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武县森林抚育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

时间:2022-10-04 03:37:59

彰武县森林抚育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

1 基本情况

2012年,彰武县被列入森林抚育补贴试点县,总任务4860公顷,其中:国有林场3527公顷,集体和个人1333公顷。涉及5个国有林场和19个乡镇,其中生态疏伐1216公顷,卫生抚育2824公顷,定株抚育480公顷,生长抚育238公顷,透光抚育102公顷,采伐株数662928株,采伐蓄积31729.74立方米。

2 主要做法

2.1 严格技术规程

以《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为参考依据,严格执行辽宁省地方标准《森林经营技术规程》认真做好抚育间伐设计工作。采取间伐方式为生态疏伐、卫生伐、定株抚育、生长抚育方式,强度按《森林经营技术规程》DB21/706-2009中生态公益林主要树种(组)抚育采伐适宜保留株数执行。按照确定的保留株数,将林木分为优良木、有益木和伐除木,间密留疏,去劣留优,保留优质树木,调整林分结构。卫生伐主要对遭受病虫害、风折、风倒、冰冻、雪压、森林火灾等灾害的林分开展,清除生态功能明显降低的被害木,对进行卫生伐的地块,出现的林间空地要进行补植补造。

2.2选择有代表性标准地

标准地面积不小于小班面积的2%,每块不得小于0.1公顷。对标准地内林木实行每木检尺,对采伐木进行标记,对采伐小班实行GPS实测面积,标准地记载GPS点,林分平均胸径、平均树高、作业小班总株数、总蓄积等因子误差不超过±5%。作业单位根据年度采伐限额认真规划落实抚育间伐地块,作业中每个单位都有3-5个样板地块,严禁在自然保护区、生态公益林监测点进行抚育间伐。

2.3加强森林资源监管

加强对试点单位的林木采伐、木材运输等管理,确保试点工作安全、可控。对于相关行为不当造成森林资源损失的,追究相应的行政和法律责任。抚育施工作业单位严格按照批复的作业设计执行,严防现“拔大毛”等破坏资源现象。对不按抚育作业设计施工而造成滥砍乱伐林木的行为,依法追究相关责任。

2.4 落实管理责任制

县林业主管部门对本地区森林抚育补贴试点工作负总责。建立和完善责任制、公示制、监理制、追究制,健全管理机制,层层分解任务、落实责任。领导小组明确项目总负责人、具体负责人,试点所涉及的培训、作业设计编制与审批、施工作业跟班指导、检查验收、信息档案管理、成效监测等相关工作都落实到岗、责任到人。将管理责任制贯穿于试点工作的始终,切实把试点工作抓实、抓好、抓出成效。

2.5 加强质量管理

在施工作业前,组织开展试点管理、调查设计、施工作业等业务技术培训和安全知识教育,培育专业队伍,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县林业主管部门与乡镇林业站(林场)签订责任书;林业站(林场)与承担抚育作业的林农、国有林场职工签订采伐施工作业合同,明确施工作业数量、质量、完成时限及补助标准等。在施工作业中,林业站、林场严格依照森林经营作业设计组织施工,实行专业技术人员跟班作业,及时发现、纠正、反馈问题。

3 存在问题及对策

3.1存在问题

3.1.1政策制约

按照现行的林业采伐政策,虽然在采伐类型上把抚育间伐指标单列,但仍把抚育间伐当成木材生产的一部分,把间伐生产的规格材纳入商品材生产计划而严加控制,由于亟待抚育间伐的中幼龄林分布广、任务量大,在抚育间伐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生产部分规格材,因采伐限额有限,致使抚育间伐工作进展缓慢。

3.1.2认识不足

由于受传统木材生产的影响,形成了对森林资源“重取轻予”、“粗放经营”的思想观念,忽视了中幼龄林抚育在森林培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存在“种树不用管、栽树无需技术”的思想,科学种植,合理抚育,在计划安排、资金投入、政策研究等方面都没有对这项工作引起足够的重视。

3.1.3效益不高

中幼林抚育目前面临“出材少、成本高、销售难、效益低”的状况。第一,出材少。幼龄林进行的透光伐,其产物大多是薪柴和小径木。第二,成本高。抚育间伐点多面广,致使用工量多,劳动强度大,生产成本较高。每亩采、集、运、归等生产用工量平均3个,每个工按60元计算,仅直接生产费用就达180元之多。第三,销售难。绝大多数地方对薪柴、小径木这些间伐材的市场需求不旺,导致间伐材销售渠道不畅,既使能销售,价格也十分低廉。第四,效益低。只见投入不见产出,必然导致效益低下。正是这些情况,使抚育工作举步维艰,进展缓慢。

3.2 对策

3.2.1提高认识

各级政府和林业主管部门要提高对中幼林抚育工作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充分认识到抚育间伐是森林经营的重要措施,把抚育间伐与木材生产区分开来,将中幼龄林抚育工作摆上位置,纳入日程,加强领导,摸清现状,统筹规划,精心组织,分步实施,切实抓好中幼龄林抚育工作。

3.2.2完善政策

在木材限额采伐指标管理中,间伐材指标应实行单列,不纳入木材生产计划。各单位根据森林资源状况编制上报抚育间伐规划和年度实施建设计划,逐级上报,由国家林业局审核后,单独下发抚育间伐指标,各地按照抚育间伐规程和作业设计施工,不受木材生产计划的限制,最大限度地满足抚育间伐工作的需要。

3.2.3强化管理

(1)遵循“先设计,后施工”的基本原则,认真做好抚育作业设计,作业设计要严格执行国家、省有关技术规程,因地制宜,合理确定抚育方式,正确选择采伐木,确保抚育效果。

(2)加强技术培训。抚育间伐工作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必须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让施工人员掌握间伐强度、选木原则、修枝方法、伐桩处理、伐倒木和枝丫的清理等技术要领和操作方法,使抚育间伐工作规范有序,保证质量。

(3)做好监督管理并加大惩治力度。在施工过程中,要有技术人员在现场检查、监督,确保抚育间伐按作业设计进行,杜绝砍好留坏、“拔大毛”式单纯取材或超强度间伐等毁坏森林资源的现象的发生。因违规作业造成森林资源破坏的,要追究当事人和有关领导的责任,决不姑息迁就,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严惩不怠。

3.2.4综合利用

间伐材历来存在利用方式单一、加工能力薄弱、销售不畅等问题。因此,应根据当地的资源状况和中幼龄林抚育间伐的需要,引进人才、技术和设备,大力发展木材综合加工业,把过去单一的生产原木、粗加工,改造为多层次综合加工利用,并通过综合加工增值,最大限度地发挥林业的经济效益,使林业获得持续健康发展。

上一篇:试述建筑工程中钢筋工程施工工艺 下一篇:铁路桥梁桩基础施工的几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