磴口水榭的花甲聚会

时间:2022-10-04 06:15:26

磴口水榭的花甲聚会

磴口,即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磴口县;水榭,即靠水的供游憩的房屋楼阁,水边架起平台,一部分架在岸上,一部分伸入水中。磴口县虽有黄河流过但没有这样的靠水楼阁,那么,磴口水榭到底在哪里?

磴口水榭在浙江省临海市的白云山上,是六十年代下乡到磴口县(兵团五团七连)的回城到临海的兵团战士所建。

这个故事得从1969年说起。1969年组建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3~5月浙江省临海、台州、黄岩、嘉兴、杭州等地69名老三届学生,响应党和国家号召,来到祖国边疆——内蒙古巴盟磴口县,分配到兵团一师五团七连,同时到达的还有北京、天津、保定、上海、石家庄、呼和浩特等地知青一百五十多人,加上1966年建连队的元老——内蒙古首批知青、转业老兵、老职工一百五十多人,连队总人数已达三百五十余人。在现役军人领导指挥下,他们战天斗地,开始了近十年的命运与共、患难与共、生死与共的兵团战士生活。

他们在这里奉献了人生最宝贵的青春年华,他们不仅一起笑过,更重要的是一起苦过,哭过。他们纯真质朴,在十余年的共同生活中结下了深厚的战友情。

七十年代国家知青政策有了调整,他们又回到故乡。各自为了生活、事业、家庭、子女在不同的岗位上奋斗拼搏。环境变了,生活变了,但他们对第二故乡的思念之情,对战友的怀念之情没有变,而且越来越强烈。所以,程金鸣、李建章、黄良顺、虞美华等人出资出力在临海市白云山上修建了磴口水榭。那里有亭台,有楼阁,依山傍水,风景十分秀丽。他们还在一块巨石上刻写“磴口水榭”四个大字,十分醒目。磴口水榭建成后,居住在临海的兵团战友经常步行到这里晨练聚会,在那里,他们仿佛回到第二故乡。

兵团战友,原台州酒厂厂长程金鸣说得好,“在这个世界的版图上命名为‘磴口水榭’的仅有两处,一处座落在浙江临海的白云山上,而另一处则独存在七连全体战友的心里”。

今年四月份付爱英(秦皇岛)李景军(上海)史瑞平、马士芳(北京)李纪娥(石家庄)车建婷(保定)安鸿杰(天津)等兵团战友在七连群上发出倡议:六月中旬在浙江临海磴口水榭举行一次以“兵团情,花甲梦”为主题的七连战友聚会活动,丰富大家的退休生活。东道主——临海的七连兵团战友激动不已,积极支持。金康德、蒋赛琴、程金鸣、王天冲、黄良顺、李建章、赵志明等人自发的组成筹备小组,研究聚会主题、内容、日程,筹集活动资金。

“兵团情,花甲梦”七连战友临海聚会于2013年6月17~20日在临海市如期举行。北京知青凌菊生说:聚会办得太好了,我的心快蹦出来了,圆了我多年的思念梦。”本次聚会创了几项纪录。第一是创参会人数之最,实到会69人,发来贺电,捎来贺礼的有10人,除了兵团战士外,还邀请了内蒙古首批知青,内蒙古下乡知青。除了七连战友外,还邀请了六连、工副业连的战友以及当年的现役军人连首长。参会战友年龄都在60以上,是名副其实的花甲聚。第二是创聚会时间之最,第一天接风,举行盛大欢迎晚宴,饭后组织大家到歌厅休闲。第二天在磴口水榭举行欢迎仪式、合影、吃临海地方饭菜。第三天坐大巴车到天台山旅游并参观济公故居和国清寺。第四天近游南国长城和园林——东湖公园,晚上举办歌舞告别晚会。第三是创接待规格之最。6月15日筹委会派金康德、蒋赛琴专程到上海接北方来的战友。程金鸣代表临海筹委会在6月18日欢迎仪式上向大家宣布第一天接风的全部费用由江永平承担。其余三天的费用由赵志明、金康德、王天冲、程金鸣、叶仁泰等23人承担,礼品杭菊茶由赵志明赞助。不收参会战友一分钱。

参加聚会的七连老战友白绳武老师的一首《满江红·临海聚》,写出了大家的心声。

七连战友,六月天,相聚临海。已过去,四十四年,风华仍在。激情岁月忘不了,艰苦缔造人间爱。紧相拥,已圆多年梦,两眼泪。

兵团情,花甲聚,忆往昔,心欢快。东道主,出钱出力挂帅。

磴口水榭新创意,临海长城有气派。似梦中,感慨千千万,再相会。

上一篇:奶奶的仙茶 下一篇:《我是狼》“少有的风格化动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