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青州花毽的文化价值与传承

时间:2022-10-04 05:28:14

山东青州花毽的文化价值与传承

中图分类号:G852.9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04-000-01

摘 要 青州花毽运动历史悠久,文化内化深厚。种类多、外形美、踢法多变和球鞋考究等独具特色的外层物质文化;历史悠久的内层精神文化;具有教育价值、经济价值和城市文化价值;青州花毽的传承要注重传承人的挖掘,引进校园,促进花毽文化传播;政府支持,促进业余团体的发展;承办花毽赛事;促进花毽文化的走向世界。

关键词 山东青州 花毽 体育非物质文化

毽球运动包括花毽和网毽,是一项历史悠久的传统体育运动项目。花毽运动,由“蹴鞠”运动发展演变而来。殷商时期,“蹴鞠”仅作为一种祭神祈雨的舞蹈,花毽的流传始于青州,自唐朝始鸡毛毽基本定型,踢法逐渐成型。其踢法花样也逐渐增多。千百年来,花毽运动爱好者逐年增多。2000年成立了青州花键协会。

一、青州花毽文化绚丽多彩

(一)独具特色的外层物质文化

文化的最外层是物质层,是可感知的、具有物质实体的文化事物。青州花毽作为人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层物质文化鲜活而独具特色。

1.种类多。青州花毽有着2000多年的历史。青州花毽分为一般毽、观赏毽和比赛毽。不同种类的花毽其制作的工艺也有不同。

2.外形美。青州的花毽被誉为“生命的蝴蝶”。其外形五颜六色、五彩斑斓。花毽制作也像飞舞的蝴蝶,轻盈美丽。

3.踢法多变。青州花毽分单人踢和多人踢。其踢法花样共有108种,即天罡36招,地煞72式。其每个姿势的命名都蕴藏着花毽的历史和民族的精神。

4.球鞋考究。样式多,装饰美。鞋底图上防滑胶底,鞋面绣上各种花纹、花饰和美丽画案。

(二)较为完善的制度层文化

花毽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由于政府的重视和民间组织的积极努力,于2000年成立青州花毽协会。参加了很多市级、省级、国家级的重大活动,为弘扬和普及青州花毽,为建设和谐、文明的青州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三)历史悠久的内层精神文化

花毽运动讲究身形合一、心意相通、毽落脚到、机敏灵活、人随毽动、毽随人舞。花毽运动的个人表演和团队表演都体现了“仁”、“以和为贵”等儒家思想。

在招式的命名方面更体现了中国深厚的文化,如苏秦背剑、二郎担山等,若想读懂每一招式的寓意,就要了解相关的历史典故、诗词、曲艺等中国传统文化。

二、花毽运动的价值分析

(一)健身价值

进行花毽运动时,腿部的肌肉和韧带,腿部和脚部关节都能得到充分活动,从而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增强心肺机能,提高身体反应能力和协调能力,是一项从跟腱起到全身的健身运动。对于增强体质、延缓衰老具有独特的健身价值。

(二)教育价值

花毽运动在修身养性、塑造性情方面有着独特的功效。在花毽表演过程中,要保持健康的心态、平和的心境。花毽运动也会培养人的团队合作能力,增强团队凝聚力。

(三)经济价值

随着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毽民数量大幅度增长,人们对毽球和毽球鞋的需求不断增长,进而促使相关厂商规模逐渐扩大,就业机会增多,对发展和繁荣青州体育产业起到积极作用。

(四)城市文化价值

青州花毽在全国影响很大,高水平技艺者多次在中央电视台、山东电视台、潍坊电视台等做专场表演,通过媒体的传播,提高了知名度。

同时,踢花毽者在公园和广场三五成群,花毽空中飞舞,已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提高了青州城市的文化层次和品位。

三、青州花毽运动的保护和传承策略

(一)注重传承人的挖掘,促进活态文化的保护

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最重要的活态载体,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花毽文化的保护过程中要注重传承人的挖掘和保护,可以制定完善的操作程序落实相关制度,成立相应机构对传承人进行认定和保护。

(二)引进校园,开设课程,促进花毽文化传播

花毽文化的传承有多种途径和形式,其中,学校教育是花毽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将花毽运动纳入到学校体育课程体系中,既是花毽运动发展的需要,也是新课程标准下的体育教育改革的需要。能够促进青少年的团结合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充分利用校园广播、校园网等宣传工具,促进花毽文化在青少年中的普及和传播。

(三)政府支持,建立场所,促进业余团体的发展

健康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政府应该注重投资于群众的健康,建立更多地花毽运动场所,给居民提供更多的花毽技术指导和服务。

(四)克服困难,创造条件,承办花毽赛事

青州花毽协会自成立以来,积极参与重大活动:如2006年济南“快乐乡村行活动”,青州“盛世之光”大型灯会活动,2007年11人参加中央三台大型汇演。体育赛事媒体传播是将青州花毽文化传播出去的有效手段。向全国、全世界展现青州花毽文化。

(五)吸收外来精华文化,促进花毽文化的走向世界

花键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我们要将花毽运动向世界各国各地推广,为花毽运动的发展赢得更广阔的空间,让世界各国感受到青州花毽的神采和内涵,传播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提高我国的文化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陈良业.毽球运动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3(6):121-124.

[2] 郭贤成.试论毽球运动的开发与推广模式[J].晋中学院学报.2010.27(3):104-106.

[3] 何敏学,宋强,姜勇.文化同质化背景下我国武术文化的教育传承[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4(4):541-544.

[4] 武文杰.论我国地域拳种的生存与发展——以湖南梅山武功为例[J].陕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11.26(1):65-68.

上一篇:将拓展训练引入高校体育教学的可行性分析及推... 下一篇:高校课余体育训练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