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国际汉语教育中语法翻译法的逆向运用的设想

时间:2022-10-04 04:36:38

关于国际汉语教育中语法翻译法的逆向运用的设想

作者简介:张立龙,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12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

摘 要:针对现在的对外汉语教学中古老的翻译法受到了很多批评和冷落的现状,本文提出了语法翻译法的逆用的大胆设想,并且从语言功能的一致性、负迁移的变相利用以及语法翻译法的逆用所具有的好处三个方面论证了其可行性。然后以语法点“一…就…”为例讲了具体的操作过程、注意事项,可能存在的问题等等。

关键词:对外汉语;翻译法;逆向运用;负迁移

在第二语言的学习和教学中,不管是中国人学习其他语言还是外国人学习汉语,翻译法作为最古老的方法之一曾经备受推崇、广为流传,如今却饱受争议、日渐冷落。然而,通过我自己的教学实践和思考,特别是通过对学生平时病句偏误的搜集和分析,我发现初级阶段的学生犯的错误很多都是由于受母语思维的影响强行翻译所致,也就是所谓的“负迁移”。好多老师都竭力避免这种负迁移的影响,但是这其实是很难的。那既然不能消除,我们何不因势利导、巧妙运用呢?语法翻译法的逆用就是将翻译法由原先的操练语法的手段变为讲解语法的手段,让学生在将英语译为汉语的过程中学习汉语语法。下面就分别从成立的依据、具体实施过程、可能存在的问题等三个方面来谈一下语法翻译法的逆向运用这个设想。

一、语法翻译法逆用的依据

1、语言功能的一致性。全世界的语言不计其数,不同语言的语音、词汇、语法更是迥然不同。但是语言的基本功能却是一定的,即语言是人们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人们思维的工具。语言交际的实质就是用不同的语言形式来表达相同内容的实际需要。以此为基础,我们就可以根据表达内容的对应来建立不同语言表达形式间的对应关系。每一种语言都有其最基本的表达句型和语法结构,如果我们可以在两种语言的最基本的表达句型和语法结构间建立对应关系,同时对于两种语言间的一些特殊之处和细微差别再多加关注,那么学生对于汉语将会有一个更为清晰的认识和更为深刻的把握,因为学生学习汉语的过程始终都是在和本民族的语言和文化进行着有意或无意的比较,而能实现两种语言表达形式对应关系的最好办法莫过于翻译法。

2、负迁移也可以因势利导,为我所用。很多人批评翻译法的原因除了翻译法对于听说的部分练习不够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们怕母语的过多使用会对第二语言思维的形成造成阻碍,也就是所谓的负迁移的影响。因为翻译法必然要使用学生的母语,这在某种程度上与我们所提倡的尽量少用或者不用学生母语也是矛盾的。诚然,负迁移对于学习第二语言是不利的,但是反过来这种负迁移对于我们教授或学习第二语言就没有一点儿作用吗?我想答案是否定的。当学生出现了由于受母语习惯思维影响而犯的错误的时候,这个时候如果老师可以将学生的母语与汉语之间表达相同意思的句型结构进行翻译比较分析,让学生认识到其中的不同,学生才知道自己为何犯错以及应该如何改正,以后当他遇到类似的错误时,学生也就应该具备了一定的自我纠错能力。我们在教授一门语言的时候,不仅要让学生知道应该怎么说、不应该怎么说,而且还要让学生知道为什么应该这样说、为什么不应该这样说,让学生明明白白地学,而不是机械地随着老师进行模仿和操练。语法翻译法的逆用在对比翻译的过程中可以较好地做到这一点。

3、语法翻译法如果使用得当,也会取得非常好的效果。如果使用翻译法,那么势必就会或多或少地用一些学生的母语,这样在一定程度上会减少学生的焦虑情绪,特别是对于低水平的汉语初学者。我们经常会遇到学生问类似这样的问题:xxxxxxx用汉语怎么说?这其实就是两种语言之间对相同内容的一个翻译问题,只不过没有上升到对句子结构进行对比分析的高度。通常当学生获得了他们想要的答案后就会显得特别高兴。此外,语法翻译法的逆用还有一个明显的好处就是学生对于这个语法点应该在什么样的情景下使用会有较好地掌握,因为这个方法是以母语为基础的,只要学生了解母语的使用语境,那么他也就知道在什么样的语境下使用该汉语语法点。

二、语法翻译法逆用适用的类型及具体操作

1,适用类型

并不是任何一个语法点都适合或者可以通过语法翻译法的逆用来教授,那么哪种语法点比较适合用这种方法呢?通过我的观察和比较,我觉得在讲授有关复句的关联词或者一些有固定含义和用法的常用短语或句子的时候最适合,特别是那些有现成的英语可以对应的关联词。比如“只要…就…”、“不但…而且…”,常用的短语或句子如“一般来说”、“据说…”等等。

2,具体操作

下面就讲一下语法翻译法的逆用具体应该怎么操作。

一般我们讲语法的过程是老师设计几个不同情境下的汉语句子,让学生去理解领会,然后老师讲解其中应该注意的地方,最后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各种各样的操练以便巩固。比如有的老师在讲授“一…就…”这个语法点的时候,经常会给学生这么几个例子

他一到教室就开始认真学习。

她一起床就唱歌。

她一写汉字就感觉很烦。

让学生熟悉几分钟之后,老师有可能就会讲“前边的动作是后边的动作的条件,并且两个动作之间的时间间隔非常短,前边的动作发生了后边的动作马上发生”等等语法要点,然后便是各种形式的操练,比如造句、分组对话、角色扮演等等。这种方法看似中规中矩,其实有不小的问题。首先,老师先给学生几个例子,目的是想用归纳法让学生自己明白这几个句子所包含的意思、结构特点甚至是使用语境等,但是初级阶段的学生因为汉语水平较低、汉语的语感较差,很有可能不明白句子的意思及关键之处,这时候就需要教师去讲解。这时新的问题也就随之而来了:老师如何用简单明白、通俗易懂的汉语来向学生讲解这个语法点?如果讲得清楚还好,讲不清楚,只是反复地重复什么“前边是条件、后边是结果”之类的话,学生必然会迷茫甚至愤怒,进而觉得这个老师不好,从而大大影响教学效果。也就是说,这种方法的成功其实是建立在一个不太牢固的基础上的,那就是学生能自己领悟所要讲授的语法点的特点,并且教师也能够用简单明白的语言使学生明白这个语法点的关键。但是有的时候现实并不如想象的那般美好,学生常常不明白老师觉得学生应该明白的语法点。

语法翻译法逆用的实质就是将上面的过程反过来,先给学生几个英语句子,让学生翻译成中文。比如,在教授“一…就…”这个语法点的时候,我们可以先给学生这么几个例句。

He began to study as soon as he got into the classroom

She sang as soon as she got up

She felt bored as soon as she began to write the Chinese characters

因为这是学生母语的句子,所以句子意思和句子结构根本不用老师讲解。剩下的唯一问题就是如何用汉语来表达这些意思。因为所给的句子词汇都比较简单,所以大部分的词汇学生都可以翻译出来,唯一的障碍就是as soon as如何翻译成汉语,而这也正是我们要教授的语法点,这样学生的需求就和我们要讲授的语法点完美契合了。下一步,我们就告诉学生as soon as在汉语中的意义和用法。在汉语中,as soon as是“一…就…”的意思,它的用法就是“he一got into the classroom就began to study”。这样英汉句子中各个成分的对应位置就一目了然了,而“一…就…”的用法他们也很容易就掌握了,只要他们会用自己的母语表达类似的意思,那么他们就完全可以将其中的成分这样套用进去,然后通过大量的练习,熟能生巧,这个语法点就掌握了。这样最大的好处就是不用老师再去讲“前边条件、后边结果”之类的语法,轻松又有效,何乐而不为呢?

3、注意事项

语法翻译法在逆用的时候也要特别注意两点。一是英语和汉语语序的不同,二是一些特殊词的翻译问题。语法翻译法的逆用在使用时可以分为三步:译、调、改。第一步是译,就是把每一个词或短语按照它们在句子中出现的顺序直译出来。第二步是调,就是按照汉语的习惯和规则调整顺序,使之符合地道的汉语表达法。第三步是改,就是对于一些特殊的字词要做特殊的翻译处理。比如第一句话He began to study as soon as he got into the classroom.首先是第一步直译:“他开始去学习一…就…他进入这个教室”。然后进行第二步调整顺序:他一进入这个教室就开始去学习。第三步就是对一些特殊的字词进行特殊的处理:在这一句中,汉语初级阶段的学生常常根据母语思维把“to”翻译为“去”,把“the”翻译成“这个”,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告诉他们在把英语翻译成汉语的过程中,动词后边的“to”是不用翻译的,定冠词the除了表示强调和特指外,也是不用翻译的,所以最终的句子就应该是“他一进教室就开始学习”。通过这种方法的学习,学生可以很清楚地知道汉语句子和英语句子之间的差别,也可以很清晰地知道汉语和英语之间是如何转化的。更重要的是不用老师绞尽脑汁去为学生设想使用的语境,只要学生明白了这种类型的表达相同意思的汉语句子和英语句子如何相互转化,那他完全可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三、语法翻译法逆用存在的问题

虽然语法翻译法的逆用在某些语法点的讲授上很有优势,但是它本身的缺陷也是非常明显的。

首先,这种方法适用的学生限制比一般的方法要多。它适用学生的母语必须是一致的,或者是适用于一对一的辅导。但是现在很多班,特别是由到中国来学习汉语的留学生组成的班往往是国际班,大家的母语很有可能并不相同,这个时候语法翻译法的逆用就太合适了。

其次,语法翻译法对老师的要求比较高,老师不仅要对汉语有较好的把握,而且对学生的母语也要有很好的掌握,并且还要有在两种语言间进行对比的能力。其实有的时候我在想,很多老师不愿意用翻译法的真正原因是不是因为自身外语水平的限制不能很好地使用而不是因为语法翻译法本身不好?因为如果一个老师对于学生的母语有很好的掌握的话,那么对于他的汉语课堂教学是有很大的帮助的,特别是对于初级阶段的课堂,别的不说,单单就是师生感情的增进和课堂气氛的活跃,就一定可以使之受益匪浅。

总而言之,虽然语法翻译法在现在受到了很多批评和冷落,但是作为一种从17世纪就已经开始出现的第二语言的教学法,它对于我们今天的教学仍然有很大的帮助,诚然,它有很多缺点,但是我们也不可因噎废食,只要我们应用得当,语法翻译法还是我们进行第二汉语语法教学的有力武器。特别是语法翻译法的逆用,我觉得大家也可以大胆尝试一下,说不定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参考文献

[1] 杨建国主编.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语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6

[2] 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77.4

[3] 张季红.翻译——利用母语促进外语教学的有效手段[J].上海翻译.2005.1

[4] 张美平.语法翻译法的存在价值及其创新运用[J].广西社会科学.2007.10

[5] 陶华.论翻译法与外语教学[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5.6

[6] 苑艳艳.“一…就…”格式的偏误分析及教学策略[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8.9

上一篇:《说文解字》“竹”部字浅析 下一篇:浅谈高校继续教育激励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