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钦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

时间:2022-10-04 03:32:08

德钦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

德钦县地处滇、川、藏交汇处,部级风景名胜区“三江并流”的腹地,是吉茶马互市的咽喉要道和主要集散地。多种民族世代杂居,多种宗教并存,多种文化交融,是汉藏文化交融的重要区域,特殊的地理环境形成了其异彩纷呈的人文景观,悠久的历史积淀了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始于春秋的吉墓葬文化和与其息息相关的吉茶马吉道文化,以及以藏民族文化为主体的各民族文化,构成了2300多年文明史的纵向脉络,使德钦的历史文化资源雄浑而厚重。多民族的共生共存孕育了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资源,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及歌舞、风俗、工艺品、服饰、建筑、饮食、节祭等等,构成了德钦特有的隔山不同俗、隔里不同语的人文景观。

这里民族众多,各民族都有自己的生产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和,因而都保持有自己的文化特性,并在长期的交往交融中互渗,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融共生的文化多元性,同时,德钦丰富多样的地质和地理环境又蕴育了各族群众生产生活习俗的多样性,其中同一民族不同地域环境的文化也呈现出千姿百态的神采。多种的传播与和谐并存,也为当地文化多样性增加了广博、深厚的底蕴和内涵,

悠久的历史

――2300年的文明史纵向脉络

石棺文化

出土文物表明,早在两千多年,德钦县永芝、石底、纳古这样的雪山峡谷里已经有少数民族支流的足迹,是他们创造了具有一定水平的远古文化。我们有理由将德钦县的远古文化追溯至两千年前,德钦文化源远流长,历史悠久,文化内涵十分丰富。

约在春秋战国时期至东汉初年,德钦先民在继承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基础上,发展为青铜文化,主要表现为金沙江流域和澜沧江流域分布广泛的石棺墓葬。石棺文化为迪庆早期文化的一大特点,从石棺墓出土物、墓葬形制、葬式到分布地点的不同,体现了德钦不同地域青铜时期的文化面貌。

茶马古道文化

在横断山脉的高山峡谷中,滇、川、藏“大三角”一带的丛林草莽之中,绵延盘旋着一条神秘的古道。古道石板上至今仍嵌着二寸多深的马蹄印,古道旁的石壁上的许多藏文石刻讲述着那个遥远的茶叶入藏的故事。二千多年前滇川藏结合部的各民族先民的文化就已相互联系和影响并接受了来自黄河流域的古文化和滇文化的深刻影响,交往的古驿道已经在横断山脉的深山峡谷中形成,这为茶马古道的前身;到唐代,日益强大的吐蕃势力借助这条大道南下滇西北,樊绰在《蛮书》中已清楚的提到这条由滇入吐蕃的古道。以后随着茶文化向青藏高原的传播和茶马互市的兴起,这条古道便成了名副其实的茶马古道;宋代,以茶叶、丝绸、盐、药材、毛皮、铜制品等为主的互市,这条古道受到官方和民间的重视;到明清两朝,茶马贸易达到鼎盛时期,古道的作用更加突出;民国初年,蔡锷将军派滇军从此道西征;1950年4月,中国人民在这段古道阻击了贺国光91军310师残部,歼俘敌军长黄祖涵以下官兵千余人;同年底,驻滇和民工经这条古道进藏支援解放。至今古道仍在滇藏结合部的各民族群众中发挥作用。

灿烂的文化――多元文化共生带

德钦县现有部级非遗项目4项,即迪庆锅庄(奔子栏锅庄与建塘锅庄于2006年一同公布)、藏族《格萨尔》曲艺(与于2006年一同公布)、迪庆热巴(2014年12月公布)、梅里神山祭祀(2014年12月公布);省级项目5项,即德钦藏族弦子舞(2009年8月公布)、迪庆藏族金属铸造传统手工技艺(2009年8月公布)、奔子栏藏族传统文化保护区(2005年9月公布)、奔子栏锅庄舞艺术之乡(2005年8月公布)、德钦藏族传统服饰制作技艺(2013年11月公布);州级项目32项;县级项目13项;共计55项。部级非遗传承人1人;省级非遗传承人15人(已逝5人);州级非遗传承人14人;县级非遗传承人45人;共计75人(已逝7人)。

“格斯(萨)尔”史诗

“格萨尔”是在藏族古老的神话、传说、故事、诗歌和谚语等民间文学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一部描写古代战争的史诗。它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几个时代,至公元十世纪之后,其内容和形式得到进一步发展,并以口头说唱的形式在民间广流传。“格萨尔”是至今仍在人民群众当中存活的一部活的史诗,是一份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在历史学、民族学等方面有重要的意义。

“格萨尔”的手抄本在迪庆境内流存的有30多本,主要为《诞生之部》、《骞马称王》、《霍岭之战》、《姜岭之战》等。德钦县的《格萨尔》说唱艺人不象其它藏区的说唱艺人那样能唱几十部,他们一般只能唱1-2部,且一般都是要借助文本。

“格萨尔”说唱艺人叫“仲娃”或“仲肯”,他们是史诗最主要、最直接的创造者、继承者和传播者。目前德钦境内已经没有人能说唱“格萨尔”了,其在德钦境内已经处于极度濒危的状况。

梅里神山祭祀

祭山是我国藏地普遍流行的一种民间习俗,其核心是神山信仰。神山信仰起源于古老的祖先崇拜,经历了原初文化、苯教文化、佛教文化的涵化、浸润,是一个被不断演绎的信仰习俗。

德钦县境内的卡瓦格博(即被称作梅里雪山)雪山是滇藏界山怒山山脉的主峰,也是我国藏区著名的神山一在藏地四方神山中位于南方的主神山,称作“绒赞卡瓦格博”,在古老苯教经典中位列世界二十四克聂神山之一,因此也被称作“乃钦卡瓦格博”。在此之前的原始文化时期,即苯教尚未起源、传播普及时期,就已有赞颂和祭拜神山的习俗。苯教文化时期转山(也称转经)习俗兴起。藏传佛教兴起后,转山朝拜活动内容被充实和丰富。历史上,卡瓦格博转山线路有三条,被称作大转、中转和小转(即内转、外转和中转),三条线路或围绕整座山脉或围绕主峰群或在主峰正面腹地进行叩拜。

神山有等级序列,分为世界级的神山、全藏地的神山、区域性的神山、村落神山、家族神山。之间的关系是按照从高到低的序列进行统领,也就是从低到高建立起依附和隶属关系。神山还根据精神境界分超世间神山和世间神山,即超世间神山因获得佛法加持而已解脱世俗性情,世间神山虽有神性品格但仍在六道轮回之中,莫助于人类或有情众生的解脱事业。卡瓦格博是闻名藏区的神山,属于超世间神山。神山文化因其对宇宙和自然的独特思惟形式,对自然尊严和保护的积极作用受到现代科学的关注,有学者和专家将神山称之为“自然圣境”。

德钦地区祭山活动十分流行,其形式有煨桑、悬挂经幡、风马旗。煨桑是祭山活动最为隆重的形式,藏语成为“桑杜”,既有以村落为单位的集体祭山仪式,也有以家户为形式的祭山仪式。祭山地点也分别有山头祭山,村间公房祭山,家户房顶祭山。祭山仪式有的地方由寺院僧人主持,有的地方由“阿曲”(受过戒的俗人祭师)主持。祭山仪式上有招福仪式、刀赞、喀夏(说笑话)、迎宾祝酒等习俗。

德钦地区的祭山仪式程式完整、结构严谨、内容丰富,包含了传统知识教育、经典传承运用、民间文学、服饰、雕塑、舞蹈、说唱等等方面,集社会性、文学性、艺术性、宗教性、星相学、民俗性为一体,是德钦地区集合度很高、内容包罗万象的民俗活动。

奔子栏锅庄

德钦县内称奔子栏锅庄为“筛巴卓”,指流传在金沙江沿岸奔子栏一带的锅庄舞,从名称的区别上就可看出奔子栏锅庄不同于其它藏区的舞而别具特色。奔子栏锅庄根据曲调、唱腔、舞蹈的快慢,分为“吆”、“卓金”、“霞卓”、“卓草”四种,其中前三种都是奔子栏锅庄舞所独有的。“吆”,曲调缓慢,拖腔长,韵律高低变化大,装饰音及颤音较多,高亢悠扬,一般以座唱为主,是奔子栏锅庄的“前奏”部分。“卓多”,曲调缓慢悠扬,节奏自由,拖腔长,装饰音多,调式变化明显,舞步随唱腔顺时针慢慢摆动,“卓金”的每首唱腔都是固定的词曲,“卓金”是母子唱法,母为长腔“卓金”,子为短调“卓金卓草”;先唱三遍长腔,其次是一遍“霞卓”,然后有3-5遍短腔;长腔-霞卓-短腔为一组“卓金”。“霞卓”是奔子栏锅庄最具特色的一个内容,所谓“霞卓”是一段无唱腔、无伴奏、无固定节拍的套式踢舞步,动作的整齐与快慢全靠舞者的心灵相通来完成。“卓金”曲调悠扬舒畅,节奏明快,词意丰富多彩,词曲套路多样,但大都有固定的歌词句式,结构较为工整,奔子栏锅庄舞蹈动作基本为:弓腰、左右摆步、四步一变、弓腰抬肢、单脚跺步等,起舞时强调和不能变于头顶。奔子栏锅庄有一个明显的特征,舞蹈动作幅度较大,舞者下身坠地,上身飘逸,动作稳健豪放,变化多样。有奔子栏土生土长,完全融入奔子栏的民族文化中的人,才能地道的跳出奔子栏锅庄的韵味。

奔子栏锅庄舞的歌词有一套严谨的排比和巧妙的比喻规律,唱天必唱日、月、星,唱人必唱帝、佛、智者,唱地方必唱北京、拉萨和家乡,歌词内容涉及社会生产生活的各方面。

德钦藏族弦子舞

藏族弦子舞属自娱性群众舞蹈,藏族叫“仪”。是一种流畅、优美、抒情的歌舞。弦子,藏语叫“兵央”,构造和普通二胡近似,唯琴杆、拉弓较短,琴弦与弓弦均用马尾。琴筒用木挖空而成,以羊皮或牛皮蒙筒面,用于伴奏歌舞或独奏,是藏族男子普遍喜爱的民间乐器。

藏族弦子舞的词和曲都相当丰富。音乐结构一般为二乐句,也有不少四乐句和七言八言等。弦子舞的唱词、曲调、舞蹈结合完美,舞姿优美,刚柔兼备,音乐曲调大都高亢明亮、粗犷豪放、丰富多彩;旋律欢快流畅,节奏鲜明。

德钦藏族弦子有着娱悦身心、传播生产技能、劳动知识、生活常识和寓教于乐的功能。特别是在没有文字的年代,弦子舞起到了记载社会历史、生产斗争经验的重要作用。

弦子舞唱词内容有歌唱家乡或外地的风土人情、道德风貌的;有思念家乡、怀念亲人、父母、同胞的;有讽刺人世丑态的;还有大量反映爱情的。真实地反映了藏族人民的思想感情、审美情趣、生活习惯和社会风貌。歌词创作用比、兴、赋等方法,比喻生动、寓意深刻,抒感、含蓄优美,陈述叙事、朴素自然。歌词常用对偶、排比、叠句手法,文字规整、凝炼,语音抑扬顿挫,富有音乐感。大多数弦子歌词有一句或数句衬词。本来都有明确的含意,后来成为衬词后,只起到起兴的作用。

在弦子舞中还流传着一些摹拟动物和反映生产生活的舞。如《孔雀吃水》、《兔子舞》、《牧羊姑娘》等。

藏族民间舞蹈与藏族人民的服饰有着密切的关系。因居住地气候寒冷,空气稀薄,男子多数戴狐皮帽,身穿呢子或氆氇“楚巴”,在日常生活和劳动中将两支袖子交叉裹于腰前或背后,脚穿长统皮质藏靴。女子身穿较宽大的外套(藏袍),用呢子等料制作,身穿长袖上衣和各种色彩制作的围腰。还配银腰带,手镯,耳环,顼链等,质地较好,多数用金、银、珊瑚、玛瑙等。藏族人民借助在日常生活中穿着的藏袍,丰富了民间舞蹈,发挥了它的特长。“颤”、“开”、“扭”舞彩袖构成了弦子舞的特点。

金属铸造传统手工技艺

藏族传统金属铸造工艺技术由尼泊尔传入,家族式代代传承,在德钦传承已经历十四代,主要制作民族用品(金银首饰、服装饰物);特色工艺品;宗教法器、佛像等,在藏区享有较高知名度。

德钦县羊拉乡第十四代工艺世家迄今已有七百多年的发展历史,具有浓厚的传统手工艺,地方特点和民族特色,在工艺上保留着用泥型、羊油、松油、峰蜡濒危失传铸造技术,为藏区独一无二。

德钦藏族传统服饰制作技艺

德钦特殊的地理环境形成了神秘的藏传佛教文化和独具特色、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以之色彩斑斓的民族服饰更显示出独特诱人的魅力。德钦藏民族服饰文化融汇了康巴服饰文化的优良传统和新潮服饰,其特色是色彩艳丽、五光十色、雍容华贵、典雅大方。特别是传统手工编织服饰技法:剪羊毛、拉羊毛、扭羊毛、拉线、绕线、放线、编织纺织腰带、披肩、藏袍、楚巴等的民族传统服饰技法;藏族传统皮类服饰“古季”(皮套衣)、“巴巴堆贵”(皮褂)、狐皮帽子等制作技法,现还保留的古老制作工具和服饰制作模子。奔子栏服饰制作女式锦缎外衣、坎肩、百褶裙;藏族传统藏靴制作工艺技术,金属佩饰(藏刀、银腰带、项链、手镯等等是整个藏区独一无二的民族服饰。

德钦斯农热巴

斯农热巴是一种自娱性的热巴舞,它不同于严格意义的流浪热巴,主要在节日喜庆、建房落成等时表演,以村为单位,没有流动性。

斯农热巴舞把面具舞、模拟舞、融为一体,有固定情节,一场热巴舞就是场完整的舞剧;全剧由六个部分组成,分别为开场、颂神曲、鼓点舞、佐姆岗措(牦牛舞),马鹿舞、热巴弦子等。斯农热巴有许多特定的舞蹈技巧:霞果绞(单腿转)、称帕觉(蹦子)、阿拉卡奇(盘腿滚翻)、达来丁咏(站肩上)、卓果绞(蹲转)、亚拉竹(拿顶行走)、热萨阿玛果绞(泛指女演员的技巧)等。

德钦藏族刀赞

刀赞,是流传在藏族地方的一种古老的说舞仪式。藏语“百协”,意为:“说刀”。从这种“百协”的形式中,我们可以发现,古代藏族人在出征打仗前,对战士进行战斗动员,激励他们英勇杀敌,保家卫土。这种鼓舞士气的做法渐渐形成仪式,并演变成除了战争之外也可以上演的民间歌舞艺术。

百协,应产生于一千年前格萨尔王时代。藏族历史上在三千年前至公元前825年左右时期,是由血缘家庭为纽带的社会群体进入阶级社会的过程,这个时期是藏族历史书中说的开始出现王、臣和属民的小帮王国时代。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古象雄国,据苯教史和其它史书记载,象雄王朝已经具备了国家的职能,文明程度较高,是藏族远古文明古国。大概在公元前825年左右,出现了藏族的第一个国王:聂赤赞普,直到公元923年,朗达玛国王被杀,吐蕃王朝土崩瓦解。这一千多年的王朝历史中,战争虽然是没有间断地爆发,但强大的吐蕃王朝有足够的实力与周边大国对抗或结盟。“百协”这种以战争为主题的刀赞,应没有足够的机会来上演和发展。

公元十世纪,吐蕃王朝覆灭,各地农民起义风起云涌,最有名的是岭国的格萨尔王。因为这一时期没有详细的史料记载,但从民间流传的口碑中,我们不难看出当地战争的激烈和谋略,丝毫不亚于《三国演义》。百协这种以刀赞的方式激励战士和祈祷胜利的仪式,也应在这个时期应运而生。其历史是否比之更久远,有待于有识之士考证。

“百协”表现了游牧民族的尚武精神。中国历史中,古代的越国他们也赞美莫邪宝剑,赞美越王剑那样,将其当做一种民族精神的象征来赞赏。因为越国当时也是边缘之地的文化,所以它也是带有报仇雪耻、发奋图强的血性文化。所以藏族的刀赞之类的赞颂里面就包含着它跟中原文化不同的战争观,中原民族往往是“耀德不观兵”,就是说把德看得比“兵”看得更高,因为“德”是比兵和战争之类的东西更有价值。应该是统帅它、驾驭它的。但是在游牧民族里面,它认为对这个人的价值的判断就是你战争中的勇敢精神、战争的威武的姿态和那种视死如归的气势是非常赞赏的。根据史诗记载,在这些游牧民族中,要是背上中剑是非常耻辱的事情,面对着战死了这会成为家族的荣耀。这种文化的观念跟中原的以柔克刚的观念是存在着差异的,而且也是互补的。所以赞美刀既是对刀的称赞也是对刀所象征着的那种精神的一种称赞。

在没有战争时期,百协已经演变成一种民间集宗教、舞蹈、说唱艺术于一体的文化表演活动,在全藏区盛行。但近来由于民族文化普遍衰退,百协这种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内涵的民间文艺也濒临灭绝。

“百协”一般在重大的宗教活动中上演,但表演者不会是僧侣,而是村里的壮年男子们。德钦县云岭乡红坡寺每年都要举行一次盛大的羌姆法会。当法会进行到“扎拉加”仪式时,各种法号顿时奏响,在庄严肃穆的气氛中,一队壮汉列队而出场。他们头带“苏夏”帽,表示战胜敌人凯旋归来;身着节日的盛装,足踏弯头皮鞋,腰佩利剑,走到场地中央,列成排站立,一人舞剑出场,边舞剑边说唱,每说完一句,围观的战士和场外的观众们便大声地呐喊“呀可热”以示助威。边舞边说唱,走完一圈回到队伍中,第二个战士便出场,如前。但说唱的内容不尽相同,舞步大致有三种,分别称为:“夏拐顶强”、“特朗工几”、“加亚安玛徐里里”。说唱的类型则不定,目前有“志队”、“百夏”等类。

德钦藏族马赞

也称下马词,藏语称“达波”,有说词也有唱腔。这种艺术形式主要用在婚礼上,且女方送亲使者在男方门口下马处与迎亲人员相对(以前文婚礼习俗中所述),以送亲使者的说唱为主,一来展示使者自身的才华,也为了为新娘助威。其内容主要有讲述藏族天地宇宙形成故事,马的来历、马的身体各部的形容及功能等,然后提出许多问题要求男方(以迎亲使者为主)回答,以及代表女方向男方提出许多要求。马赞内容涵盖面广,能说唱的人也不多,这也是藏族民间文化形式中较为精彩的部分之一。

此外,还有敬酒歌舞、山歌、当协等许多说唱艺术,以及酥油花艺术、壁画、木器制作工艺等艺术工艺类。节庆、婚丧等民俗活动中更是各种文化形式集中表现的最佳最佳平台。

上一篇:论高中地理中直观性教学的应用 下一篇:长庆苏里格水平井裸眼封隔器分段压裂技术在苏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