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企业家资源在基层国企的培育开发

时间:2022-10-04 05:17:14

重视企业家资源在基层国企的培育开发

【摘要】企业家是现代社会中既重要而又稀缺的资源,如何多途径开发潜在的企业家资源,来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本文首先对企业家作为现代社会重要资源及企业家缺位现象进行分析,找出其原因所在,并提出多途径开发潜在的企业家资源建议措施,使企业家这一人力资源能更有效地配置、使用,使之产生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企业家;资源;培育开发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至今,现代企业制度逐步建立。国有公司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应分离,以企业家为核心的经理人员已成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本文试就企业家资源在基层国企的培育开发进行探讨,使我们能更有效地配置、使用这一资源,使之产生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企业家是现代社会重要的资源

“资源”一词,《辞海》定义为资才的来源。资源一般分为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人类的社会生活离不开资源。其既有资本资源、技术资源、信息资源,更有人力资源。

企业家是人力资源当殊的群体。他们具有人力资源的一般特性,更有其特有的特性:一是强烈的创新精神;二是强烈的竞争意识;三是韧不拔的内在毅力;四是对市场的灵敏触角;五是极强的复合素质。

企业家作为现代企业的领导者、组织者、推动者,对企业的兴衰存亡具有及其重要的作用。首先,企业家在企业的成长中发挥着核心作用。企业家是企业中获得信息量最大之人,当今社会谁拥有最多的信息谁就掌握了主动,赢得了更多的机会。作为企业决策的核心人物,企业家的行为直接决定了企业的存亡。第二,优秀企业家本身就是一种有效的担保,向外界散发其可信度、凝聚力足以使其获取各方支持和相助。第三,高素质的企业家能够最大限度地将劳动、资本、土地等要素组合,产生更大的效用。

一个企业当其拥有了合格的企业家时,会从低谷逐步走向巅峰,而当企业家缺位的时候,即使拥有巨额资产,也会逐渐走向衰亡。可见得企业家资源何其重要。

二、企业家缺位现象依然存在

现代企业中企业家是由企业董事会聘任的专业经理人员,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自主经营。国有公司由于其特殊性,专业经理人员往往直接由政府委派。

由于种种原因,企业家缺位的状况一定程度上还客观存在,对企业的发展有影响和制约。主要原因是:

1.在岗人员与职位匹配度不够。

2.企业家的选择机制相对单一。

3.企业的激励、约束和风险机制不够。

基层国企要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搏浪勇进,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报效国家,服务民众,必须拥有大量的高素质的企业家带领他们的企业去开拓创新。因此,积极培育和开发企业家资源是我们的重要任务。

三、多途径培育开发企业家资源

基层国企企业家资源的培育和开发,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拓宽选择更换机制

要确定正确全面的选择标准。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企业所有者与经营者相分离,经营者由所有者选聘。所有者从保证自己资产保值增值的角度出发,迫切需要具有开拓精神、敢担风险的企业家。所以,在企业家选择标准上要以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为基准,着重看企业家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驾驭现代企业等方面的能力、表现和业绩。

要积极尝试市场选择机制。目前,基层国企的企业经营者大多是从当地机关事业单位相应职级的干部中选调,从当地国企内部骨干中选择。在这些选择的基础上,我们应该拓宽企业家的选择范围,要从比较窄的视野,拓展到整个企业家市场。可以尝试从那里选择适合的企业家。这个选择可以循序渐进,从本地市场、从国内市场,乃至从国际市场去选择相应的人员。在选择使用这些人员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企业家作为特殊人才,有其特殊性格,每个企业家的心理特征、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也是有很大差别的。我们应该予以尊重,用其所长,积极营造宽松良好的经营环境。

2.完善激励约束机制

继续抓好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和企业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这是形成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的前提条件;建立投资者与企业家的契约关系是企业家市场激励约束机制的基本要求。

在激励机制方面:一是实行年薪制奖励。“年薪”是企业家管理劳动的报酬,也可以看作企业家的“价格”。西方国家企业家年薪一般包括薪水和红利两部分,前者在招聘时就确定的,后者是与经营状况严格挂钩的。合理确定企业家薪金结构,保证他们“按质论价”“优绩优薪”。年薪制在释放企业家才能,调动他们积极性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二是给予购股奖励,在有条件的企业给予企业家持有部分股权,企业经营的结果与企业家个人的收益更加紧密地挂钩。三是给以必要的精神激励,提高优秀企业家的社会知名度和社会声望。通过上述激励措施,使企业家着眼于企业的长远发展,通过企业的发展壮大和利润最大化来增加其个人收益,并使其收入公开化。

在约束机制方面,要强化法人治理结构的到位和运作;加大出资者的财务监控力度,形成财务信息的快速通道;切实加大奖惩与任免的关联度;建立健全企业内控制度。要使企业家的收益与其所承担的风险紧密联系起来,对完不成目标,或因决策失误经营管理不善,使企业和国家蒙受损失的,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3.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

评价企业家应当从他所在的企业或从事的职业出发,以一定的目标尺度及实现目标的过程尺度加以衡量,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制度,以企业经营者所创造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等指标来加以评判。在评价指标选用上,以定量为主,定性为辅,减少主观性,增加客观性,使评价更加公正、合理。因为,评价越客观,反映企业家的努力程度则越准确,报酬合同的激励作用就越强。

定量标准是指用分数作为标度的标准,对指标加以评判,加强人员功能的可比性。定量标准主要应包括:企业管理指标、决策能力指标、经营业绩指标、社会效益指标。

定性指标主要以企业经营者所从事的事业的成就来评判其能力。定性指标可以包括:企业经营者经历、心理素质、自制素质。还有职业道德、工作作风、人格修养、事业心和责任感、逻辑思维能力、身体素质等。

在企业经营者的评价方法上,可以采取数据分析、面试、心理测试、集体讨论等办法。通过这些活动,评选人对被评选人的工作成绩作出概括和评价,给出结论。同时,通过适当的方式,对各企业经营者的情况加以追踪,获得准确、真实、连续的数据并加以整理,作出科学的评价。

4.完善教育机制,重视职业培训

要重视企业家培训工作。市场竞争已日趋规范化、激烈化、国际化和常态化,对企业家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提高他们的素质以适应需要成为当务之急。对从其他岗位转岗而来的人员,要进行高层次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知识、贸易、金融、法律等方面的严格培训,提高他们驾驭企业的综合能力。对潜在的有条件的人员,可以选送高校进修和采用岗位助理制,提高他们的经济理论水平和实战能力,作为人才储备,适时上岗锻炼。现有的高教机构也可以开设相应的专业,来培养造就职业企业家队伍,为企业包括国有企业培养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驾驭市场的年轻专才,经过市场的历练成才成就事业。

总之,企业家是现代社会中既重要而又稀缺的资源,采取多途径不断开发潜在的企业家资源任重而道远,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加大开发力度,以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作者简介:姚莉莉(1958―),女,浙江嘉善人,经济师,现供职于嘉兴市水务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上一篇:中国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现状分析 下一篇:财务分析在企业内部控制中的作用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