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桥梁施工技术和质量问题分析

时间:2022-10-04 03:53:50

试论桥梁施工技术和质量问题分析

【摘 要】桥梁工程是建筑工程中重要的一项,本文针对桥梁施工过程中的重点技术,以及存在的问题展开详细论述,并找出避免问题出现的一系列措施。

【关键词】桥梁工程;施工技术;质量问题

一、桥梁施工的技术问题

1.施工管理与施工技术存在的不足

现阶段随着建筑工程的发展,我国的桥梁建设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由于我国桥梁建筑起步较晚,各方面技术都还不太成熟等客观因素的限制,在桥梁建筑的施工管理以及后续的投入使用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质量问题。例如在2012年全国不同地区出现的桥梁坍塌事件,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也带来了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质量问题源自于施工中的每一个细节。因此,目前我国的桥梁建筑,在工程设计、工程材料、工程管理、桥梁的重点施工工艺、施工技术等多个环节中,相对于国外优质工程来讲,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和不足之处,限制着我国桥梁建筑工程的发展。

2.加固桥梁技术

在众多的质量影响因素中,工程结构设计、施工材料、施工技术以及后期的养护及运营管理等对于桥梁的使用寿命影响最大,这些因素往往能导致桥梁的设计承载力下降,在实际的工程施工中,可以通过各种加固技术,来提高桥梁的承载力。桥梁的加固技术包括预应力混凝土技术、桥梁的斜向拉索、地板混凝土劈裂、斜裂缝钢结构的防腐以及钢桥的桥面铺装等。从设计原则来讲,加固技术主要是加固原桥梁的主要承重受力构件,但同时不能改变原有的桥梁结构,也不能影响到桥梁整体的美观性。

二、桥梁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1.桥梁钢结构的质量控制

钢结构主要指钢柱、钢梁以及刚支座等,它们在桥梁结构中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钢结构的制取工序复杂,其质量控制也应存在于每个环节中,其中较为重要的有选择钢材和钢筋焊接等工作。(1)在钢筋配料选择时,首先要熟悉施工图纸,了解钢筋与模板配置等多方面的关系,检查各部位尺寸的吻合程度同钢筋的型号编码是否重复,以及检查钢筋的半径、长度、数量、型号等,是否与图纸有出入。钢筋使用前,应对钢筋头30cm部分进行无齿锯式切割,以保证切面和钢筋的轴线垂直。(2)钢筋在加工和连接时,首先确保加工螺纹的牙形要和套筒的牙形一致。加工螺纹时,需要用水溶性的液,禁止使用机油液或不加液,加工完一个之后及时做好标记,以免混乱。在钢筋绑扎之前,要根据实际的施工需求,分层进行钢筋的焊接绑扎,焊接工作要符合设计及规范。

2.基坑开挖的质量控制

基坑开挖主要包括基坑的开挖和回填两个过程,其质量控制也应该围绕这两个环节进行。基坑开挖前,首先要做好基坑开挖线的放样测量工作,并且做好基坑周围地表水的截流以及坑槽内的降水。基坑开挖完成之后,要第一时间请相关部门进行质量验收,以确保基坑的深度、尺寸、坡度等参数都符合规范及设计要求。在基坑回填过程中应加强回填土的密实度检测控制,确保基坑回填土的密实。回填时如果遇到翻浆或弹簧土出现,应立即进行局部回填土翻挖、换填,以避免土基上的构筑物下沉,保障桥梁工程质量安全。

3.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

桥梁混凝土施工时,首先应该对混凝土的原材料尤其是水泥的各项指标进行复检,以决定是否符合设计的要求。其次,应该对砂子、石料的含水率进行配比换算,通过反复、精确的实验来确定最佳的配合比。另外,实验室在做配合比控制时,也要考虑到材料本身的性能以及现场的实际情况,对混凝土的配合比及坍落度进行适当的控制和调整。混凝土的搅拌应选择选择适当的搅拌机,如HZS50搅拌机,并对其搅拌时间进行严格控制。在薄壁墩的混凝土浇筑时,应采用料斗装料、塔吊吊运的浇筑方式。

三、桥梁施工中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及对策

1.钻孔灌注桩

钻孔灌注桩施工时经常会出现断桩的事故,会严重影响到整体的工程质量。通常来讲,导致断桩的原因主要有:(1)混凝土配合比问题,或者混凝土在搅拌、运输的过程中出现离析现象;(2)浇筑时间过长,或者浇筑混凝土用的导管深入混凝土过深,导致混凝土初凝,造成混凝土与导管间摩擦阻力过大,导管拔出后混凝土不能及时填充,而是填入泥浆,最终产生断桩;(3)灌注过程中护筒底脚周围出现漏水现象,导致断桩;(4)施工中因停电、机械故障等导致无法连续施工。针对上述原因,在施工中一定要对症下药,做好事前、事中以及事后的质量控制。

2.墩柱与台帽

墩柱的质量管理首先要检查柱中心位置的施工放样,验收墩柱钢筋的绑扎;然后,在支模前将接触面上松散的混凝土或其他杂物凿除并清洗干净。支模时要对立柱模板进行检查,保证接缝密实,没有漏浆的地方,模板支护要牢固,并检查模板的钢筋保护层厚度是否符合要求。如果需要涂刷脱模剂的一定要涂刷均匀。混凝土浇筑时下料的串筒底部距离混凝土施工面高度保持在2米以内,浇筑完毕后柱顶混凝土面层要进行拉毛处理。台帽的质量控制同样存在于模板支护和混凝土浇筑施工。稍微不同的是,台帽的模板检验时,要对模板 的平整性 、 刚度 、 尺寸和角度进行重点检测,同时也要观察模板接头处的处理情况以及模板的支护。台帽的混凝土施工质量,要从原材料的质量、配合比、混凝土搅拌、振捣等全方面着手,尤其是振捣部分,是施工中容易忽略的地方,而且施工人员多数都没有统一的标准,只是凭借经验进行振捣,振捣时间不足或者过长的现象经常会出现。

3.承台及系梁

承台施工前,首先要对所有的桩进行质量检测,看有无断层、夹层现象,尤其是故障处理和可能出现断桩情况的桩,要重点监护。桩头混凝土要凿出密实的层面,表面处理平整,无残留混凝土及其它杂物。嵌入承台和系梁内的桩头要检查其锚固筋长度以及钢筋龙骨、桩柱钢筋的焊接质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锚固筋角度严格执行设计图纸,并采用螺旋筋进行缠绕固定。砂浆垫层的平整度及标高需符合设计要求,其尺寸必须满足支立承台、系梁模板的要求,其它如几何尺寸、位置、保护层厚度等均按照设计要求控制。模板支护涂刷脱模剂时,应注意和外露面混凝土模板的脱模剂采用同一品牌,以保证外露面的美观,并且涂刷时不能污染钢筋及施工缝等。

结语:以上是桥梁施工过程中的一些重点技术问题和防范措施,质量问题应该从预防为主,在施工中预先考虑到可能出现的问题,加以防范,才能打造出精品工程。

参考文献:

[1]冯运良.关于桥梁施工质量的技术性分析[J].科技信息,2009年8月。

[2]宋伟.桥梁施工技术问题与解决对策[J].工程管理,2012年第23期。

[3]徐世平,刘顺锋.桥梁施工问题及控制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年3月(上)

上一篇:关于住宅小区供配电系统设计的浅见 下一篇:高层住宅民用建筑的施工管理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