惜败给古巴对手,中国拳手在奥运拳击赛中全部出局,我憋着一肚子火回到前方新闻中心,却发现同事们个个兴高采烈。一问才知道原来是刘翔、邢慧娜当晚为中国连夺两枚分量极重的田径金牌,而我非但没有看到比赛情况,连获知这一好消息都比别人慢了好几拍。次日晚上,中国女排又与俄罗斯女排展开了奥运金牌争夺战,比赛一波三折,扣人心弦,当时我却在拳击馆中报道5块与中国毫无关系的金牌的归属。当把稿件全部发出后,我无意中在用手机上网查资料时看到了这场决赛的网络直播正在进行,但是极其缓慢的网速却造成文字直播几次在关键时刻“死机”,任我如何疯狂刷新也无法打开新的比分页面,只能在充满悬念的等待中默默祈祷中国姑娘们好运。那个时刻的我,是多么希望自己可以呆在北京的家中,舒舒服服地看着电视直播呀。

奥运报道:平常心非常重要

都说运动员要取得好的竞赛成绩,一定要有一颗平常心。而实践告诉我,要搞好奥运会报道,记者一样要有一颗平常心才行。

我分管的项目之一是有“国球”之誉的乒乓球。虽然嘴上没有说,但我心里和广大国内球迷一样,一直期盼着乒乓国手们能再度实现“包揽”奥运金牌的辉煌。因此,每当有中国选手出场比赛时,我总是有点控制不住自己,虽然身处记者席上,仍然不时要为他们鼓掌鼓劲甚至大声叫喊“加油”。尽管赛场规则并没有禁止我这种行为,但和记者席上其他镇定自若、埋头工作的记者们相比,我的举动总是显得有点“另类”。中国乒坛元老、国际乒联技术委员会主席姚振绪老爷子有一次正好经过,就很善意地劝告我,“要多一点平常心,否则看到太紧张的比赛恐怕心脏受不了”。

然而,等到奥运会乒乓球的最后一个单项――男子单打的决赛在中国小将王皓和韩国选手柳承敏之间上演时,我还是没有控制住自己。当王皓上来就连输两局之后,我已经完全把写稿的事抛到了脑后,开始大声地为王皓的每一分争夺加油鼓劲。但是,王皓还是很快陷入了1:3落后的危险境地。根据以往的惯例,我此时应该立即开始撰写“柳承敏获得男子单打金牌”的英文稿件,以便比赛一结束就发出争取时效。但是,这次我却迟迟没有动笔,总期待着王皓能凭借实力上的优势上演“大翻盘”的好戏。王皓还算争气,在柳承敏握有数个赛点的情况下又顽强地扳回一局,并在第6局又一次将比分追到9:9平。就在我以为王皓可以成功实现逆转之时,柳承敏却通过一次及时的暂停稳住了阵脚,连得两分后以4:2结束了比赛。

一时间,我竟然呆在了那里,满脑子都是“难以置信”四个字,也忘记了自己应尽的职责。呆了几分钟后,我才意识到该写稿子了,但是却难以静下心来。无奈之中,我拿起录音机跑下看台去采访了中国男队教练刘国梁和王皓本人,也借此机会让自己接受中国队丢金的现实,此后才较为顺利地写出了英文消息。但是,按照编辑部要求必须写的冠军人物特写却无论如何也写不下去了,虽然在此前我曾利用一次偶然机会采访过柳承敏,获得了不少独家材料。直到比赛结束后―两个小时,参加完奖牌获得者的新闻会,又回到新闻中心,我才勉强集中精神完成了特写稿件。这次教训告诉我,如果过分投入到比赛之中,过分关注本国选手的胜负,就会造成记者对比赛中出现的意外结果准备不足,影响报道质量和效果。后来在对拳击比赛的报道中,我努力以平常心对待比赛。因此,虽然中国拳手邹市明在前半盘领先的情况下被古巴拳手意外逆转,失去了为中国拳击争夺奥运会金银牌的大好机会,但我在震惊之余依然迅速完成了所有应写的中英文稿件,还凭借对比赛过程的冷静观察写出了一篇独家侧记稿,比较圆满地尽到了前方记者的职责。

接触志愿者:感受奉献精神

曾以为奥运会的志愿者是一份很“爽”的工作,所有奥运比赛对他们来说都是“免费的午餐”,而且

以欧洲的优厚生活条件,他们付出的服务或许还能得到不菲的补助。直到有一天在乒乓球比赛间歇,与一位来自德国的俄罗斯籍志愿者聊了一阵,才知道自己大错特错了。

聊天是因为这位志愿者向我索要纪念章引起的。我想当然地认为,雅典奥组委肯定给志愿者们赠送了不少希腊产的纪念章,所以他想要我的中国纪念章应当采取交换的方式。不料这位志愿者说,组委会只向每个志愿者赠送了两枚纪念章,而且款式都是十分简单的,他可以给我一枚富余的,但是他自己都觉得拿不出手。

再聊一阵,他说的情况更让我惊讶了。原来他此次到雅典来做志愿服务,吃、住、行等一应费用完全都要由他个人承担。他说,自己买了从德国往返希腊的双程机票就花了400欧元(约合4000元人民币),好在自己有一个雅典朋友,慷慨地让他免费与自己同住,这才省掉了住宿开支。而吃饭呢,虽然希腊朋友也始终热情地邀他共餐,但他毕竟不好意思一直白吃白住,所以也要自己开销一部分。最后据他自己估算,他此次雅典之行要自己花费800欧元左右。我看他的样子,估计也就是个从俄罗斯到德国留学的学生,也不像是什么富家子弟,居然舍得牺牲假期、花这样一大笔钱来做一份“只有义务,没有回报”的工作,确实令我心里油然而生敬意。

雅典奥组委给志愿者们的回报也实在可怜。给他们每人配发的证件只能用于出入自己服务的比赛场馆,若想看别的比赛必须自己掏腰包买票入场。即使在他们服务的场馆,能看到比赛的也只有被安排在场内值勤的少数志愿者而已。为了维护秩序,保证志愿服务到位,不同岗位的志愿者在值班期间是绝对不允许“串岗”的。而他们一旦结束了一个值勤班次,也被要求立即离开场馆返回各自住处,一则是为了便于安全管理,二来也为了保证他们的充足休息。我后来留意了一下,确实有些负责安保工作的志愿者整天就是枯坐在场馆的通道里,微笑着扫视检查每一个过客的通行证件,偶尔回答一下过客的问询,其他时间就这么百无聊赖而又十分耐心地在那里坐着。

雅典奥运会最终十分圆满地结束了。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在闭幕式上称赞希腊为世人奉献了一届“梦幻奥运”,同时对广大志愿者付出的不计回报的辛勤劳动表示真挚的谢意。那一刻,场内所有值勤的志愿者们都不约而同地用悠长的口哨声和热烈的掌声来表达他们的兴奋之情。闭幕式结束后,很多已经劳累了半个多月的志愿者仍然觉得意犹未尽,在主体育场门外手拉手围成一个一个小圈子,与散场出来的观众进行载歌载舞的联欢。

在徒步返回新闻中心的路上,一位志愿者――一个年轻漂亮的希腊姑娘恋恋不舍地问我:“下届奥运会在北京举办,你觉得我还能去当志愿者吗?”她马上又补充说:“路费和吃饭问题我都能自己解决,只要北京奥组委能给我们提供一个住的地方就行,你说这能行吗?”面对她真诚的问题,我一时语塞,只好说:“或许吧,希望在北京能再见到你。”与此同时,我不由暗想,雅典确实是幸运的,因为她能找到如此众多素质优秀、乐于奉献的本土和外来志愿者。希望2008年的北京能更加幸运。

责编:周 瑾 翟淑蓉

上一篇:言论·观点 下一篇:外刊文章概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