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岁以上女性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特点分析

时间:2022-10-04 05:36:53

45岁以上女性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特点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45岁以上女性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危险因素、发病特点,以提高诊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期间本院心内科收治的45岁以上女性AMI患者256例及同期住院的45岁以下女性AMI24例,并对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并发症、病死率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45岁以上女性AMI组高胆固醇血症112例(43.75%),其总胆固醇[(6.27±0.19)mmol/L]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15±0.46)mmol/L],水平明显高于45岁以下女性AMI组。与45岁以下女性AMI组相比,45岁以上女性AMI非典型胸痛者多见,合并心力衰竭及死亡率均高于45岁以下女性,分别为19.3%:6.8%,8.2%:0%。结论:45岁以上女性AMI高胆固醇血症发生率高,胸痛症状不典型,心力衰竭及死亡率高,具有与45岁以下女性不同的临床特点,应采取针对性措施,积极预防。

[关键词]45岁以上女性;心肌梗死;危险因素;临床特点

女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以45岁以上者居多,且45岁以上女性冠心病患病率逐年增高[1]。但临床症状不典型,因此,许多患者或医务人员常把一些不典型性心血管疾病的症状当作是更年期、神经功能失调或消化道等症状,延误了就诊和治疗的时间。因此,对45岁以上女性AMI患者应加强全面认识及危险因素综合防治。本文回顾性分析了256例45岁以上女性AMI患者的危险因素、临床特点、并发症、死亡率等,以期了解其临床特点。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选择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期间,在本院心内科住院确诊的45岁以上女性AMI患者256例,年龄47-72岁,平均(65.70±7.41)岁,均已绝经。同期住院的45岁以下女性24例作为对照,年龄38-45岁,平均(41.20±4.72)岁,均未绝经。

AMI的诊断标准符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2001年修订的AMI诊断和治疗指南[2]中的诊断标准。

1.2危险因素调查早发冠心病家族史(一级亲属如父亲55岁、母亲65岁以前患冠心病);吸烟史(吸烟2年以上,每天至少5支);既往史(有无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0.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应用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P

2结果

2.1危险因素45岁以上女性AMI组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明显高于45岁以下女性AM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两组AMI女性患者血脂情况比较

分组 n 高胆固醇血症

[例(%)] 血脂水平(mmol/L

总胆固醇 甘油三酯 LDL-C HDL-C

45岁以上 256 112

(43.75%) 6.27±0.19 2.56±0.23 3.15±0.46 1.09±0.07

45岁以下 24 4

(16.67%) 5.11±0.15 1.78±0.84 2.34±0.59 1.26±0.09

注:与45岁以上女性AMI组相比,P

45岁以上女性AMI组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及家族史方面与45岁以下女性AMI组比较,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两组AMI女性患者一般情况比较[例(%)]

分组 n 高血压病 糖尿病 吸咽 家族史

45岁以上 256 157(61.32%) 70(27.34%) 65(25.39%) 22(8.9%)

45岁以下 24 14(58.33%) 5(20.83%) 3(12.5%) 2(8.33%)

2.2临床表现和并发症45岁以上女性AMI组出现典型胸痛临床症状(42.4%)与45岁以下女性AMI组(94.3%)相比有统计学意义。45岁以上女性AMI组出现严重心律失常(5.6%)与45岁以下女性AMI组(6.3%)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5岁以上女性AMI组心力衰竭(KillipII级)发生(19.3%)与45岁以下女性(6.8%)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3住院及28d病死率45岁以上女性AMI患者住院及28d病死率8.2%,其中心力衰竭者占77.8%。45岁以下女性AMI组病死率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本院心内科近4年收治的45岁以上女性AMI病例256例,与同期住院的45岁以下女性AMI相比,高脂血症的发生率显著高于45岁以下女性AMI患者,主要归结为女性雌激素水平上,女性雌激素具有扩张冠状动脉血管平滑肌的作用并且通过降低低密度脂蛋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对心血管系统起保护作用;绝经后女性卵巢功能逐渐减退,内源性雌激素产生减少,导致LDL-C、甘油三脂和总胆固醇水平明显升高,而HDL-C明显下降等血脂紊乱的发生,成为绝经后女性发生冠心病的重要原因[3]。因此,将胆固醇水平控制在较低水平,在冠心病一级和二级预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尽管如此,AHA于2003年制订了第一个针对女性的心血管疾病预防指南,2007年进行更新[4],不推荐使用雌激素替代疗法和预防性使用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

本文综合分析发现,45岁以上女性AMI患者不典型胸痛症状多见,大多表现为胸闷、头晕、出汗、以及消化道症状等。对于高龄、糖尿病等患者,由于疼痛的敏感性及反应性下降,同时,45岁以上女性对疼痛的耐受性较强,且常伴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更易出现无症状心肌缺血或无痛性心肌梗死。45岁以下未绝经女性AMI患者则有较典型胸痛症状,而有研究[5]报道症状典型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内死亡的独立保护性预测因素。这就提示对45岁以上女性出现的不典型胸痛症状,尤其合并有传统危险因素者,应有高度的警惕性,以免误诊或漏诊。本文还发现,高血压病、糖尿病、吸烟史和家族史等危险因素,45岁以上AMI患者与45岁以下女性AMI患者无显著差异,控制这些危险因素对预防所有年龄段的女性患者同样重要。在两组AMI患者中,45岁以上者有较高的死亡率及心力衰竭的发生率,而死亡者中大多数为心力衰竭患者,提示多种临床因素与老年AMI患者死亡相关,特别是年龄及Killip分级。

综上,笔者认为,对于45岁以上女性AMI患者应引起足够重视,一旦确诊为AMI,应积极采取有效地治疗措施,预防和干预动脉粥样硬化,全面控制传统的危险因素,从而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和改善预后。

参考文献:

[1]陈韵岱.女性冠心病介入特点及进展现状.临床荟萃,2006,21:1692-1694

[2] Gao RL Guideline for diagnosis and freatment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中国循环杂志,2001,16:407-422.

[3] 韩雅玲,栾波.女性心血管疾病的预防,见:胡大一,马长生,主编.心脏病学实践,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6-29.

[4] Mosca L,Banka CL,Benjamin EJ,et al.Evidencebased guidelines for Cardiovascular diease prevention in women :2007 update. Circulation ,2007,115:1481-1501.

[5]郭丽君,何立芸,高炜.高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内死亡的临床因素分析.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07,6;229-232.

上一篇:寿胎丸对肾虚-黄体抑制SD大鼠流产模型PR的影响 下一篇:剖宫产术后发生褥疮1例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