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平碉楼的窗户设计研究

时间:2022-10-04 03:18:27

开平碉楼的窗户设计研究

摘要:文章指出开平碉楼是岭南地区的一种建筑形态,其设计艺术不光对中国近现代建筑设计产生了很大影响,而且对世界现代设计产生了一定影响。开平碉楼窗户无论是在整个楼体的结构设计还是在具体构件如女儿墙、挑台、门窗、防卫台、楼顶等方面的设计上均具有独特性。

关键词:建筑艺术;装饰设计;开平;碉楼;防卫性:美观性

中图分类号:J50

文献标识码:A

我国广东省的五邑地区是典型的侨乡,其中包括开平、新会、台山、鹤山、恩平五个县市,这几个县市均建有大量碉楼,其中以开平碉楼数量为最多,著名的瑞石楼、迎龙楼等均坐落于此。据普查,开平的18个乡镇现存碉楼1833座,俗称“碉楼之乡”。开平位于珠江三角洲的西南部,面积为1659平方公里,立县前开平处于新会、台山、恩平、新兴之间,属于典型的“四不管”之地,社会治安非常混乱,匪患不断。这对当地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造成了很大危害。由于官府管制力量相对弱小,所以有些官员采取了鼓励地主兴办地方武装、结寨自保的政策,这为开平当地兴建碉楼提供了条件。清代后期,长达12年的土客械斗,更加使得开平地区人人自危,所以兴建碉楼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开平日报》其中一文记载了这样一件事,“予荏趁龙塘市,遇见一红柬标帖于何氏始祖门首,行而视之,奇文云:出帖人龙塘联保堂,今因匪氛酷烈,到处打众劫掠,可为杞忧,本堂有监于此,遂开会议,议商共图治安计策,众议将会底堂业变卖取疑建筑碉楼,以维地方……”。可以看出,当地人鉴于匪患的侵扰,不得已以结寨自保,成为民众自发的一个现象。鸦片战争后。东南亚和美洲等地开发,急需大量劳工,地处沿海的开平自然成为淘金热的一个地区,于是相当多的本地人漂洋过海到东南亚、中美洲和北美洲、大洋洲等地从事矿产开采、铁路建设以及拓荒种植等工作。经过几年乃至十几年的劳作,曾经的“猪仔华工”已经变身为“金山客”,他们从海外带来了丰厚的财物,更多的“金山客”更以侨汇的形式支援家乡建设。鉴于此开平华侨们纷纷捐款建筑碉楼,使整个开平形成“村村有碉楼”的乡间景象。

开平碉楼是中国近现代以来一种融台中西、汇聚古今于一体的建筑形态,在中国近现代建筑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与周边村落于200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人《世界遗产名录》,为中国的文物保护作出了很大贡献。开平碉楼始建于明代晚期,大规模兴建于清代晚期以及民国,止于建国后,其建造动因是适应当地防匪防盗、防洪防涝等多个方面的需要而建造的,其中防匪防盗是主要原因。开平碉楼无论是在整个村落的规划设计上还是在整座碉楼本身诸如楼体结构、门窗、射击孔、“燕子窝”等方面的设计上均立足于防匪防盗这一要求出发而进行的,这其中碉楼的窗户设计是极具特色的一种建筑形态。

开平碉楼窗户设计主要服从于其本身功能设计的要求而进行,如果说坚固耐用是一般建筑的功能性要求,那么开平碉楼的功能性要求则显得苛刻很多,除了一般性要求的坚固、实用之外,它还增加了诸如不易破坏经得起盗匪长时间的翘砸、射击等要求从而为其在材料选择、机关装置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外碉楼窗户设计也遵循美的设计原则,它将中外建筑装饰符号、内容、题材相结合形成跨文化、跨地域的多元性建筑装饰形态,具有很大的文化价值和美学价值。

开平碉楼的设计首先服从防匪防盗的需要而进行,开平碉楼无论是从楼身设计上还是在楼肩设计上以及楼顶设计上,均以牢固坚实为目的。当然作为开平碉楼的眼睛,其窗户设计在坚固耐用以及不易破坏等方面做出了多方面的有效探索。底层窗户的设计在防匪防盗的功能性设计上体现的最为充分。底层窗户一般分内外两层,外层以铁板为窗扇,其厚度一般接近1厘米,使盗匪难以使用刀具等工具进行破坏,这是窗户作为保护性装置的第一道防线。窗户的中间层安装以铁柱,每根铁柱的直径在2厘米左右,铁柱与铁柱之间的空隙有15厘米,使盗匪即使打开了窗扇也不能直接进入室内。铁柱多数是从外国进口来的,以德国进口为多,德国钢铁向来以坚固耐用,不易锈蚀为特色。内墙上安装推拉式的木窗扇,方便在白天的时候通风纳凉。为了使窗户的保护性能进一步增强,窗户的设计尺寸较小,底层窗户一般开口宽40厘米、高50厘米左右,很少有大尺寸开口的窗户,此外设计师们在窗户的设计高度上也非常讲究,其下边框距地面一般在两米或者接近两米的高度,使来犯之敌如果以窗户为突破口进人碉楼,必须借助桌凳等工具,这无疑增加了使用刀具、锥子、锤子等工具进行撬砸砍等进行破坏的难度。窗洞根据碉楼建材的不同,在其设计程序上是不同的,砖楼和石楼窗洞则用石板砌成,钢筋混凝土碉楼则在浇筑时直接留洞,很少有用石板砌成的,不管哪种窗洞的设计都确保了碉楼窗户的坚固耐用。很多碉楼窗户尺寸大小在各楼层上是有区别的,第一层窗户最小,第二层以上到第三层、第四层越往上尺寸越大,这样设计显然是从碉楼楼层的安全系数出发而考虑的。碉楼从底层一直到第三层或者第四层的主体建筑上,每层窗户的设计几乎都沿袭底层窗户的设计原则来贯彻,以尺寸小,关卡多为特征。不过相当数量的碉楼在四层或者五层以上的裙楼部分均设计了挑台这一建筑形式,挑台以上的窗户设计一般不再设置铁窗扇,几乎所有的窗框均设有钢柱,相比下面几层窗户上的钢柱,上面的细了很多。窗户中安装以透明玻璃窗,确保了室内空气、光线的通透明亮。总之,碉楼的窗户设计在诸多方面均以防盗防匪的需要为出发点,为入侵者设置了多层障碍,窗户的设计高度使入侵者难以破坏,窗户的铁皮设计,使来犯之敌不易撬开或者砍坏砸坏,内层的钢筋又为入侵者设置第三道障碍,再加上碉楼周身密布的射击孔,为预防盗匪破坏窗户做足了足够的防备,确保了碉楼主人人身和生命财产的安全。

开平碉楼窗户的设计主要是服从防匪防盗的要求,以使用功能为基本出发点,不过开平碉楼的窗户设计在某些方面也服从美观的设计原则,使开平碉楼具有极大的美学价值。首先,碉楼窗户在布局安排上的严谨整饬。碉楼一般被分为主楼、裙楼和顶楼三个部分,主楼部分整个楼体平直向上,几乎没有附加其他设计,远远望去,是一排排整齐划一的窗户,楼身的窗户一般通体划一,尺寸大小、数量多少均统一规划,形成严谨整饬的美。有的碉楼尽管楼身每一层窗户设计其尺寸大小并没有完全统一,但是它们在相同楼层其形状和风格是严格统一的,从第一层到第二层、第三层,甚或向上第四层、第五层其尺寸大小由低到高形成有规律的递增,整体来看也形成有规律的组合,符合严谨整饬的美学标准。也有不少碉楼窗户在同一个楼层分布上并不是等距离分配,大小尺寸也存在较大的差距,但是这些窗户往往又与上下楼层在纵向的直线上形成尺寸大小、形状样式的一致,整体上仍然符合严谨整饬的美学标准。保安楼就以窗户设计的严谨整饬而著名,上下窗户,大小几乎统一,窗楣的装饰也服从整体的设计原则,形成对称、和谐、统一的美观效果。其次,碉楼窗户在样式上的多样统一。开平的每一座碉楼其窗户就其基本建筑样式来说,形成了严谨整饬的美。但是开平碉楼现在留存下来的数量达到1833座,每一座碉楼的窗户设计也是形状多样,姿态各异的,其中以长方形者居多,可以说长方形样式几乎覆盖了全部碉楼的底层窗户,因为长方形安全性能最高,建造便捷且不易破坏,也方便安装铁板窗扇,为窗户设置多重机关提供便利。此外碉楼窗户的形状还有正方形、上圆下方形、上尖下方形、半圆形、椭圆形以及圆形等。其中圆形窗户的设计显然来自西方传统的设计传统。再次,碉楼窗户在装饰上的多文化的融合。开平碉楼的窗户集合了多种建筑符号,形成多文化符号的汇集,开平碉楼也集合了多元文化的题材内容,形成多元文化题材内容的结合。开平碉楼的窗户设计以小巧玲珑、简洁明快为特征,很少有附加装饰,不过绝大多数的碉楼也在窗户的窗楣上增设了多种建筑符号,这些符号来自于古希腊、古罗马、拜占庭、文艺复兴、巴洛克乃至现代的装饰风格,形成跨文化多风格的汇集。其中最为常见的有三角形、圆弧形等几何形状,显然这些形状来源于西方传统设计,三角形直接来源于哥特式建筑的尖拱设计,而圆弧形来源于古罗马拱券设计,不管哥特式的尖拱还是古罗马式的拱券,在开平碉楼的门窗设计中都被大大简化,成为一种符号元素,为窗户统一的造型增加了历史的蕴藉,也为整个碉楼楼体厚重坚实的墙壁增加了活泼的氛围。此外开平碉楼窗户在装饰图案上非常注重多元文化题材与内容的汇聚,极富装饰意味。开平碉楼具有中国特色。尤其体现在中国传统题材的选择与运用上,我们在碉楼整个楼身和窗户上不难发现中国传统的装饰图案,这些装饰图案包括儒释道文化吉祥图案以及传统的碑额文字等等,比如瑞石楼窗户两端就雕刻了传统的梅花图案,极为典雅精致。外来文化影响下的装饰图案在窗楣上也很多,诸如卷草、涡卷等都是来自西方建筑装饰图案,这些图案被设计在窗楣上以及窗户两侧的装饰性柱式上,显示出富贵华丽的美。碉楼在裙楼部分由于距离地面较高,保护降低,装饰性图案更显示出增强的趋向。

开平碉楼窗户是建筑师聪明才智的凝聚,无论是在防御设计上还是在视觉美学关系处理上,均极具创造性。可以这样说在防御功能性上窗户是开平碉楼的眼睛,它具有t望敌情、射击盗匪等实用方面的作用,当盗匪兵临城下它又以坚固厚实且关卡多重、操作灵活等特征将敌人拒之门外;在视觉审美上窗户也是开平碉楼的眼睛,它的严谨整饬的布局、多样统一的形态特征以及多元文化融合的装饰符号和题材内容为碉楼稳重厚实的“身体”增添了秀美灵动的姿态。今天的碉楼已经成为开平特有的文化符号,它于2007年成功申办了世界遗产,每天吸引来国内外大批游客,受到海内外人士的高度评价,而窗户的设计无疑是增添其高贵身份的一个重要砝码。

上一篇:文献视域中的中国古代“行乐”观念及园林行乐... 下一篇:沟通方法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分析