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内窥镜:耳鼻喉科医生的“千里眼”

时间:2022-10-04 07:31:59

喉内窥镜:耳鼻喉科医生的“千里眼”

过去,咽喉疾病患者到医院就诊,都曾有类似的经历:当医生拉住你的舌头,进行常规间接喉镜检查时,你常常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弄得满头大汗,到头来还是没达到检查的目的。如今,随着纤维喉镜、硬管望远镜等喉内窥镜技术的相继问世,不仅使上述问题迎刃而解,还将咽喉部疾病的诊断和辅助治疗技术水平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咽和喉作为上接鼻腔、口腔,下连气管、食管的重要器官,兼具呼吸、吞咽、发音等重要功能。由于其解剖结构的特殊性,常规检查很难发现该部位的早期或隐匿病变,而喉内窥镜为疾病的早发现提供了可能。

目前临床应用的喉内窥镜有两种:喉硬管望远镜及纤维喉镜。喉硬管望远镜采用光学折射原理,从内窥镜头端摄取咽喉部的图像,通过摄像系统将检查情况逼真地显示在监视器上。纤维喉镜为一可弯曲的皮质软性细管镜,可灵活进入咽喉部较难暴露的部位,并将整个咽喉部的情况显示在监视器上。现将两种内窥镜比较如下:

两种内窥镜均可将患者咽喉部的检查所见放大数倍后,展现在检查医生眼前。医生不仅可以通过监视器动态观察患者的整个咽喉部,还能通过连接成像设备将重要信息记录于照片、像带等载体上,用于病例讨论、会诊、随访及教学。此外,喉内窥镜还可以用来取异物、做病理活检等。有了内窥镜的帮助,医生的操作更精准,病人痛苦明显减轻,损伤机会大大减少。

以目前的内镜成像技术水平,咽喉部各个部位的异常病变,通过喉内窥镜检查,绝大多数能提供有价值的临床发现。目前,我院的喉内窥镜报告由两大部分组成:一是打印出来的具有临床指导意义的客观图像(有病变部位的图像),二是检查医生对重要阳性体征的描述。这样做,一方面可为临床诊治及随访提供客观依据,又能避免因单纯文字描述不精确而造成误导。

专家忠告

近年来,耳鼻咽喉科学的诊断及治疗技术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尽管如此,及早发现病变仍是取得良好疗效的前提。喉内窥镜检查为临床医师提供了一种安全、简便、可靠的检查手段,使咽喉部疾病的早期诊断比以往更容易。如果您持续感到任何咽喉部不适,可以到医院行喉内窥镜检查,切勿贻误最佳诊疗时机。

上一篇:“主料”+“佐料”:针灸减肥起特效 下一篇:“痛风族”容易走入的6大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